?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2018-12-01 01:33◎范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8年13期
關鍵詞:核心小學生素養

◎范 琰

(浙江省玉環市楚門中心小學文興校區,浙江 玉環 317605)

一、核心素養的概論

廣泛來說,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大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各素養之間相互聯系、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在不同情境中整體發揮作用.

教學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尹后慶從四個方面對其進行了闡述,首先是學科知識內容,這是學生精神與德行發展、升華的智力基礎;其次是教學的組織形式,這能在無形中促進學生形成合作與互助的品質;然后是教學過程中所營造的氛圍,一種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圍有助于學生發展創新精神;最后就是教師的治學態度和處事規范,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是學生的示范和榜樣.[1]因此,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做出教學行為上的轉變.同時,四川師范大學李松林教授提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首先應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理解學科基本知識,接著領悟學科思想方法,提升知識建構的能力,最后形成學科思維模式.

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讓學生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死讀書”“讀死書”的狀態,變被動為主動,不斷創新思維,提高實踐能力.在課堂上,不僅能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能學到思想、情感、品格、擔當等,鼓勵學生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二、發展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首先,在教學中發展核心素養符合小學生的注意力特點.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據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20分鐘左右,采取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法,常常會出現教師在臺上講課,學生在底下分神的現象.因此,在小學課堂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其次,在教學中發展核心素養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小學生的思維主要停留在表面形象上,抽象思維有待開發,被動式的接受教學,會導致學生不愿意動腦筋,從而阻礙學生思維的發展.而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與發現、動手與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透過事物的表面去發現規律與本質的能力,從而深化抽象思維,提高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最后,在教學中發展核心素養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強,他們此時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學生學習和模仿,教師應在教學中借助教學內容傳達多方面、多層次的內容,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發展核心素養的途徑

(一)設疑激趣——促進自主學習

新式課堂提倡以學生為本位,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這同時也符合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

三年級“認識面積”教學引入片段:

(教師在黑板上畫兩片大小差別明顯的樹葉)

師:老師想請兩名同學上臺來做一個小游戲,黑板上有兩片樹葉,你們來給樹葉涂上顏色,誰涂得快就可以得到小禮品.有沒有誰想試一試?

生(踴躍舉手參加)

師:好,我們先來看看A同學和B同學的比賽情況,大家給他們加加油.

(比賽結束)

師:恭喜A同學贏得了比賽.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比賽公平嗎?

生:不公平!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兩片樹葉大小不一樣.

師:很好,看來大家觀察得很仔細??!今天我們來學學圖形的面積.

這種在游戲中設疑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再直接告訴他們結果和原因,而是讓他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學習“認識方程”時,教師可以通過故事來導入新課.學生剛開始接觸方程時會覺得這一部分的內容很復雜,可能會產生抵觸、排斥的心理,教師在教授新課之前先給學生講一個和方程相關的名人故事,比如,“牛頓與方程”,這種方式非常有利于吸引小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方程的魅力,從而學會自主學習.

(二)開源引思——推動思維創新

小學生的思維大多還處于形象、感性的階段,這個階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抽象、理性思維的重要時期.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模式,采取多樣化教學策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拓寬思維.

四年級“解決行程問題的策略”教學片段:

放學后小白和小黑同時從學校出發,小白向西走,每分走60米;小黑向東走,每分走55米.經過3分,兩人相距多少米?

師:請同學們自己畫圖把信息整理一下.

師:你是怎么列式的?(說一說算式的含義)

生:60×3(小白走的距離)+55×3(小黑走的距離),速度×時間=距離.

師:很好!剛才我們都是研究直線走,環形跑道上也是一樣嗎?大家看看下面這一題,體育課上,小白和小黑在環形跑道上跑步,兩人從同一地點出發,反向而行.小明每秒跑6米,小芳每秒跑4米,經過40秒兩人相遇.跑道長多少米?

師:假如他們倆跑了一段時間還沒有相遇,你還會求跑道的全長嗎?

師:小白和小黑在環形跑道上跑步,兩人從同一地點出發,反向而行.小白每秒跑6米,小黑每秒跑4米,經過30秒,兩人一共還有100米沒有跑.問:跑道長多少米?學生們在作業紙上畫線段圖,解答.

教師引導學生畫線段圖解決問題的同時,還應設計變式問題,盡可能做到一題多變或者一題多解,推動學生開拓思維,積極思考,避免形成思維定式,從而培養他們嚴謹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2]變式問題的設計要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礎上循序漸進.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他們不斷在數學學習中去發現問題,并學會從不同的視角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三)操作提能——提高解決技能

發展核心素養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教師在教學中應適當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培養他們通過實踐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圓柱體的體積”時,教師可先設置一個問題,即如果把圓柱體轉化為長方體,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然后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蘿卜和小刀,引導學生對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學生經過親自動手操作,很容易發現長方體和圓柱體的內在聯系,得出不變的有體積、底面積、高等;變化的有側面積、表面積、底面周長等.不僅如此,學生還能輕而易舉地說出增加的表面積就是長方體左、右兩面的面積.在這種實踐操作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認識也更加深刻.

(四)合作探究——培養集體意識

合作探究是一種時代精神,它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和素質.合作可以體現學習的交往性,學生之間在互動中共同解決學習問題,相互分享各自的學習成果,既有助于學生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探究則體現的是學習的一個過程,它需要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并開放性地思考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批判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3]

學習“表內乘法”時,教師可以準備多個皮尺,讓學生分成小組,小組成員合作量教室內物品的長度、寬度和高度或是學生自己的高度、肩寬、腰圍等,并安排其中一名學生負責記錄數據,然后小組成員共同對這些數據進行比較,比如,教室的長度相當于幾名學生的身高,在探究討論的過程中也可以掌握乘法的運用.這種合作探究的方法有利于發揮集體智慧,學生們在交流中不斷完善答案,讓他們感受到合作的樂趣.

五、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模式,采取多種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推動他們的思維創新,培養集體意識,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勵他們自我完善,在教學中不斷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做一個被社會需要的人.

猜你喜歡
核心小學生素養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我是小學生
核心價值觀 要害在核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