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產程標準對產程和分娩結局的影響

2018-12-12 07:31諶雯麗秦豐江
安徽醫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初產婦產程剖宮產

諶雯麗 秦豐江

Friedman產程時限標準于1954年提出并作為分娩進展應用于臨床,并成為近幾年國內外產程管理的主要標準,但這一標準對現代產科人群的適用性有待探討[1]。新產程標準是相對于Friedman產程的舊產程標準,于2014年由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發布,并在國內醫院進行推廣使用,新產程和Friedman產程的區別主要在第二產程時限的放寬[2]。目前新產程標準用于本地區產婦產程進展的研究較少,臨床缺乏本地區產婦產程進展數據,對于新產程標準是否可以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減少對新生兒、孕婦的影響尚未達成共識[3]。因此,本研究回顧分析我院分別執行新產程標準和Friedman產程標準的800例產婦臨床資料,比較兩種標準對產程、剖宮產率、產婦和新生兒患病情況的影響,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分娩的80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將執行新產程標準的產婦納入觀察組(400例)將執行舊產程標準的產婦納入對照組(400例)。觀察組產婦年齡18~43歲,平均(28.63±5.38)歲;孕次1~7次,平均(2.25±0.31)次;產次1~4次,平均(1.46±0.23)次;孕周37~41周,平均(38.71±1.17)周。對照組產婦年齡17~43歲,平均(27.82±5.24)歲;孕次1~7次,平均(2.31±0.33)次;產次1~3次,平均(1.48±0.18)次;孕周37~41周,平均(38.59±1.30)周。兩組產婦年齡、孕次、產次、孕周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產婦均無生殖器畸形和感染性疾??;②產婦均為妊娠滿37周不滿42周的足月產;③新生兒估計體質量為2 500~4 000 g。排除標準:①產婦有瘢痕子宮病史;②產婦伴有骨盆狹窄;③產婦伴有內外科合并癥;④產婦伴有神經疾病、嚴重臟器功能疾病。

1.3 方法 兩組患者除家屬因素、分娩知識普及缺乏等其他因素進行剖宮產外均采用陰道試產。觀察組:采用新產程標準觀察產婦的產程進展情況[4]。在第一產程中,①潛伏期延長,指初產婦產程>20 h,經產婦產程>14 h,第一產程緩慢但有進展的情況不視為剖宮產指征。②活躍期,宮口擴張6 cm。③活躍期停滯,產婦宮縮良好,且破膜之后的宮口擴張程度≥6 cm,宮口停止擴張≥4 h。當宮口停止擴張>6 h或出現宮縮乏力(宮縮間歇期<3 min,宮外壓<80 mmHg),則視為剖宮產指征。在第二產程中,初產婦產程≥3 h,經產婦產程≥2 h,且產程均沒有進展,診斷第二產程延長,進行陰道助產或者剖宮產結束分娩。

對照組:采用Friedman產程圖觀察產婦的產程進展情況[5]。在第一產程中,①潛伏期延長,為產婦產程>16 h。②活躍期,為宮頸擴張3~10 cm。③活躍期晚期,為宮頸擴張9~10 cm。④活躍期延長為活躍期>8 h,初產婦宮頸口的擴張速度<1.2 cm/h或經產婦宮口擴張速度<1.5 cm/h。⑤活躍期停滯,為宮口擴張>2 h。在第二產程中,①第二產程延長,為初產婦≥2 h,經產婦≥1 h。②胎頭下降延緩,為初產婦在活躍期晚期和第二產程胎頭下降時的速度<1.0 cm/h,或經產婦速度<2.0 cm/h。③胎頭下降停滯為胎頭下降停止>1 h。④滯產,為總產程>24 h。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產程(產時潛伏期、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的時間,產婦并發癥情況(產后出血、切口感染、會陰裂傷、產褥病率),剖宮產原因及剖宮產率,新生兒情況(胎兒窘迫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發生率、5min時的Apgar評分),分析剖宮產原因(包括出現胎兒窘迫、潛伏期出現延長、抬頭下降出現停滯、活躍期出現停滯、分娩知識缺乏普及、家屬因素)。

