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通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2018-12-13 02:44鄔海軍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9期
關鍵詞:通遼

【摘 要】 近年來,通遼不斷拓展普法陣地和載體,開展普法志愿者走基層活動,努力營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不過,依然存在著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創新、法治宣傳隊伍力量單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發展不平衡等主要問題。解決的路徑有:創新工作方法,拓寬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創新工作方法,拓寬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完善制度建設,健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 依法治市;通遼;法治宣傳教育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1]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遼以深入推進依法治市進程為目標,以深化“法律六進”活動為主線,以法治文化建設為載體,以法治創建活動為抓手,廣泛開展了豐富多彩、貼近實際的法治宣傳活動,普法教育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當前,通遼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對法治通遼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對于通遼依法治市進程的推進以及為通遼經濟社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一、通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通遼市政府牢牢把握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新要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發揮法治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法治政府建設中的作用,開展了形式多樣、扎實有效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努力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普及率、知曉率和參與率,法治通遼建設深入人心。

1、不斷拓展普法陣地和載體

近年來,通遼市普法領導機構和司法局積極整合資源,推進“大普法”格局建設。比如,依托市直主流媒體,開設了《法在身邊·法治北疆》、《金牌人民調解員》、《法治在線》、《法治新聞超市》、《法警時空》、《舉案說法》等專題專欄節目,擴大法治宣傳教育的覆蓋面;依托市委組織部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管理中心輻射全市社區、農村、牧區2353個站點這一平臺優勢組織,聘請通遼政法系統業務能手、知名專家學者、優秀律師、普法骨干開辦“法治大講堂”節目。[2]此外,通遼各旗市區依托社區、廣場、交通、商場、超市等公共活動場所管理單位,設立法治宣傳櫥窗或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多視角、不間斷地開展法治宣傳活動,讓法律知識深入人心。

2、開展普法志愿者走基層活動

近年來,通遼市司法局與內蒙古民族大學法學教研室、科爾沁區司法局、開發區司法信訪局等聯合開展了普法志愿者走基層活動。比如,組織廣大普法志愿者分赴科爾沁區、開發區的社區、廣場和街道,為轄區內居民提供法治宣傳和法律咨詢。在活動中,通過發放相關法治宣傳資料,宣傳與社區居民息息相關的憲法和日常法律常識。特別是以法治文化下鄉為契機,大力宣傳與基層老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特別是重點宣傳了《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并且結合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棘手問題,比如,民間借貸糾紛、土地承包經營糾紛,通過具體案例的解讀、法規條文的釋義,為基層干部和農牧區答疑解惑,不斷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3]通過普法志愿者走基層活動,不僅進一步強化了基層群眾法律意識,而且努力營造了基層人民群眾自覺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3、努力營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

近年來,通遼市普法領導機構和司法局全面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加強法治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各類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動。比如,舉辦“憲法宣傳月”法治文藝匯演,旨在全面展示我市普法工作成果,努力營造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濃郁氛圍。特別是通過獨具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匯演,不斷凸顯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憲法,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氛圍;舉辦“法治通遼建設”有獎征文、“六五”優秀法治短信征集、“一旗一品”創建評選等活動,打造特色普法品牌,吸引更多的人參與[4]。通過這些活動不斷提高法治文化引導力,倡導和鼓勵群眾自覺參與法治文化活動,增強法律素質,培養法治信仰,有效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通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通遼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通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與經濟社會長遠發展需要還有一定差距,自身仍存在一些亟需整改和解決的問題。

1、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創新

為了進一步提高群眾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通遼開展了形式豐富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但是讓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接地氣”、解決“最后一公里”,依然是普法用法的難題和關鍵所在。比如,通遼有些單位部門在法治宣傳教育方面仍然采取“灌輸式”的老方法,其效果可想而知;以基層群眾易于接受和通俗易懂的形式和方法雖有嘗試,但對于典型案例、漫畫、法治文藝等宣傳等形式還是運用不足,與現實有不少差距。此外,在宣傳內容上,側重單一法律條文的宣傳,忽視了法治宣傳其它方面功能和自身性價值的宣傳。

2、法治宣傳隊伍力量單薄

在法治通遼建設的進程中,通遼著力提高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質和宣講能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和法律事務處理的過程變成普法的過程。但是通遼法治宣傳隊伍與普法工作的要求還有差距,與普法隊伍建設的標準還有差距,普法隊伍存在著“目標不清”、“業務不精”等問題,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普法目標的順利實現。比如,在農村牧區,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普法工作隊伍的力量顯得十分薄弱。此外,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以公檢法司各自為政的單兵作戰為主,沒有統籌協調的專門機構,形不成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合力。

