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重度顱腦損傷ICU治療的臨床效果

2018-12-07 10:09張銀銀邰苗苗韓娟娟黃勝男張培王惠群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1期
關鍵詞:治療

張銀銀 邰苗苗 韓娟娟 黃勝男 張培 王惠群

【摘 要】

目的:研究重度顱腦損傷ICU治療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中的60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進行研究,其中30例患者接受ICU治療,視作觀察組,另外30例患者接受常規治療,視作對照組,比較兩組效果及預后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預后良好率為63.33%,高于對照組預后良好率33.33%,P<0.05。結論: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接受ICU治療能夠提升治療效果,使患者預后得到良好改善,可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重度顱腦損傷;ICU;治療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006-01

重癥顱腦損傷是非常嚴重的一類外科創傷,嚴重外力損傷、高處墜落、交通事故是引起重癥顱腦損傷的主要原因,顱腦損傷具體可以分為腦組織損傷、顱骨損傷、頭部軟組織損傷,其中最嚴重的是腦組織損傷,存在非常高的殘疾率及死亡率,及時有效的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主要手段。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中的60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為對象,具體分析ICU治療的應用價值。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中收治的60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進行分析,按照臨床治療的方式不同分為2組。觀察組包括17例男以及13例女,年齡平均(53.28±5.36)歲,疾病種類:腦挫裂傷9例,硬腦膜外血腫14例,腦挫裂傷合并顱內血腫6例,腦膜下血腫11例;對照組包括16例男以及14例女,年齡平均(53.59±5.14)歲,疾病種類:腦挫裂傷10例,硬腦膜外血腫13例,腦挫裂傷合并顱內血腫7例,腦膜下血腫10例。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經患者知情同意。2組年齡、性別比較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密切監測患者瞳孔形態、意識恢復狀況以及病情進展情況,留置引流管并確保持續通暢,對引流液的性狀、量進行嚴密觀察。給予脫水治療、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以及酸堿平衡,合理應用抗生素。

觀察組接受ICU治療,鎮靜鎮痛:藥物選擇咪達唑侖注射液或丙泊酚聯合舒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器官保護:始終維持患者血液良好循環,合理控制血液流通量、流通速度,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水平。腦保護治療:具體包括機械通氣、清除分泌物、補充血容量、降顱壓、脫水,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實施亞低溫治療,減少臟器耗氧量。腸內營養支持:在確定不存在腸內營養禁忌癥后進行腸內營養支持,間隔2-3小時一次,每次給予100ml的稀米湯,對患者身體狀況、吸收狀況、胃腸耐受程度進行綜合評估,合理確定營養支持方案。

1.3 觀察指標 通過GOS格拉斯哥預后評分方法評價患者治療后3個月的預后情況,分為1-5分,其中1-3分表示預后差(分別出現重度殘疾、植物人、死亡),4分為預后一般(僅遺留輕微殘疾,基本可以正常生活、工作),5分為預后良好(能夠正常生活、工作)。

利用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FDS) 表進行,總分最高45分,評價內容有言語、面癱、上下肢肌力、手肌力、意識、水平凝視功能、步行能力,得分越高,神經缺損程度越高。在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分別進行一次評價。

1.4 統計方法 通過SPSS22.0軟件對本研究獲取的全部結果實施分析,(x±s)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評分,t檢驗,[n(%)]表示預后評分結果,X 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神經功能缺損 觀察組治療前與對照組比較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結果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3個月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結果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預后情況 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預后良好率高于對照組,預后差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預后一般率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和非手術方法都可以治療重癥顱腦損傷,但是手術治療會有明顯并發癥,患者術后生存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1]。非手術治療以常規治療、ICU治療主,ICU治療主要需要借助當前先進的儀器設備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監測,通過各項治療手段盡可能恢復患者各類臟器的功能,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為后期的治療爭取更多有效時間[2]。本研究觀察組患者接受ICU治療后3個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預后良好率為63.33%,明顯高于對照組預后良好率33.33%,P<0.05。證實相較于常規治療,ICU治療對于患者神經功能以及預后的改善效果更好。在ICU治療中,機械通氣可以幫助缺氧情況得到迅速改善,通過對生命體征進行持續監測有助于實時掌握患者病情狀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亞低溫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腦水腫、腦部挫傷、高熱患者的病情,同時能夠降低顱內壓,保護患者的血腦屏障,還能夠保護腦外傷后的腦組織[3]。通過對患者實施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能夠保證患者營養需求得以滿足,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提升免疫水平。

綜上所述,ICU治療用于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治療中能夠提升臨床治療有效率,改善患者預后,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莉, 守丹. 集束化護理干預對ICU重型顱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治療效果[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14):23-26.

[2] 戴紅芳, 魏成功, 唐鐘祥, et al. 早期腸內營養集束治療對重型顱腦損傷后免疫功能和ICU監護時間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5(16):1810-1812.

[3] 鄭興, 袁莉. 血清降鈣素原(PCT)對 ICU 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發熱原因的鑒別診斷價值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15):78-78.

猜你喜歡
治療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