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全域旅游規劃模式

2018-12-15 05:09陳涵宇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陳涵宇

摘要:在全國鄉村振興的大政策背景下,鄉村的基礎設施及環境建設逐漸成為未來發展的焦點。鄉村環境建設中包含著生態宜居和產業興旺兩層含義。本文以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全域旅游規劃模式為主題,從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分析入手,闡述鄉村旅游發展的前提及要素,歸納各類型鄉村資源特色下相對應的旅游產品類型,旨在探索我國未來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從而帶動鄉村人居環境提升、達到鄉村產業興旺的重大意義。

關鍵詞:鄉村旅游;規劃模式;發展現狀

鄉村環境以山、水、林、田、村為主要元素,有著空間尺度大、自然資源豐富的特點,因此鄉村以它與城市相比截然不同的生態環境和特色文化為吸引力,發展帶有明顯地域特征的休閑旅游,是未來鄉村的發展方向。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下,游客逐步了解鄉村,感受鄉村生活,當地特色農作物、農產品也為游客所知,作為旅游收獲的一部分得以輸出,無形中帶來一產、二產及三產的自然融合,促進鄉村的繁榮振興。

一、國內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及策略

改革開放后,城市現代化水平日益上升,大量村鎮人口涌入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一代也都選擇到大城市就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的“空心村”逐漸增多。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升級,緊張的城市生活環境讓許多人備感壓力,向往起恬靜舒緩的鄉村生活。與過去的知名景點游相比,更多都市人利用周末節假日驅車來到鄉村,體會田園山野風光,鄉村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我國鄉村旅游依據各地區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以及交通可達性等諸多因素影響,呈現截然不同的發展水平和方向。

(一)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鄉村地區

這類鄉村憑借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以及異常豐富的人文及自然資源,在全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帶動下脫穎而出,吸引了大批游客。這類鄉村以江浙一帶表現最為突出。這類條件優越的鄉村地區應最大化利用先天優勢,以秀美山水田園環境為基底,發掘特色,合理定位,發展精品鄉村休閑旅游項目。

(二)資源相對平庸,交通便利的鄉村地區

我國部分鄉村地處平原,交通條件良好,但資源相對平庸,缺乏旅游吸引力。比如華北平原區域,針對這類地區應盡力挖掘當地農業物產特色,在普遍相同的基底下尋找不同,差異化發展,簡而言之就是找到一兩個突破口,做精做細,發揮到極致。

(三)資源豐富,交通可達性差的鄉村地區

我國土地遼闊,山地高原、河谷濕地特色地貌層出不窮,例如云貴一帶,豐富多變的地理地貌讓這里的鄉村風光絢麗旖旎、別具一格。針對這類鄉村,在保護資源的前提下大力發展交通,優化鐵路、公路資源,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前提。只有交通路網順暢,才能最大化吸引外地游客領略當地豐富的自然及農業資源。

(四)資源匱乏,交通不便的地區

我國中西部的偏遠山區存在資源匱乏,交通落后的雙重不利因素,例如云貴川的山區、山西、陜西的貧困區縣。因此這類鄉村首先應以扶貧為主,積極梳理可發展的農業資源,同時提升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在鄉村脫貧的基礎上,提升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整治村容村貌,之后再合理利用村鎮資源,適度發展符合當地特色的旅游項目。

二、鄉村全域旅游的發展前提

鄉村全域旅游發展的前提主要分為三大方面。

(一)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

我國鄉村占地范圍極廣,國土范圍內絕大部分自然資源都分布在鄉村,鄉村生態環境直接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生態安全。近年來隨著鄉村農業和工業化的發展,農業化肥的使用、工業廢水的排放對鄉村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的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鄉村生態急需整治。

(二)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

鄉村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供水、供電、燃氣、通信網絡、交通、農業水利設施、衛生醫療、科教文化等多方面涉及生活生產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良好完善的基礎設施,既讓當地村民擁有舒適便利的生產生活條件,也為開展鄉村旅游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三)農業現代化的普及

農業現代化是指由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來裝備農業,用現代經濟科學來管理農業,創造一個高產、優質、低耗的農業生產體系和一個合理利用資源、又保護環境的、有較高轉化效率的農業生態系統。農業產業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根本,有了它,鄉村的旅游發展才有動力。

三、鄉村全域旅游的發展要素

在各地區村鎮的資源梳理基礎上,選擇地區特色資源作為核心吸引物,采取創新思維模式,結合資源特征巧妙植入旅游產品,并規劃合理適宜的游覽體系,是鄉村全域旅游的發展要素。

(一)核心吸引物的發掘

核心旅游資源的選擇需要立足地區本身,全面梳理山、水、林、田、村等眾多鄉村資源,對比周邊乃至全國范圍同類型資源現狀,找出最具競爭力的特色資源,整合提煉,形成該鄉村地區的核心吸引物,引領全域旅游發展方向。無論選擇哪種資源作為鄉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都要確保兩點:第一,該資源的地域性特色一定是能代表當地特色的差異化和個性化資源;第二,該核心資源根源于鄉村,避免選擇人工化、城市化痕跡過重的資源。

(二)景觀風貌與旅游產品的融合

明確出鄉村旅游發展的核心吸引物后,如何以該核心資源為主題,植入與之相適宜、充滿吸引力的旅游特色產品,是鄉村全域旅游發展的另一關鍵要素。這就需要規劃者深刻體會當地鄉村景觀氛圍,通過對當地鄉村景觀的梳理,提升整體鄉村風貌,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參與度高、有特色、趣味性強的旅游產品,使旅游產品與鄉村風貌及定位完美融合,突出地區亮點特色。

(三)合理的游覽體系

和其它地區的全域旅游一樣,鄉村全域旅游同樣需要合理規劃游覽體系,游覽體系包括適宜的游覽線路和功能完備的游客服務設施兩部分。

(1)游覽線路。合理的游覽線路可以將大小不同、類型各異的景點分類或統籌連接,將村鎮內原本分散的游覽資源有效整合,形成多條主題、風貌不同的游覽線路。

(2)游客服務設施。功能完備的游客服務設施是鄉村全域旅游發展的必要元素,主要包括游客集散中心和游客驛站,完備的游客服務設施能很好的展示鄉村形象,是文明便捷旅游的重要支持。

四、結論

鄉村振興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是國家發展大勢所趨。通過旅游體驗將特色農產品推而廣之,極大促進了地區三產融合。我國鄉村旅游方興未艾,規劃者應在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完善、農業現代化基本普及的三大前提下,以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吸引物為名片,梳理優美的鄉村自然風貌,融入恰當的旅游產品,合理規劃完備的游覽體系,實現鄉村全域旅游的高品質發展,推動國家全面鄉村振興。

猜你喜歡
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安順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范式
鄉村旅游供應鏈優化探析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鄉村旅游環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護措施分析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