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工匠精神”做品質培訓

2018-12-08 09:47晏旻霞
當代教育 2018年3期
關鍵詞:工匠精神競賽教研

晏旻霞

隨著“工匠精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我作為一名基層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在教師培訓工作上也借鑒“工匠精神”精心設計培訓項目,專業呈現培訓內容,創新改善培訓形式,努力營造培訓文化,有效引領了綜合實踐活動和教師專業成長。

一、做好調研需求,精益求精設計培訓項目

綜合實踐活動是由國家規定、地方管理、學校開發的國家課程,沒有教材、沒有專業教師、沒有現成經驗等現實問題成了橫亙在教師面前的攔路虎。為了讓全區所有教師都了解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內涵和實施流程,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點,我精心制定了“岳陽樓區綜合實踐活動教師‘2633培訓方案”,旨在建立“知行結合”與“多線聯動”相結合的區域研訓模式(見圖)。

通過“通識培訓、體驗式培訓、微主題培訓、評審培模式培訓、定點示范培訓、網絡培訓”6種形式,對全區教師進行學科知識系統梳理,并制定了“三堅持、三配合”的培訓要求:①堅持定期。把每周四上午定為綜合實踐活動教研日,培訓內容包括師德修養、專業素養、課程研討、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等。②堅持定點。以樓區大校為培訓基地,在教研室的統一安排下,對課堂教學進行系統規劃與設計,并每月進行一次展示供大家學習。③堅持定人。每一期接受培訓的老師均由學校申報,并經師訓股審核,然后對其持續進行一個學期的培訓活動。④課程團隊指導配合。課程指導團隊由核心團隊成員組成,根據各學校上報主題集中時間下校指導,面對面解決疑惑。⑤師訓教研管理配合。培訓教師在師訓股進行申報備案,教研室對教師出勤、研究效果予以學分記錄認定和優秀學員表彰等。⑥競賽檢測跟進配合。教學競賽采取由易到難逐年豐富的形式穩步進行,每年進行一次質量監測活動,對培訓教師指導情況做出全面了解。

二、挖掘課程內涵,精挑細選確定培訓內容

根據課程培訓目標,我對每版塊培訓內容的確定都會反復斟酌、精挑細選。

①通識培訓重全面普及。為了讓全區老師學習必懂的理念、做完整的活動,我設計互動體驗形式讓大家掌握指導技巧。②體驗培訓重實踐感知。由核心指導團隊分工合作,在一個學期內帶領固定學員通過“主題確定、方法指導、中期交流、成果展示”等完整體驗某個主題的實施過程。③微主題培訓重答疑解惑。在“圈問題”“圈難點”的前提下,由綜合實踐活動名師工作室成員集中力量解決問題,突破難點,對全區專、兼職教師進行專題培訓。④評審培模式重教學競賽。此項培訓針對區域綜合實踐教學競賽成果展示環節而設計的特定培訓,即由評委組下校聽評課,檢查師生過程資料,結合問題進行現場培訓。⑤定點示范重有效引領。目標是通過教研員的教學示范,對教師課堂指導能力進行直觀培訓。⑥網絡培訓重及時跟進。目標是通過微信、qq群等及時分享課程資源和指導方法進行在線培訓。

三、創新培訓形式,精誠團結推進培訓深入

慣例中的培訓活動一般都是“守株待兔”式,即老師到指定的地方進行集中學習。為了讓所有教師了解綜合實踐活動并達成共識,我決定深入一線,與教師做面對面的交流。

(一)鎖定全員控流失,轉“守”為“攻” 保實效。我在期初制定“綜合實踐活動通識”全員培訓計劃,規定包括校長在內的所有教師均為培訓對象,由學校定好培訓日期,時間為兩小時。校長們特別重視教研員送“培”上門服務,他們積極配合,精心組織,參與互動,他們的姿態在教師面前樹起了無形的標桿,培訓既團結緊張,又輕松高效。

