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研究

2018-12-07 17:07王垚上海大學
新商務周刊 2018年2期
關鍵詞:理財產品財富商業銀行

文/王垚,上海大學

1 背景與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出現了高速增長。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財富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2017年11月,胡潤研究院聯合發布《全球視野下的責任與傳承—2017中國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需求白皮書》,胡潤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2月1日,大中華區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86萬,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 94.8萬 ;擁有億萬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2.1萬。私人財富增加的同時,人們的理財觀念也越來越強。股票投資雖然收益率高,但是風險也很大,不是大多數家庭首選的財富管理方式。支付寶、京東推出的一系列理財產品銷量非常好,這足以證明人們正在積極尋找合適的財富管理方式,人們對財富保值增值的意愿非常強烈。因此,專業的財富管理業務擁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所以研究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具有非常大的市場潛力。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國外發達國家財富管理業務的先進性與創新性,從中發現目前國內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存在的弊端并進行改進,使我國的商業銀行財富管理市場更加成熟。財富管理額的不斷增加能給商業銀行帶來非??捎^的收入,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整體競爭力。

2 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現狀分析

2.1 規模不斷增長

2002年我國理財產品首次登臺到現在的十幾個年頭里,總體上來說我國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方面的發展可謂是越來越快,規模、數量等方面都由原來的小規模慢慢發展成了大規模,而且其趨勢也在不斷地擴大。由于經濟復蘇給我國商業銀行提供了一定的動力,因而在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方面的發展可謂是驚人的。根據官方信息的公布,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保持穩步增長,雖然增速有可能減緩,但是總體上還是有所增長,體現了我國商業銀行在理財方面的建設還是比較迅速的。

2.2 市場結構發生變化

在理財產品發展的同時,我國各類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發行的地位方面也逐漸的發生了變化,從之前以股份制銀行為主要的主力軍,由于凈值化轉型大趨勢下,逐漸轉變為城商行和農商行為發行主力,使得理財產品的市場結構份額發生了變化。

2.3 人民幣理財產品占據主導地位

根據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歷程來看,2005 年我國人民幣理財產品首次出現。在短短十幾年時間里,發展成為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主導。相對于外幣理財產品,客戶更能接受本幣理財產品。所以,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發展非常迅速。

3 國外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特點

3.1 美國:

3.1.1 專業、獨立且客觀

美國商業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利潤來源比較多元化,主要由手續費和傭金兩方面構成:通過為顧客制訂財富管理方案而收取財富顧問費,當配置產品時,向產品發行機構收取傭金。美國的財富管理師在向客戶提供理財規劃的同時,還提供金融商品的投資顧問、個人稅務及會計咨詢等多種服務。

3.1.2 產品和服務外延不斷拓展

目前,美國的財富管理產品大致分為7大類,包括:經紀服務;核心銀行業務;融資產品;保險保障產品等。單從資產管理產品分析,其變化趨勢是從推出單一產品到定制投資產品,再發展到提供全盤的規劃和解決方案。

3.2 新加坡:

據英國倫敦的獨立研究機構(財富觀察)2013年5月發布報告顯示,新加坡目前是全球第四大的離岸財富管理中心,預計至2020年新加坡將取代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財富管理中心。

3.2.1 新加坡商業銀行財富管理的模式

新加坡銀行業者對財富管理客戶群體采取分類方式,一般以受托管理資產500萬新元為一個重要門檻,高于此門檻的財富管理客戶,除了以私人銀行方式從事財富管理服務以外,信托業務也是銀行業者財富管理的重要支柱,但是服務的客戶群體比較沒有特別的資產管理規模差別,信托業務可以根據資產的規模、年齡及家庭背景進行不同的規劃。

3.2.2 新加坡商業銀行財富管理的特點

1、稅收水平低,吸引很多外資流入

2、法制健全、監管嚴格

3、完善的資本市場以及多元化的專門人才

3.3 香港:

