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中醫辯證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2018-12-07 10:09陳麗姝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1期
關鍵詞:療效分析高血壓

陳麗姝

【摘 要】

目的:分析中醫辯證治療高血壓病的療效并作出評價。方法:依據納入排除標準選取我院自2016年8月~2017年10月接受中醫辯證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32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研究組采用中醫辯證治療的方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和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結果: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和血壓明顯下降的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4.5%、2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療效為95.5%高于對照組7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辯證治療高血壓的療效較佳,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改善患者病癥,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中醫辯證治療;高血壓;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114-02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好發于中老年人群,與飲食和生活習慣及情緒波動有關,難以徹底治愈[1]。臨床上常應用的一線抗高血壓藥物主要有四種:Ca通道阻斷劑(如硝苯地平)、利尿藥(如氫噻氯嗪)、β-受體阻斷劑類(如普萘洛爾)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如卡托普利),雖然效果較好,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2-3]。中醫辯證治療高血壓是一種新型治療方法,近年來成為研究熱點,本研究旨在分析其療效并作出評價,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32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66例。研究組男34例、女32例;年齡34.5~68歲,平均年齡(43.5±3.7)歲;病情嚴重程度:輕度、中度及重度分別為42例,20例,4例。對照組男32例、女34例;年齡35.6~66.5歲,平均年齡(41.0±4.9)歲;病情嚴重程度:輕度、中度及重度分別為41例,22例,3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臨床疾病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上的高血壓診斷標準;②均已告知本研究目的、方法及意義,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①繼發性高血壓患者;②未完成治療計劃者;③臨床資料不全者[4]。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措施:控制飲食中Na攝入量,根據患者的個人病情服用不同種類的抗高血壓藥物。如有心律失?;蛐慕g痛伴高血壓的患者可服用受體阻斷劑類,代表藥物如普萘洛爾,但要注意藥物的首關消除作用。

研究組:患者采用中醫辨證療法治療高血壓。

①沖任失調證:主要表現為心悸煩躁、頭痛、眩暈等,采用復方仙麥湯:淮小麥30g、仙靈脾12g、知母10g、黃柏10g、香附5g為湯劑加減;②肝陽上亢證:主要表現為暴躁易怒和頭暈頭痛,地龍30g、黃苓20g、珍珠母20g、茯苓皮20g、鉤藤20g等為復方黃苓湯加減;③陰虛陽亢證:腰膝酸軟、煩熱及頭痛眩暈等,采用復方牛膝湯治療。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5] 高血壓診斷: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正常值:收縮壓≤120 mmHg和(或)舒張壓≤80 mmHg。②觀察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改善時間(天)、不良反應發生百分數(%);兩組患者的療效評價:分為4級,包括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者血壓明顯下降,臨床癥狀改善,兩個月后接近正常值;有效:患者血壓下降,臨床癥狀緩解,但距離正常值還有一定差距(±20 mmHg);無效:患者血壓下降不明顯,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且有不良反應發生,如胃腸道反應,或病情反復不穩定。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和血壓明顯下降的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療效為95.5%高于對照組7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中醫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精粹,以毒副作用小、預防保健為主要特點。雖然沒有明確的治療高血壓的中醫文獻記載,但根據醫學藥物典籍、藥物治療疾病原理和藥性,結合陰陽理論和患者表現出的具體癥狀,對因或對癥治療患者的疾病。高血壓患者通常表現為頭痛眩暈、暴躁易怒或煩躁心悸等,利用降壓藥物如決明子、葛根等,利尿藥物如茯苓皮,降壓止頭痛藥物如黃苓、珍珠母等,綜合利用互補組成湯劑可達到最大化療效。本研究的研究數據顯示,中醫辯證療法治療高血壓的總有效率95.5%顯著優于對照組的74.2%,而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分別為4.5%、24.2%。在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和血壓明顯下降的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能有效的控制血壓,但治療疾病以安全性為優先考慮指標,故中醫辯證治療對于高血壓的治療可行性較高。

綜上所述,中醫辯證治療高血壓的療效較佳,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改善患者病癥,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鑫.中醫辨證治療高血壓病的體會[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1):251-253.

[2] 李蓉,馮純慧.中藥降壓湯合倍他樂克治療高血壓病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10,35(10):1510-1512.

[3] 敬博,蒲德甫.中醫辨證治療高血壓病300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2):290-291.

[4] 郎建新.中醫辨證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3):552-554.

猜你喜歡
療效分析高血壓
全國高血壓日
高血壓用藥小知識
這些高血壓的治療誤區你知道嗎
如何把高血壓“吃”回去?
高血壓,并非一降了之
腹腔鏡睪丸固定術治療小兒腹腔型隱睪的療效分析
經皮腎穿刺治療梗阻性腎積水的臨床療效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開顱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對比研究
中醫干預治療高血壓49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