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看”原始森林

2018-12-19 11:22SimonScofield
中學科技 2018年12期
關鍵詞:景洪市白鸛西雙版納

Simon Scofield

西雙版納位于中國云南省的最南部,是一個傣族自治州。因為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這里常年溫暖濕潤,草木蔥蘢,一派生機。提到西雙版納,你最先想到的,也許是傣族人民的潑水節,遼闊無邊的原始森林,憨厚聰慧的野象,在林中、路旁隨處可見的絢麗鳥兒……對于喜歡觀察和研究鳥類的我來說,從西雙版納到普洱,就是一次充盈著驚喜和滿足的尋鳥之旅。

瀾 滄 江 畔

景洪市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首府。和中國的大多數城市一樣,景洪市城鎮化程度高,奔涌的瀾滄江從城中心穿過。得益于西南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景洪市中心的綠化率也很高,在這里生活的鳥類能夠得到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棲息地。

到景洪市后的第一個清晨,我就被窗外一陣嘰嘰喳喳的鳥鳴聲吵醒了。這聲音很清亮,與我國東部地區最常聽到的麻雀叫聲完全不同。我激動地來到窗前,把窗簾輕輕拉開一條縫,向外看去。只見窗外幾棵合歡樹上,有一小群鳥在樹枝間跳來跳去。它們的體型非常小,羽毛顯出鮮亮的橄欖色。仔細看它們的頭部,眼睛周圍有一圈白環,原來是暗綠繡眼鳥。它們歡快地追逐嬉戲,啄食嫩芽和漿果。

不一會兒,幾個黑影“呼”的一下停在了窗前,它們的個頭要比暗綠繡眼鳥大一倍,翅膀的羽毛是棕色的,頭頂的羽毛竟然滑稽地聳立著。它們全身最顯眼的要算眼眶后的那一抹紅色了。這是紅耳鵯,與我們熟知的白頭鵯屬于同一科。在中國,它們只在廣西、云南有分布。第一次見到紅耳鵯,讓我很是欣喜,不過在接下來的兩天里我才發現,原來紅耳鵯是景洪市區最常見的鳥類之一。

橡膠再生林

在景洪市停留了兩天后,我們開始驅車前往普洱。普洱在西雙版納的東北方,相隔不算太遠。熱帶季風氣候在景洪市區表現得不那么明顯,但出了城,天氣仿佛川劇中的變臉一般陰晴不定。兩座城市之間隔了很多山,我們的汽車一直在穿越隧道。往往隧道這邊還是晴空萬里,穿過幾百米的隧道后,另一邊卻是瓢潑大雨;再穿過一個隧道又是艷陽高照,放眼望去,路兩旁山上的植物鮮艷青翠、生機勃勃。我們仿佛在兩個世界間不停切換,而道路也由平直變得越來越曲折,山坡越來越陡峭了。

奇怪的是,路兩旁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蔥郁茂盛的原始森林,而是大片大片的橡膠林,林中的灌木也很稀疏。詢問了當地人才知道,西雙版納地區擁有大面積的橡膠樹再生林。這里有歷史的原因:在經濟困難的年代,人們不得不砍掉原來的樹種,種植滿山的經濟作物——橡膠樹,每戶人家都占了一兩個山頭。種植橡膠林雖然在短期內提高了人們的經濟收入,卻帶來了嚴峻的生態問題。由于樹種單一,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大打折扣。昆蟲沒有喜愛的食物不會來這里,以這些昆蟲為食的鳥類以及在這條食物鏈上的哺乳類動物也就不會在這里生活。近幾年人工合成橡膠發展迅速,讓這里的天然橡膠產業備受打擊,很多橡膠林又再次變成無人管理的野林。但是要恢復森林的原貌,還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

山上霧氣彌漫,汽車在盤山路上小心地前行,漸漸地路兩邊有紅土地顯露出來,我們已經在普洱境內了。普洱位于北回歸線上,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大部分地區四季如春。整座城市被群山環繞,猶如世外桃源。

涼爽的普洱

天擦黑的時候我們抵達了普洱南部一個國家公園——太陽河森林公園。誰知剛下車就被凜凜的冷風凍得簌簌發抖,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這是北半球8月份的天氣。交通工具由大巴車換成了觀光游覽車,我們繼續往森林深處進發。霧氣氤氳,還下著小雨,天色越來越暗。觀光車開了一會兒,大伙兒突然興奮起來,原來在一側的崖壁下,借著夕陽灑進樹林的點點微光,依稀看見有幾只梅花鹿警惕地盯著我們。這是森林公園引進的動物,以半野生狀態被放養在森林中。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在公園里還見到了小熊貓、白頰長臂猿、馬鹿、蜂猴等引進的哺乳動物。

我們到達森林樹屋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也許因為天氣涼爽,這里的蚊蟲非常少。躺在被自然懷抱著的樹屋里,聽到深邃的森林里不時傳來鵂鹠(小型貓頭鷹)的叫聲,我想這里一定是非常神秘、有趣的地方。

