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態度及參與行為調查*

2018-12-18 10:03程懷志田麗娟王彩霞鄒路琦
西部中醫藥 2018年11期
關鍵詞:誓詞醫學生態度

程懷志,田麗娟,郭 斌,王彩霞,鄒路琦,葉 青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黑龍江 大慶 163319

希波克拉底強調人的社會環境與健康的關系。換言之就是通過患方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倫理環境,準確判斷患方所思所想,為其提供最恰當的服務[1]。要求醫生不僅要能處理患者復雜的病情,而且不能忽視其社會屬性[2]。這就對如何培養醫學生深厚的人文底蘊提出了挑戰,即在現代醫學模式健康觀的指導下,要求建立以人為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融會貫通,人文科學與醫學交叉的開放式醫學教育體系。而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就是教醫學生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培養醫學生醫者仁心、關愛患者的優秀職業道德,并將這種理念滲透到醫學生整個職業生涯中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3-4],故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和探索至關重要。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用隨機整群分層抽樣方法,抽取哈爾濱醫科大學1 146名醫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 114份,有效回收率為97.2%。其中男生297人(26.7%),女生817人(73.3%)。獨生子女598人(53.7%),非獨生子女516人(46.3%)。

1.2 調查方法 問卷由調查對象基本情況、調查對象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認識、學校人文素質教育情況和醫學生的評價、文明修養與人生態度以及建議5個部分組成,共55個條目。調查以班級為單位,學生集中匿名填寫,以確保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Epidata 3.1進行雙錄入,校對糾錯之后采用SPSS 17.0進行分析處理,通過χ2檢驗分析不同特征(如性別、民族)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認同情況及人文素質教育參與行為的差異,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醫學生對高校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態度 調查發現,80.2%的醫學生認為有必要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11.8%的醫學生認為沒必要,8.0%的醫學生覺得無所謂。女生較男生態度積極(χ2=14.465,P<0.01),非獨生子女較獨生子女態度積極(χ2=8.539,P<0.05),完全記得、記得一部分和完全不記得醫學生誓詞者中認為有必要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醫學生比例呈遞減趨勢,分別為 88.1%,79.6%,64.2%,且差異顯著(χ2=21.946,P<0.001),能明確人文相關概念涵義者較不能明確者態度更積極( χ2=44.036,P<0.001),能正確認識人文知識和醫學教育之間關系者態度更積極(χ2=118.417,P<0.001),見表 1。

表1 不同特征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態度比較

2.2 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自主參與情況 82.6%的醫學生參加過社團活動,男生和女生相比差異顯著(χ2=46.773,P<0.001),班級干部和普通學生相比無顯著性差異(χ2=0.159,P>0.05),對醫學生誓詞記憶不同程度醫學生之間相比,差異顯著(χ2=19.635,P<0.001),能正確認識人文知識和醫學教育之間關系的醫學生較不能正確認識的醫學生參與率高(χ2=35.345,P<0.001),對自身人文素養評價不同醫學生之間相比差異顯著(χ2=19.464,P<0.001)。課外人文類比賽的參與率為 28.1%,男生參與率高于女生(χ2=5.650,P<0.05),班級干部參與率高于普通同學(χ2=30.789,P<0.001),剩余3項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67.4%的醫學生表示自己借閱過人文書籍,不同特征醫學生之間差異均顯著(P<0.05),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醫學生課外人文素質教育自主參與情況調查結果

3 討論

3.1 應普及醫學生人文基礎知識 本調查結果顯示僅18.1%的醫學生能完全記得醫學生誓詞,其中認為有必要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醫學生所占比例為88.1%,這一比例在記得一部分和完全不記得醫學生誓詞者中分別為79.6%和64.2%,呈逐步下降趨勢,且降幅較大。醫學生誓詞記憶較好的醫學生在社團活動參與、人文類比賽參與以及自主人文閱讀方面均優于記憶情況相對較差的醫學生。能明確人文相關概念內涵的醫學生(11.8%)較不能明確的醫學生(88.2%)人文素質教育態度更積極。說明掌握一定人文基礎知識對端正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態度和促進醫學生自主參與人文素質教育意義重大。學校相關人員可利用現有條件普及醫學人文基礎知識:廣播播報方式簡單易行,或可事半功倍;宣傳板廣告可選擇校園里人流量較大的地方粘貼宣傳海報,如食堂、商服中心、圖書館等[5]。通過普及醫學生人文基礎知識引起醫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視,保障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自主參與行為,促進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

3.2 引導醫學生正確認識自身人文素養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對自己人文素養比較滿意或一般的醫學生所占比例分別為43.5%和35.5%,僅4.1%的醫學生承認對自身人文素養不滿意,16.9%的醫學生認為自身人文素質較高,表示滿意。說明在對自身素質進行評價時,醫學生不愿意面對現實,都趨向于“比較滿意”和“一般”這兩種中庸的評價。醫學生對自身人文素養的評價是影響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態度和課外人文類比賽自主參與度的重要因素。引導醫學生全面、正確、發展地看待自己,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端正人文素質教育態度,積極投身到人文課程或人文活動中,才能保證人文素質教育的效果[6]。正確認識自己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以他人為參照物,在與他人的比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7],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另一方面是吸納他人的意見,通過別人的評價來鑒定自己,當然,別人的評價也可能帶有感情色彩,所以要特別重視主流評價[8]。

3.3 充分發揮人文教師的“橋梁作用” 理論上講,態度指導行為,行為決定結果,但本調查發現,盡管高達80.2%的醫學生認為有必要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但參與到課外人文素質教育活動中的醫學生卻很少。32.6%的醫學生從不借閱人文書籍,是譚衛華[9]調查的近3倍,參加過人文類比賽的醫學生僅占28.1%。雖然參加過社團活動的醫學生達到82.6%,但他們在參加社團活動過程中未完全投入,或者參加社團活動只是為了加分等其他目的,導致社團活動人文素質教育效果不佳。醫學生積極的人文素質教育態度與消極行為形成鮮明對比,揭示的是醫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和自身人文素質水平的不了解、不重視,研究者不能一味強調學校在人文素質教育硬件建設方面的不足,應把目光聚焦到如何“物盡其用”,引導醫學生積極參與到人文素質教育中,緩解態度和行為之間的矛盾[10]。教師是人文知識的傳播者,也是人文素質教育的執教者,他們可以充當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態度和參與行為之間的橋梁,促進形成醫學生“態度-行為-結果”良性循環,真正實現醫學生“醫術”與“仁心”的統一。

猜你喜歡
誓詞醫學生態度
重溫誓詞
誓詞
醫學生頸痛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
態度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重溫入黨誓詞
夏天好煩 懶也能穿出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人文教育要給醫學生另一種智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