3、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發展不平衡

隨著法治宣傳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市公民的法治意識大大增強,行政機關的依法辦事、依法行政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還存在一些“死角”和“盲區”。從當前通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上講,機關好于鄉鎮,執法部門好于綜合部門,行政機關好于企事業單位,公路沿線好于邊遠牧區;從人群分布看,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點對象列為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民。但實踐中則可能只顧“重點”而不及其余。比如,在部分農村和企業由于人員、時間難以集中安排、農民文化水平低、法律條文難以理解掌握以及普法經費得不到充分保障等諸多問題。因此,盡管各級普法機構和部門做了許多工作,但是農村和企業普法還是難以取得明顯成效。

三、做好新形勢通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路徑選擇

在新時代,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黨中央關于開展“七五”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創新,進一步增強全民法律素養和法治意識,更好地服務“十三五”時期通遼經濟社會發展。

1、創新工作方法,拓寬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是實現生產要素的一種從未有過的組合,其目的在于獲取潛在的超額利潤”。[5]對法治宣傳教育而言,創新是適應環境變化、樹立人民群眾法治思維和理念的必然方式。為此,隨著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通遼法治普法機制應勇于跳出慣性思維和陳舊模式,通過創新性工作,激發法治宣傳教育內生的創造活力,不斷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方法的創新,促使法治的作用在更廣泛的場域得到發揮,進一步凸顯其在依法治市中的優勢。比如,要注重運用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把宣講法律條文更多地轉變為案例普法、以案釋法,把宣傳單、宣傳冊更多地轉變為法治題材的文化作品,切實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在宣傳手段上,積極運用新興媒體,應力求多而新,通過電視、廣播、微信、微博、QQ在線咨詢和設立專業的法律援助組織、創辦法治刊物等多種形式活潑、渠道新穎的方式積極開展普法宣傳。

2、創新工作方法,拓寬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遍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后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睆默F代法治建設的角度理解這段話,就是要實現良好的法治,健全的法律制度與能夠嚴格執行法律制度的君子缺一不可。[6]因此我們在強調法律宣傳教育工作能否全面有效地開展,同樣也要正確地認識到,制度的制定者是人,執行者是人,保障者也是人。因此, 通遼在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過程中,應重視法治宣傳隊伍建設,努力構造一支懂民情、熟悉社情民情、了解當地實際、熱心法治宣傳的普法隊伍。比如,構建“高素質專業化”法治宣傳隊伍。通遼要依托內蒙古民族大學、通遼職業學院、黨校以及法律事務所等機構的法學專業人才,組成“普法講師團”,通過法治講座、法律服務等方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此外,通遼法治宣傳隊伍還需要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支持和鼓勵社會團體參與普法工作,擴大普法覆蓋面。

3、完善制度建設,健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

制度是實現某種功能和特定目標的社會組織乃至整個社會的一系列規范體系。實施社會普法宣傳教育是一項浩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只有建立有效的體制機制才能實現社會普法目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了建立普法宣傳教育“八大機制”,這是實施社會普法宣傳教育的基礎和前提。[7]為此,通遼普法機構還應在法治宣傳教育的頂層設計方面發力,促進法治宣傳教育的制度化、規范化,不斷強化制度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的引領作用。比如,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以及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把案件審判、行政執法、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的過程變成生動有效的普法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執法對象、管理對象和服務對象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此外,還應建立健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考核機制,將普法工作納入全市各級部門、領導干部的績效目標考核范圍,實現普法工作從“軟任務”到“硬指標”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418/c64387-28283132.html,2016-04-18.

[2] 法治教育引領精神文明創建活動[EB/OL].http://nmgtl.wenming.cn/ycpl/201602/t20160222_2346389.html,2016-02-22.

[3] 通遼市司法局積極開展“送法下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EB/OL]. http://www.tongliao.gov.cn/zxzx/tldt/bmdt/2017-01-25-27370.html, 2011-01-25.

[4] 任麗博,高航.通遼市:以法治建設為引領 推進依法治市進程[N].內蒙古日報,2015-04-02(9).

[5] 王俊峰,鐘震,金書羽.自救圖強:后危機時代的中國崛起[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05.

[6] 金磊. 加強我區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5(04)35.

[7] 沙聞麟.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開創江西法治宣傳教育新局面[J].中國司法,2017(02)30.

【作者簡介】

鄔海軍(1984—)男,內蒙古包頭人,碩士研究生,中共科爾沁區委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講師,從事黨史黨建研究.

猜你喜歡
通遼
清障
通遼地區美國白蛾發生規律及防治對策初探
通遼地區出土的古錢幣概述
京蒙扶貧協作(通遼) 科技創新基地啟動
通遼地區遼代文化遺產現狀
新時代視閾下城鎮化發展道路芻議
蒙東崛起:通遼成“兩省一區”樞紐
改革開放以來通遼民族教育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