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作品打造國內傳媒高地

2018-12-12 08:20袁成龍西南民族大學四川成都610200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力爭上游線條雕塑

袁成龍(西南民族大學,四川 成都 610200)

契合就是不謀而合。2018年9月7日,第七屆重慶(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正式開幕。重報集團上游新聞在會展N1 館隆重舉行第五屆體育美展金獎作品,“力爭上游”雕塑揭幕儀式。金光閃耀的雕塑吸引眾多市民觀眾前來圍觀,觀賞這特別的藝術作品怎樣與重報集團上游新聞的契合。

“力爭上游”雕塑是由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雕塑專業副教授袁成龍先生創作的藝術品。此次在重慶第七屆文博會上,袁成龍先生將這一名作贈與上游新聞?!傲幧嫌巍辟浥c新聞是為雕塑想傳遞的文化內涵,跟上游新聞的文化不謀而合,作品的名字和上游新聞的名字契合,作品想傳遞的這種向上拼搏的體育競技精神和上游新聞的傳媒精神也相契合。

“力爭上游”雕塑作品創作別具匠心地從中國傳統藝術的意象式造型思維出發,打破對游泳運動的水平角度的常規再現,以體育運動“力爭上游”的精神,“因心造境”地再造一種垂直向上非常規的游泳運動形象。此既有違常理卻未悖常情的超越現實的中國式意象思維之使然。在“力爭上游”中又巧妙的運用了對線在雕塑中運用的探索,以波紋的曲線去構成水波——游泳——爭上游的表意符號。以托起正在奮力拼搏的運動員形象。從這種線條的結構關系來看,我們又可以看到東方書法用線及繪畫筆墨的辯證結構關系的巧妙轉換。在整個作品中所有的線條沒有一根雷同,它們或長或短,或高或低,或前或后,或左或右?;蛱摶驅?,或疏或密,參差錯落辯證地構成一個既矛盾又統一的有機和諧的線群,而此種線群更多借鑒的是東方書畫線條的結構原則和辯證思維的方式,卻又打破了原有的二維平面的局限。而朝雕塑藝術三維立體和特色發展。這就既使其雕塑藝術對中國書畫形成的成功借鑒有了三維觀照和現實可能,又為中國現代雕塑對多種藝術傳統的學習與借鑒開辟了一條獨辟蹊徑之思路。

中西文化結合的意識,中國書畫的線條美西方作品的團塊意識。該作品打破雕塑以人為主,環境為輔的常規,反而給線條大量的表現空間去強調環境和水的新的雕塑語言形式。

這是非凡的作品,雕塑揭幕意義非凡,受贈方代表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重慶晨報總編輯,上游新聞總編輯劉長發在發言中表示,此作品的虛實結合線條明快,以三個人物和數根線條,勾勒出了勇于進取,力爭上游的意境,寓意上游拼搏。既展現了藝術的張力與都市傳媒集為用戶打造優質上乘新聞的追求完美吻合。

劉長發表示,未來重報都市集團將繼續匯聚向上力量,打造品質媒體,立造重慶貼近市民自覺監護起媒體融合發展的責任與使命,為廣大用戶提供有價值,有品質,有溫度,有情懷的新聞產品。

揭幕儀式上,“力爭上游”贈與上游新聞是因為雕塑傳遞的文化內涵跟上游新聞的文化不謀而合;作品的名字與上游新聞的名字契合;作品想傳遞的這種向上拼搏的體育競技精神。和上游新聞的傳媒精神也相契合契合。

以藝術之名,建言延上游新聞。雕塑作品“力爭上游”中,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隨處可見。中國畫的理解。用線來思考雕塑語言。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謀而合契合,佛教石刻、道教,孔孟之道,老莊思想都蘊藏了中國深厚的藝術美學。我們既要在傳統中吸取營養,也要去融匯西方所講究的結構比例,科學觀念。不同的土壤滋生不同的藝術流派,這里面有歷史淵源,也有地理環境的因素,在追求藝術語言多樣化的同時,更要扎根于我們自己的土壤。

雕塑作品“力爭上游”曾在全國體育美術展覽和巴蜀文化獎分別獲得金獎?!傲幧嫌巍庇魇?、喻人、喻企業都是比喻拼搏頑強不懈向上的精神,它的精神所致代表我們時代,積極進取的時代風范。

猜你喜歡
力爭上游線條雕塑
巨型雕塑
力爭上游
我的破爛雕塑
線條之美
寫實雕塑
力爭上游、妙心
力爭上游的白楊樹
大可:把線條玩到極致
燒腦的線條
舞出線條之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