太陽河森林公園觀鳥記

天公不作美,連續兩個清晨的綿綿陰雨阻礙了我的觀鳥計劃。第三天早上,雨總算停歇了,此時森林里還是黑漆漆的一片,屋外卻已有鳥兒開始鳴叫。我忍不住背上望遠鏡,帶上圖鑒就出發了。這里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地區,有我國面積最大、最完整的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會遇到什么讓人眼前一亮的鳥兒呢?我非常期待。

沿著僻靜的林間小路走了一會兒,剛才熱鬧的鳥鳴聲戛然而止,一只大山雀在林間突然竄過。這里的鳥類都非常害怕人類,盡管我的衣著顏色很接近自然色,但它們還是敏銳地覺察到了我,于是迅速地躲進了茂密的樹林里,不讓我發現。

時間還早,林中的霧氣還沒有完全散去,我蹲坐在一棵大樹旁,靜靜地等待鳥兒的出現??墒浅藰漤斏嫌幸恍l科鳥兒在活動,我還是什么也沒看到。我用望遠鏡搜尋啄木鳥,但除了看到樹干上纏繞的藤蔓植物外,一無所獲。

天稍微亮了一點,我終于發現了幾只在樹干上跳動的小型鳥類。它們的羽毛顏色鮮艷,背部從頭到尾呈現紫色,前額有一簇黑,嘴巴是亮麗的紅色,腹部是白灰色?!鞍?,可能是‘?(s hī)!”我的腦海里蹦出這句話。我從沒有見過?,這是一種數量極少、非常珍貴的鳥類。我翻看圖鑒,果然是絨額?。?喜歡在樹洞里筑巢,喜歡儲藏食物,此外,它們還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可以頭朝下沿著樹干活動。

我靜候不動,這時身后傳來一聲婉轉的鳴叫。我扭過頭,看到一個體型較大的身影在密密的樹枝間動了動。用望遠鏡追上去,我看到了一只體形修長,披著棕色的羽毛,胸口有一些黑色斑紋的鳥兒在灌木叢中活動。這是一只斑胸鉤嘴鹛,它的喙是彎曲的。這種鳥不喜歡在高大的喬木上活動,它們偏愛稍低矮的灌木叢。從圖鑒上看,它們的分布范圍非常廣,但普洱成了我與它初見的地方。小家伙離我大約十米遠,一直蹦蹦跳跳,如果它不發出那聲鳴叫,我是很難注意到它的。這里的原始森林很少有人進入,鳥類膽子非常小,幾乎不發出聲音,有一點動靜就藏得很隱蔽。所以在這里,你必須沉住氣才能有更多的發現。

對于喜歡觀察鳥的人來說,在新的地方見到從沒見過的鳥類是最興奮的事,而見到熟悉的鳥類,也像“他鄉遇故知”一樣親切。我邊觀察邊前行,走到路的盡頭時,天已經大亮。一路上遇到的鳥類大多數體型都非常小,比如紅頭長尾山雀、鷦鷯、紅嘴相思鳥等。

出了森林是一片濕地,被圍欄圍著,與木棧道隔開,那里面有一些長腿的家伙在走來走去,其中竟然有一只東方白鸛!東方白鸛是一種生活在東亞地區的候鳥,它們春夏季在中國東北地區繁殖,冬季遷徙到長江流域越冬,是一種瀕危動物。聽工作人員說這是一只遷徙路過受傷,被當地人救助的東方白鸛。如果此話屬實,說明東方白鸛最遠可以遷徙到云南地區來越冬。陪伴東方白鸛的是幾只白頭鹮鸛、白枕鶴和灰鶴,草叢的枯木上還停著小白鷺、牛背鷺和夜鷺。在鳥類的形態分類上,它們同屬于涉禽。涉禽明顯的特征是脖子長、腿長、喙長,這是為了適應生活環境——它們多生活在水中或者草灘。涉禽就喜歡吃小魚小蝦或者軟體動物。

從西雙版納到普洱,我逗留了約一周的時間,但這對于觀鳥而言其實是遠遠不夠的。據文獻記錄,僅僅在太陽河森林公園這片200多平方千米的森林里,就有100多種鳥類!普洱的氣候四季如春,這些鳥類大多數都是留鳥(不會隨季節遷徙)。

如果你也對鳥類這種美麗靈巧的生靈感興趣,那么你有機會可以來云南這片物種豐富的地區探索發現,一定會有更多的驚喜等待著你呢!

猜你喜歡
景洪市白鸛西雙版納
景洪市
走進“歐洲白鸛村”
景洪市土地覆被變化時空特征研究
西雙版納 一個與冬天背道而馳的地方
潑水咯
云南省景洪市疆鋒鐵礦疆鋒礦段地質特征
YUNNAN
西雙版納散記
德國白鸛村家家筑鳥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