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的關鍵路徑和政策建議

2018-12-07 17:07陳楨泓福建省湄洲灣港口管理局
新商務周刊 2018年2期
關鍵詞:港口基礎設施物流

文/陳楨泓,福建省湄洲灣港口管理局

1 港口物流發展的關鍵路徑分析

1.1 搶抓機遇實現合作共贏

港口物流的流程相較于其他物流形式更為復雜,會涉及到多項內容、存在多個主體的作用。不同主體存在相互協作的關系,也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各個主體要實現良好的發展就要注重相互間的合作,港口物流要實現發展就要發揮集群作用。在當前分工日趨專業化的背景下,企業間的合作可以提升競爭實力。所以,港口物流企業要主動與上下流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關系,通過廣泛的合作實現港口物流企業的共贏。

1.2 完善港口物流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實現港口物流發展的奠基石,基礎設施的完善有利于實現物流服務的一體化,提升港口物流的整體效益。港口物流包括多方面的基礎設施:如航道、碼頭泊位、堆場、庫場生產設施、輔助庫場設施和集疏運設施等。港口物流基礎設施系統是保證港口物流系統正常運作的前提條件和物質基礎。為了更好地發揮基礎設施的作用,港口物流的相關企業可針對基礎設施建立共享機制,保證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控制港口物流的成本,推動港口物流的整體發展。

1.3 搭建港口物流信息平臺

實施信息集中的“智能港”建設,比如采用“虛擬物流鏈控制中心”的形式。依托港口物流信息平臺,使港口物流供應鏈的全環節都可以實現資源、信息共享,總體功能最優化。運用先進的信息通訊技術,實現港口物流企業與港口管理部門、海關、檢驗檢疫等相關部門以及金融保險等相關單位聯網,建立便捷的港口門戶網站,為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實施供應鏈管理創造條件。

1.4 掌握港口物流關鍵技術

作為推進港口物流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港口物流關鍵技術在提升作業效率、優化作業流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技術的應用逐步減少人工環節和成本,提升了規范化和標準化,增強自動化水平,實現自動化、無人化和智能化的創新操作模式。

1.5 優化港口物流交易制度

實現港口物流相關主體的合作協調,需要交易制度科學化、系統化和合理化,特別是利益協調分配機制。完善的交易制度有利于實現利益的合理分配。港口物流的相關方對交易要立足于合作共贏,實現收益分配的公平公正,這樣才能保證合作的長久。所以通過優化港口物流交易制度可以使合作方以相對最小的成本共享業務數據和設置資源,從而實現業務大幅度擴張。

2 港口物流發展的政策建議

2.1 尋找港口物流體制改革新思路

從全國層面上避免資源的過渡消耗和效益低的重復建設,要注重港口布局的優化,消除原有行政管理區域的束縛,結合當前的整體性功能情況,對港口物流資源實施統一規劃建設以及管理,消除原有條塊分割存在的產生的不利影響。各級政府要明確投資、建設、維護和管理港口物流相關設施的主體內容;經營性設施投資項目審批、審核程序要適度從簡;推進港口物流經營要實施準入制度改革;消除多頭多層管理;形成高效的協調管理機制。

2.2 創新港口物流開發運營模式

港口物流開發運營模式是把物流物質基礎、信息載體變為現實的運行機制,是實現物流體系構建和確保資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政府要推動企業實現技術改進,建立技術開發、引進、共享等機制,注重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保護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企業要注重創新技術的傳播和推廣,組成創新聯盟,通過技術服務外包等方式,形成企業技術創新、行業聯合攻關、區域技術聯盟的良好氛圍。

2.3 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港口物流的發展需要有公平的市場環境作為基礎,因此政府要依法建立保持企業競爭活力、保證市場競爭秩序的管理法律制度,推動創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發展環境,使不同類型的企業都可以實現良性發展。要規范企業的經濟活動,消除各類壁壘和區域壟斷,對于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要堅決予以制止,消除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出現,幫助優勢企業獲得發展空間。

2.4 強化信用體系建設

加強港口物流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失信懲戒和守信鼓勵制度,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收集、整理、查詢、共享和公開機制。相關政府部門要公開不涉及商業秘密的資料,如港口碼頭基本信息、工商企業信息、貨運傳播信息等。同時,將企業的信用信息要作為公共資源向社會公布。政府監管部門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企業的行為和市場環境,建立市場行為監管平臺,主動查找企業的失信行為,凈化市場環境。

2.5 編制物流規劃實現系統設計

現代港口物流體系主要內容有基礎設施、物流、運營、臨港產業 以及協調支持五個子系統共同組成,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復合型產業。為系統協調各種資源,應在現有各港口規劃的基礎上,編制港口物流規劃,體現政府對港口物流的管理職責:一是確定港口物流的整體發展思路、展戰略和發展重點;二是制定港口物流基礎設施、信息化等物流體系基礎的專項規劃,形成指導港口物流發展的規劃體系。并在后續發展中,還應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以利于監控、協調和管理,通過加強規劃、推動試點,全力推進港口現代物流體系的建設。

3 結束語

港口物流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強相關各方的協調合作,港口物流企業要樹立合作共贏的理念、建立公開共享的信息平臺。相關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積極出臺政策加大扶持和引導力度,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和創新氛圍。

【參考文獻】

[1]郎明宇,黎慶鵬.論港口與腹地經濟一體化的幾個理論問題[J].經濟地理,2015.

[2]張波,朱玉耿,劉前進.港口經濟腹地空間演變及其實證研究——以連云港港口為例[J].經濟地理,2016.

猜你喜歡
港口基礎設施物流
聚焦港口國際化
中國港口,屹立東方
物流線上的毒品追蹤
公募基礎設施REITs與股票的比較
韓國智慧物流,為了物流產業的革新
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前7個月國內充電基礎設施增加12.2萬臺
港口上的笑臉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新政府會計準則規范公共基礎設施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