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麟溪水長流

2018-12-02 22:30董凱虞鄭珺
北方文學 2018年27期
關鍵詞:禮義家訓

董凱 虞鄭珺

摘要:《鄭氏規范》是“江南第一家”鄭氏家族的傳世家訓,其內容涉及家政管理、子孫教育、冠婚喪祭、為人處世、生活學習等諸多方面。筆者在整理研究大量文獻資料與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探究其發展過程,總結蘊含于家訓之中的思想。

關鍵詞:《鄭氏規范》;家訓;德行;禮義

一、探源:《鄭氏規范》的歷史演變

《鄭氏規范》是一部典型性的具有法律和倫理雙重約束力的社會治家憲法,除了自身在家族建設實踐中不斷摸索和不斷創新,其還有理學家的精心扶植(1)。宋濂在《宋氏旌義編引》中概括了完善過程:

自宋建炎初至今,同居已十世,歷二百五十馀年,守詩書禮樂之教弗墜,宋元二史俱載《孝義傳》中。然其待守之規,前錄五十八則,六世孫龍灣稅課提領大和所建。后錄七十則。續錄九十二則,七世孫青梿府君欽、江浙行省都事鉉所補。皆已勒石鋟板。當時公卿、大夫、士所遺詩文,亦類為《麟溪集》二十二卷,刊示后昆。今八世孫太常博士濤復以為三規閱世頗久,其中當有隨時變通者。乃率三弟泳、渙、湜白于二兄濂、源,同加損益而合于一。其聞諸父之訓曾行而未登載者,因增入之,總為一百六十八則,文辭之屬選,有系于事實者則錄之。

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初具規?!保亨嵨娜谥鞒窒滦抻喌?8則家規,它們體現出“以法齊家”的特點,如“冠婚喪祭必稽古”、“子孫須從化、訓行、孝謹”、“宗族里閭內外有別”等。第二階段“增補擴充”:由鄭文融之子鄭欽摒棄“一生未仕”的慣例,鼓勵仕途,并補充家規至92則,。第三階段“整體成型”:鄭濂認為家規應與時俱進,組織當時在族中主政的多人修訂家規,最終形成168則,成為我們現在能夠看到《鄭氏規范》。

二、剖析:《鄭氏規范》的核心思想

《鄭氏規范》是鄭氏家族能夠在中國傳統家訓教化史上占據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也是現代人得以重窺鄭氏孝義治家風范的主要途徑。只有真正挖掘出《鄭氏規范》的本來面目,才能使其在今日仍然具有強大的說服力。筆者通過對文本的閱讀,認為《鄭氏規范》體現出四大精髓,即以德為本,以禮修身,以義濟世和清廉為官,同時這也是鄭氏教化子孫的宗旨。

(一)以德為本

對德行的要求在《鄭氏規范》中有非常具體的體現,其涉及教育、婚嫁等各方各面。以教育為例,《規范》明確指出“子孫自八歲入小學,十二歲出就外傅,十六歲入大學,聘致明師訓飭。必以孝悌忠信為主,期抵于道?!保ā多嵤弦幏丁返谝话僖皇藯l)“子孫為學,須以孝義切切為務。若一向偏滯詞章,深所不取。此實守家第一事,不可不慎?!保ā多嵤弦幏丁返谝话俣畻l)

鄭氏家族對德行的嚴明要求在鄭家的擇偶標準中亦可見一斑?!盎榧薇仨殦駵亓加屑曳ㄕ?,不可慕富貴以虧擇配之義。其豪強、逆亂、世有惡疾者,毋得與議?!保ā多嵤弦幏丁返谄呤龡l)男婚女嫁對于對一個家庭來說,是關系到家族繁衍延續的重要環節?!兑幏丁窂募曳▽θ说姆e極意義出發,在闡述“門當戶對”時強調了家法的重要性。

