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巴噴丁、氨酚羥考酮聯合馬來酸氟吡汀在緩解老年帶狀皰疹患者后遺神經疼痛中的作用

2018-12-13 06:40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年23期
關鍵詞:噴丁加巴后遺

許 艷 單 鵬 周 寧

(解放軍總醫院南樓1號樓一病區,北京 100853)

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疾病。由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后可導致受累神經出現炎癥反應,水腫甚至壞死,引起疼痛癥狀。帶狀皰疹的皮損愈合后,由于病毒對局部神經的損傷,部分患者可出現持續性、頑固性的疼痛癥狀,臨床治療難度大。老年帶狀皰疹患者由于機體的免疫功能較差,神經損傷的修復時間較長,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更高〔1〕。臨床上采用藥物、針灸等多種措施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但對于部分頑固性疼痛者臨床療效并不理想。加巴噴丁為γ-氨基丁酸的衍生物,可抑制受損的神經異常放電,從而緩解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癥狀〔2〕。然而,單純采用加巴噴丁治療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往往難以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本研究探討加巴噴丁、氨酚羥考酮聯合馬來酸氟吡汀治療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疼痛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解放軍第四五四醫院收治的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疼痛患者68例,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男16例,女18例,年齡60~81歲,平均(64.09±8.83)歲,入院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6~9分,平均(7.89±1.08)分,病程6~18個月,平均(9.71±3.29)個月;對照組男13例,女21例,年齡60~79歲,平均(63.57±7.91)歲,入院VAS評分6~9分,平均(7.71±1.06)分,病程6~18個月,平均(9.63±3.51)個月。兩組性別、年齡、入院VAS評分及病程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有明確的帶狀皰疹病史,局部皮損已完全愈合后,仍持續存在劇烈的頑固性疼痛的臨床癥狀,臨床確診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排除合并惡性腫瘤、服用免疫抑制劑、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功能異常者;排除合并心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全等其他嚴重疾病者;排除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1.3研究方案 兩組均采用加巴噴丁膠囊(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0527)口服,初始劑量為每次300 mg,每天晚上服用1次;第2天為每次300 mg,每天中午、晚上各服用1次;第3天增加劑量至每次300 mg,每天早、中、晚各服用1次。隨后根據患者疼痛的改善情況間隔2~4 d調整服藥劑量,以2 400 mg/d為極量。同時給予氨酚羥考酮片(Mallinckrodt Inc.生產,國藥準字J20150115)口服,每次服用1片,每隔6 h服用1次。對照組按照上述治療方案進行治療,觀察組在上述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用馬來酸氟吡汀膠囊(Pliva Krakow Pharmaceutical Company S.A.生產,國藥準字H20100223)口服,每次服用100 mg,3次/d。

1.4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治療前后VAS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評價。顯效:治療后,患者疼痛癥狀顯著減輕,VAS評分<3分或生活質量評分<2分;有效:治療后,患者仍有疼痛癥狀,VAS評分≥3分而<7分或生活質量評分≥2分而<3分;無效:治療后,患者疼痛癥狀改善不明顯,VAS評分≥7分〔3〕。

1.5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30 d后的臨床療效;采用VAS評分評估患者疼痛的強烈程度,評分越高說明疼痛越劇烈。對比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7、15和30 d VAS評分;采用疼痛簡明記錄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量表從食欲、睡眠、精神狀態及日?;顒訉μ弁吹闹委熜ЧM行評估,10分為最高分,0分為最低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差。對比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7、15和30 d的疼痛簡明記錄量表評估結果。對比兩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6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 結 果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VAS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7、15、30 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2.3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簡明記錄量表評估結果比較 兩組治療前疼痛簡明記錄量表各維度評估結果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治療后7、15和30 d各維度評估結果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均P<0.05);對照組治療后15 d飲食和睡眠維度、治療后30 d各維度評估結果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均P<0.05);且顯著高于觀察組(均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n=34〕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n=34)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下表同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簡明記錄量表評估結果比較分,n=34)

2.4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有8例出現惡心嘔吐,6例便秘,1例頭暈,1例皮膚瘙癢,對照組7例惡心嘔吐,5例便秘,1例頭暈,1例皮膚瘙癢。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癥狀均較輕,給予對癥處理后可緩解,未造成治療中斷。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疼痛是帶狀皰疹的常見臨床癥狀,急性期由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炎癥反應損傷,可出現較為劇烈的疼痛〔4〕。后遺神經痛的發病機制與急性期的疼痛不完全相同。后遺神經痛與感覺神經脫髓鞘、瘢痕形成導致局部感覺過敏有關〔5〕。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局部損傷后,可使痛覺感受器致敏,引起局部神經過度興奮并產生自發性放電。同時神經損傷后局部的炎癥水腫可引起傳入神經阻滯性疼痛〔6〕。目前本病在臨床上的治療措施較多,包括藥物、針灸、手術等。老年患者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更高,且頑固性疼痛的臨床療效欠佳。因此,根據目前所揭示的致痛機制,優化本病的臨床治療方案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

本研究結果說明加巴噴丁、馬來酸氟吡汀聯合氨酚羥考酮可顯著提高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療效,更好地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加巴噴丁屬于抗驚厥藥,可改善中樞性痛覺異常,同時對外周神經發生損傷后的異位放電有抑制作用〔7〕,因此,臨床上將加巴噴丁作為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常用治療藥物。由于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與脊髓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的激活、脊髓背角細胞致敏有關,而加巴噴丁可通過與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的結合,抑制其活性而減輕患者的疼痛癥狀。同時,加巴噴丁作為γ-氨基丁酸的衍生物,可減少γ-氨基丁酸的降解,增加其合成,從而產生中樞性鎮痛的作用〔8,9〕。張強等〔10〕研究也證實,加巴噴丁可有效緩解帶狀皰疹神經痛的癥狀。馬來酸氟吡汀是中樞性非阿片類鎮痛藥物,可對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介導的鈣離子內流起到抑制作用,從而阻斷疼痛的傳導,達到鎮痛的目的。同時,馬來酸氟吡汀還改善細胞內鈣超載,可減少神經細胞的損傷。成秋生〔11〕研究也證實,馬來酸氟吡汀可有效緩解緊張型頭痛的病情。氨酚羥考酮為復方制劑,包含鹽酸羥考酮和對乙酰氨基酚兩種成分。鹽酸羥考酮為阿片類受體激動劑,可激動中樞系統的嗎啡μ受體而發揮鎮痛作用。對乙酰氨基酚則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可緩解周圍神經的炎癥反應,減輕神經水腫和脫髓鞘改變,從而有利于神經損傷的修復,改善損傷神經異常興奮及痛覺過敏的問題〔12〕。本研究結果證實,三種藥物的聯合使用可顯著減輕患者的疼痛癥狀。同時,隨著疼痛癥狀的改善,患者飲食、睡眠、日?;顒蛹熬駹顟B也可得到顯著改善。綜上,加巴噴丁、氨酚羥考酮聯合馬來酸氟吡汀可顯著改善老年帶狀皰疹患者后遺神經痛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猜你喜歡
噴丁加巴后遺
帶您認清帶狀皰疹,遠離后遺神經痛——專訪北京醫院皮膚科主任常建民
加巴噴丁類藥物引起的水腫
中醫康復護理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治療護理中的應用
壯藥酒的涂擦聯合藥熨法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應用觀察
火針療法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的Meta分析
口服加巴噴丁膠囊治療慢性咳嗽3例療效分析
印度 圣母節
依巴斯汀聯合加巴噴丁治療老年性瘙癢癥的效果觀察
加巴噴丁在皮膚病治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