Apgar評分中,8~10分為無窒息,4~7分為輕度窒息,3分及以下為重度窒息[6]。產后出血是指在娩出胎兒后的24 h內,產婦出血量≥500 mL[7]。產褥病率是指產婦在分娩24 h后的10日內,每日使用口表測量4次體溫,間隔時間4 h,有2次體溫≥38℃。產褥病率=產褥病例數/總例數×100%。胎兒窘迫是指胎兒出現宮內缺氧情況,危及健康與生命的綜合癥狀。新生兒窒息是指因為各種病因,胎兒缺氧出現宮內窘迫或胎兒娩出時出現呼吸、循環障礙,出生后的1 min內沒有自主呼吸或規律呼吸,出現酸中毒、高碳酸血癥或低氧血癥[8],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新生兒窒息例數/總例數×100%。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產程比較 觀察組產時潛伏期、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均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第三產程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產婦并發癥情況和剖宮產原因及剖宮產率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率、產褥病率、剖宮產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切口感染率、會陰裂傷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3。

2.3 兩組新生兒情況對比 觀察組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Apgar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比較

表2 兩組產婦并發癥情況對比 [例(%)]

表3 兩組產婦剖宮產原因及剖宮產率比較 [例(%)]

表4 兩組新生兒情況對比

3 討論

現階段,世界范圍剖宮產率不斷增加,據世界衛生組織第三階段全球調查結果表明,在亞洲地區,中國的總剖宮產率最高,尤其是自我國實行二孩政策以來,國內剖宮產率大大升高,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對產程的認識不夠,干預措施不當[9]。Friedman產程圖仍是國內常見的產程管理金標準,但有研究[8]表明,這一標準對現代產科人群可能不再適用。張軍等[10]通過回顧性分析大量產程進展案例,提出新產程的概念。新產程的大樣本數據來自美國,對國內人群是否適用仍有待研究[11-13]。

本研究中,觀察組產時潛伏期、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均長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新產程標準可增加產時潛伏期、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同時本次研究表明產程的延長沒有增加新生兒、產婦并發癥風險(P<0.05)。謝靖等[14]認為,新產程標準不會增加產科干預措施和產婦及新生兒患病風險,且能夠降低因產程異常導致的剖宮產的發生。田曉輝等[15]研究表明,新產程標準能明顯降低剖宮產率,但會增加產婦會陰裂傷率。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率、產褥病率、剖宮產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采用新產程標準可通過延長產時潛伏期、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有效減少剖宮產等干預措施,降低產后出血和產時發熱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且不會增加切口感染、會陰裂傷的發生。新產程標準依據宮頸擴張到6 cm對潛伏期和活躍期進行區分,與舊產程標準的3 cm不同,這會增加產時潛伏期、第一產程、第二產程,與本研究結果相符,但這一區別利于產婦適應產程,增加陰道分娩幾率,降低剖宮產率,減小產后出血率和產褥病率[16-17]。觀察組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Apgar評分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這表明采用雖然產程時間延長,但并沒有增加新生兒的相關并發癥等。

綜上所述,與舊產程標準相比,新產程標準可放寬產程時限,更利于產婦適應,該標準可顯著降低剖宮產率,且不會增加產婦和新生兒的患病情況。這一助產標準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為制定適用于本地區的產程進展圖提供相關的理論依據,值得應用推廣。

猜你喜歡
初產婦產程剖宮產
麥角新堿聯合縮宮素在高危妊娠剖宮產術中的應用
剖宮產后怎樣加強護理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
助產士主導疼痛管理模式在初產婦分娩中的應用分析
新、舊產程標準在低危初產婦進行產程管理中的應用對比*
無保護助產在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在產程中的應用及滿意度分析
妊娠期連續細致化護理對高危妊娠初產婦不良情緒及對剖宮產率的作用
剖宮產和順產,應該如何選擇
鎮痛分娩會影響產程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