同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保?)孝是維系社會和家庭倫理道德的根本。以德立家的鄭氏家族極為重視“孝”,也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例如,鄭琦的生母張氏,常年臥病在床,生活無法自理,鄭琦“抱持就廁便溲”三十年如一日。據《光緒浦江縣志稿》記載“(張氏)性嗜溪水,值歲旱,鑿數仞不得。綺慟哭其下,三日夜不息,泉忽涌出,俄頃溢丈余?!贝撕?,當地百姓紛紛議論,這是鄭琦的孝心感動了大地,于是百姓就在此處修建了亭子,并將泉水命名為“孝感泉”。明代的蜀獻王朱瑃曾在這里親筆書寫一副對聯“千古風流麟溪水,一泓懿范孝感泉”,以譽其孝行。

鄭氏家族以德為本,而在德行中又以孝為首,講德行、重孝道的思想深入大多數鄭氏子孫的心中,在后來的史書、地方志等書籍中關于鄭氏德行的故事處處可見也印證了這一點。

(二)以禮修身

祭祀祖先是人類在遠古時代普遍存在的一種宗教形式,他除了反映人類天然的孝道情感之外,又寓于一種政治性的情緒。慎終追遠,生則敬養,死則靜享,強調對祖先亡靈的崇拜,求得祖先亡靈對現世后代的賜福賜福禳災。(3)因此以尊祖為宗旨的家族祭祀活動是一項莊嚴的全體活動,直接表達尊君、敬神、畏靈、崇祖、睦族的情感與憧憬?!多嵤弦幏丁芬幏堕_篇“四時祭祀,其儀式并遵《文公家禮》”提到了南宋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的家禮規范《文公家禮》,足見朱熹的禮學思想對《鄭氏規范》的重要影響。朱熹認為“道即理也,以人所共由而言,則謂之道,以其各有條理而言,則謂之理。其目則不出乎君臣、父子、長幼、夫婦朋友之間,而其實無一物也?!保?),禮是人性和天性的統一形式,是天理的自然,所以禮儀具有嚴格等級差別,同“禮”相關的儀式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中非常關鍵的即是祭祀活動。

因此,在《規范》第一條“立祠堂一所,以奉先世神主,出入必告。正至朔望必參,俗節必薦時物?!桓饔弥僭峦招惺?,事畢更行會拜之禮?!币幎ㄐ藿籼?,以供奉先祖神位,家族有重大事務必到祠堂稟告祖先。到每月初一、十五日必須在祠堂舉行參拜儀式,逢傳統節日必須敬奉時鮮果品。第六條中就明確指出“子孫入祠堂者,當正衣冠,即如祖考在上,不得嬉笑、對語、疾步。晨昏皆當致恭而退?!奔匆幎俗訉O在祠堂中的行為舉止。這些規范,既是對家眾的行為約束,也極大地強化了家眾對先祖的崇拜,能夠感受到家族的前進與先祖們的奮斗息息相關,從而使家族中的每一員都能夠慎終追遠、不忘初心,促進更加和睦團結。

由于家族龐大,祭祀事宜繁多,鄭氏家族“撥常稔之田一百五十畝,世遠逐增,別蓄其租,專充祭祀之費”,這150畝田稱之為“義門鄭氏祭田”,其收獲、租金所得專門用于祭祀。所以《規范》中的大量條目,都可以看出鄭氏家族對于“禮”的嚴肅態度。

《大學》中提到“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鄭氏家族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自覺履行道德義務,從微小的日常事務中自律,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尊禮守法。對此,《規范》有以下兩類培養手段:

猜你喜歡
禮義家訓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發微——兼論禮義起源問題
荀子正名思想探析
涂人何以為禹
《國語·周語》“奉禮義成”辨析
家訓伴我成長
《朱子家訓》(六)
《朱子家訓》(五)
《朱子家訓》(四)
《朱子家訓》(二)
《朱子家訓》(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