香港2012年首次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大的資產管理中心。私人財富管理公會預計,到2020年,香港將擁有100萬至3000萬美元凈資產的人將上升至23萬,其凈資產升約24%達到1.4萬億美元,折合約10.9萬億港元。香港財富管理的特點:

(1)財富管理多層次、多品類、多幣種

(2)相對內地市場更具有靈敏性和有效性

(3)內地資金大量涌入

4 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問題

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雖然在這十幾年來發展很快,但是相比發達國家,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我國目前市場化程度與發達國家相比依舊很低。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國外銀行是采用混合經營的模式,很多大型銀行已經越來越接近“全能型銀行”。但國內商業銀行采用分業經營模式,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業務的經營是分開的,這種分業經營限制了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更多方位的服務,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存在一些制約因素。

4.1 國內宏觀環境制約因素

我國銀行業目前實行的是分業經營模式,由于商業銀行不具備證券、保險的牌照,所以在進行財富管理業務時,商業銀行還要依賴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與發達國家相比,獨立、自主性很差,業務方面存在較大的被動性。

4.2 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1)幣種設計方面。我國商業銀行在人民幣理財產品還是沒有改變其主導地位,以 2016 年人民幣理財產品占比 98.05%來看,剩余幣種(美元、歐元、澳元等幣種總和)只占 1.95%,體現了理財產品幣種發行的高度同質性。

(2)收益方式。我國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收益主要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占比比較大。從該方面看,有同質化現象。

(3)投資方向。我國商業銀行在掛鉤股票、利率方面占比較大,之后根據和訊網的相關資料可以看到在混合型理財產品方面也占比很大,投資方向有同質化趨勢。

(4)期限結構。2013—2016 年我國商業銀行不同期限的理財產品占比中, 1—3 月內理財產品占據半壁江山(50%以上),我國以商業銀行在期限理財產品方面大致趨于短期化。

4.3 風險管控能力和其承擔能力不匹配

當前很多商業銀行在風險監管能力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此外自身的承擔風險的能力也有所不足。作隨著業務復雜程度的增加,風險管理的難度也在增加。但是一些商業銀行無論是在治理能力和管理理念,還是風險管理技術和手段方面都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4.4 從業人員專業素質良莠不齊

近幾年來,雖然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人員整體素質整體素質在不斷提高,但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中國的財富管理人員由于專業化程度不太高,很多不能進行這種綜合型服務。而且,一些素質較低的從業人員可能對客戶的風險水平、盈利要求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導致營銷失敗。

5 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對策

5.1 加強培訓專業設計人才

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加強專業人才的培訓,加強對營銷人員的專業知識的提高。在培訓過程中,應該注重對營銷人員的專業素養的提高,同時加強對銷售能力的培養。若是沒有更強的專業人才,可以引進人才或者人才培養的方法。也可以向國外優秀的人才學習并借鑒他們的方法,探索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方法。

5.2 創新財富管理產品,避免同質化嚴重現象

目前,商業銀行可以進行多市場的混合投資,例如融合貨幣市場、債券市場、權益市場以及私募等多種渠道,并且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為他們個性化的配置資產在各個市場上的比例從而實現客戶資產收益最大化。

5.3 打造專業互聯網平臺吸引客戶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興起,銀行可以推出更多的財富管理產品供客戶在網絡上選購。對于客戶來講,可以更快速地搜尋符合自己的產品進行投資。從眾多理財產品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大大提高效率。

【參考文獻】

【1】王蘇民 高歌 田彬.財富管理:中國商業銀行轉型的戰略選擇—兼論我國商業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SWOT分析.《金融縱橫》2010(01)29-32;

【2】潘新民.財富管理與我國商業銀行業務轉型.《行長論壇》2007(12).35-37

【3】曾博.打造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的特色品牌.《財稅金融》2017(29)59-61

【4】倪玉鵑.我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探析. 中央財經大學碩士畢業論文

猜你喜歡
理財產品財富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商業銀行應主動融入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如何應對第三輪財富洗牌?
新財富500富人榜
發達國家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經驗借鑒
非保本理財產品
保本理財產品
非保本理財產品保本理財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