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興起的“?!迸c“機”

2018-12-21 05:24新產經林潔如
新產經 2018年12期
關鍵詞:主播物流人工智能

◎文/《新產經》林潔如

人類不只需要發明新的想法和產品,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要說亮眼莫過于新華社與搜狗共同培育的全球首個中文AI虛擬主播,還有平安好醫生的人工智能產品“AI Doctor”。如果說,在去年的AI(人工智能)就已經嶄露頭角,那今年各種有AI加持的黑科技產品無疑是大放異彩。太多的黑科技,讓看客們未來感滿滿。熱鬧過后,網易的創始人丁磊兩句話發人深思,一是任何不重視互聯網的行業都有可能會被取代,二是零售以消費者需求為驅動,人工智能會有突破進展。

改變產業現狀

在聽了全球第一個“AI合成主播”的播報后,網友發現,除了嘴型有點對不上以外,這名男主播從聲音到表情,都做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據介紹,他號稱是全球首位,全仿真的虛擬主持人。不僅能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不停歇地提供服務。還能用無數個分身,同時在不同的現場播報各種資訊。網友們笑稱“現在就連新聞主播的飯碗都不保了?”

美通社全球內容授權與發布副總裁柯佳時稱,人工智能的出現,打破了原有新聞編輯室的秩序,搜索引擎、社交媒體、數字技術的發展以及移動設備的普及,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新聞分發格局。未來,物聯網將使一切可以接觸的事物,都可能成為媒介,成為新聞分發的渠道,傳統新聞機構需要不斷地跟上媒體趨勢的發展??录褧r表示,要借助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促進新聞發布模式的良性循環,首先要去傾聽、理解受眾,利用大數據去定位和驅動內容的生產分發策略,通過不同的媒介載體、內容形式獲得最大化傳播效果。

近日,美通社的母公司CISION發布的全球性媒體調查報告中顯示:人工智能(AI)將繼續改變媒體行業和全球新聞分發現狀。全球范圍內有34%的記者認為,不斷更新的社交媒體算法將很大程度上改變他們的工作方式,其次是“視頻制作技術”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

其實就目前來看,受人工智能影響較大的行業是物流行業。中研普華研究員劉恒輝向《新產經》表示,當前很多現代物流企業紛紛嘗試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物流環節,提高物流效率,較為典型的應用主要有:物流數據服務公司G7打造精細化智能管車系統,通過精細化的數據監控,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就比如,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開發出配送機器人菜鳥小G plus的設計載重是100公斤,最多可以搭載200件小包裹,相當于一個小件快遞員一天的配送量。充一次電可以行駛60公里,預計今年年底前實現充一次電行駛100公里。有相關介紹稱,未來小G plus將采用預約制送件方式。消費者可以通過app預約快遞送達時間,小G plus在出發前以及在到達指定地點后,會使用app推送消息以及發送短信等方式提醒消費者來取包裹。消費者也可以隨時更改地址,小G plus會重新規劃配送路徑。除了點對點送貨,小G plus也可以智能規劃配送路線,在與TMS(運輸管理系統)對接后,它會規劃最優配送路徑,將包裹及時高效地送到指定位置。還有京東也推出無人機、無人倉等,既改變了物流行業傳統的配送方式,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依照如今的人工智能發展速度來看,可能部分行業還要遭受新一輪的沖擊。劉恒輝表示,隨著平臺、算法、交互方式的不斷更新和突破,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主要以“AI+X”(為某一具體產業或行業)的形態得以呈現。在不遠的未來,智能客服(導購、導醫),智能醫療診斷、智能教師、智慧物流、智能金融系統等都有望廣泛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是機會也是挑戰

如今人工智能無論是在核心技術,還是典型應用上都已出現爆發式的進展。顯然國內的人口紅利儼然已經不是優勢,但在互聯網時代下,機器換人、技術和數據推動生產力的趨勢,能讓中小企業看到更大的機遇圖景。實際上,在AI開始滲透,甚至開始改變各個產業的現在,投身AI這一產業的中小企業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以富士康為首的制造業,也在今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了“智慧廠務能源管理系統”。如果中小企業想要在這波AI狂潮下轉危為機,需要具備超前的AI思維,要把AI跟產品結合起來,即平臺+數據+應用。運用AI思維模式,來改造任何一個流程的節點,才能給企業帶來生產力的提升,讓我們從產品進化到產業,來為產業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根據普華永道相關報告指出,未來幾十年AI將是企業、行業及經濟體最大的商機所在。到2030年,AI的進步將令全球GDP比現在最多增長14%,相當于為全球經濟額外貢獻15.7萬億美元。面對如此形勢,不少在校學生表示“壓力山大”,因為步入社會就要和24小時不眠不休的“機器人”競爭。同樣是在職職工也表示,人工智能如此發展,未來企業所需的人員也不會太多,那我們應該怎么生活?面對種種疑慮,人們不禁在想,AI是否會搶走人類的“飯碗”,成為名副其實的“終結者”?

劉恒輝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帶來更低成本、更高生產效率,部分工作崗位確實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也只存在部分崗位,只要是需要感性思考的工作職位,人工智能仍然無法取代。此外,人工智能的興起也將誕生大量的新興工作崗位,對于人類來說,仍然有很多工作崗位。

可以說沒有哪個行業可以簡單地采用人工智能來使數百萬人在一夜之間失業。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經歷一段時間的發展,而在這段時間里,組織和工作可以進行適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崗位人員,可以從事其他需要人際關系的工作。

知名歷史學家以色列教授尤瓦爾·赫拉利也指出,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無疑將為世界經濟提供新動能,但經濟上的開創精神必須搭配教育和心理方面的變革。想跟上2050年的世界,人類不只需要發明新的想法和產品,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人類勞動者也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能,改變自己的專業領域。他還指出,政府必然需要介入,一方面提供終身教育補貼,另一方面提供安全網,協助國民面對無法避免的過渡期。

猜你喜歡
主播物流人工智能
『人氣』主播
第一次做小主播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2019:人工智能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人工智能與就業
中國藍主播
我是小主播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數讀人工智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