(二)開放形式控固化,“動”“靜”結合重實戰。眾所周知,綜合實踐活動是“做”出來的。作為指導老師必須自己先會做?!绑w驗式”培訓則由核心團隊所有成員帶著骨干教師們自主分組、自主選題、親自體驗、完整經歷一個主題開展的過程(見圖)。

(三)摒棄常態大教研,聚焦“微”“真”做培訓?!拔⒅黝}培訓”解決教師指導難題。我們通過集中參與式、觀摩研討、主題辯論等形式把教師遇到的真問題、小問題作為培訓主題進行。如“如何制作微課”主題培訓活動,我們連續兩年從觀念更新、微課制作技術、腳本撰寫、拍攝技巧、后期剪輯等都做了專業的指導,并通過競賽的形式對指導中的方法以微課的形式呈現。

(四)率先垂范做引領,定期定點做培訓。我為了找到教學的痛點、了解老師的難處,以樓區薄弱學校楓橋湖小學為點,每周四上兩節課,全區教師隨時進班聽課,發現問題,聚焦教研。經過近三年的課堂實踐,我把自己完善修改后的課程計劃與課堂思考整理形成一套較完整的、可借鑒的課程指導資料進行群分享。

(五)因地制宜巧培訓,評審培結合做競賽。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科特點,常規性的“聚集式”競賽是無法適應的。我們采取了評委組下校聽評課、檢查師生過程資料、結合問題進行現場培訓的“評審培”綜合實踐教學競賽模式,這種針對性強、有實效的培訓舉措得到了競賽單位、市教科院專家的肯定(見圖)。

(六)拓寬信息大平臺,“多快好省”做培訓。在建立了“綜合實踐活動教師qq群”的基礎上,利用微信平臺快、小、使用率高的特點開啟了“綜合實踐活動微課堂”,讓教研培訓碎片化、高效化。

四、營造培訓文化,精心盡力引領教師成長

為了營造充滿人文關懷的培訓氛圍,我做了多種探索。① 小分散,大管理。采用“茶館式”管理,教師們根據自己的喜愛和好友坐在一塊,允許喝茶走動,享受美食,并推一個核心人物當群主。這種氛圍讓他們能輕松地交流,指令也很容易接受,有效提升了培訓效果。②小獎品,大延伸。培訓時我會準備一些通過發言、答題等形式可以爭取到小茶點,每當一個小獎品發放下去,會場上就會響起快樂的笑聲或掌聲,這種愉悅的情緒能更好地幫助教師靜心學習。③小互動,大傳遞。我在培訓中總是適時安排互動。老師們在安靜學習一段時間后,我拋給他們一個話題自由發言或集中探討,在動靜交替、嚴肅活潑的背后同時也傳遞給了老師們課堂教學需勞逸結合的理念。

近十年來我像一名工匠精心雕琢自己的教研培訓工作,撰寫了三十多萬字的培訓材料,開展了兩百多場有品質的教師培訓。在大家的努力和堅持下,形成了區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模式,課堂指導日益規范,名師團隊更加專業,課程資源愈加豐富,質量評價自成體系。區教育局評為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全國先進實驗縣區”。2017年湖南省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競賽由我區承辦,我代表岳陽市在會上以“創新教研形式,推進區域課程有效實施”為題做了經驗發言。2018年代表湖南省去新疆支教,我的講座和示范課均得到了當地專家和學員的高度贊揚。我成為了“湖南省首批教師培訓師培養對象”,獲得了“岳陽市十佳教研員”、“岳陽市巾幗英才”等榮譽稱號。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區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微課資源開發與應用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XJK015BZXX039)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工匠精神競賽教研
數學潛能知識競賽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問題指向:學校教研品質提升的實踐轉向——以福建省尤溪縣教研實踐為例
創新思維競賽(3)
關注教研活動提升教研能力
創新思維競賽(6)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我愛海洋”知識競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