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雙贏文化視角下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2018-12-27 02:03吳慮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關鍵詞:創新模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水平持續提高,教育事業也不斷擴展,社會及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高職院校是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主要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在新時期,高職院校也應當擺脫傳統落后的教育模式,與企業進行互利共贏,構建校企合作模式,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提供大量的優秀畢業生,也能夠拓寬畢業生的就業路徑。本文在此背景下簡要分析,基于雙人文化視角下校企合作模式探究,并提出具體的校企合作策略,希冀有效提高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延展與創新現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效緩解當前學生畢業就業難問題。

【關鍵詞】雙贏文化 職業教育 校企合作 創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018-02

引言

當前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發展,企業需要高技能、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有效提高,中小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由于市場經濟瞬息萬變,中小型企業在推動技術升級換代過程中,也逐步推動了與職業院校的深度合作。從而獲得符合市場多元化需求以及企業認可的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指的是學校與企業共同進行人才培養,在教育教學和生產經營等眾多方面進行資源共享與互動。通過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能夠滿足企業對于技能型與高素質人才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學校也能夠充分應用企業資源,創新人才培育模式,進一步優化實踐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很好的適應崗位需求,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校企合作模式下學校能夠有效改善現代化實訓條件,促使學生專業學習,符合產業多元需求,課程教學也能夠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能夠緊貼生產流程,人才培育規格和質量,能夠滿足社會及用人單位的標準要求,進一步打造校企互利共贏的新局面。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闡述,基于雙贏文化視角下校企合作模式:

一、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現狀

(一)分析校企合作內驅力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是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近幾年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拓展延伸,職業院校的數量也不斷增加,招生規模逐年擴張,所以職業院校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學校要想在教育事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就必須提高自身的辦學質量,與企業進行合作共享。特別是我國浙江滬與珠三角地區出現用工荒現象以后,體現出我國職業教育的薄弱之處,所以中小型企業會與高職院校主動尋求合作,也為企業發展儲備多元化人才。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誤區及具體表現

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進行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但是通常會出現一頭熱一頭冷的現象,部分學校為了提高人才培育質量,增強辦學競爭能力,積極有效的推進校企合作。但是企業在合作過程中,由于費時費力、收益有限,通常會表現出冷淡態度,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趨于表面。部分高職院校為了激發辦學積極性,提高競爭活力,大多采用二級管理模式,將辦學權力放給二級院校,但是導致學校與企業在合作過程中出現管理懶散,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行政約束。職業院校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形式過于單一,大多數是采用工學結合的模式,根據學生的實習就業階段,采用靈活多樣的人才培育模式,有階段性的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工作適應能力。但是此種人才培養模式難以持續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效果和質量,由于學校和企業間通常是為了合作而進行人才培養,企業會盲目應用,實習生當作企業的廉價勞動力,也難以提高人才培育質量和效率,嚴重違背了校企合作的發展初衷。

二、基于雙贏文化視角下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一)校企雙方共同建構領導協調委員會

學校與企業應當成立三方領導協調委員會,進一步統一辦學理念與創新機制,對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進行工學結合的統籌規劃和安排。為了確保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領導協調委員會必須獲得企業主管單位以及省市勞動部門、教育職能部門的支持與幫助,構建校企合作監督評估機制,對于校企合作雙方中的具體表現情況予以獎懲,同時政府也可以為企業提供合作補貼,對于不積極合作、不作為的企業應當予以懲罰,并且加強實時監控,確保校企合作質量。

(二)建立并健全勞動準入制

為了切實提高職業教育學生的相關技能與綜合素養,國家應當有效推行就業準入制和職業資格證書,對于勞動者進行資格認證。根據法律法規嚴格規范企業的用人行為,進一步加強企業職業教育和勞動就業的有效結合,相關人員必須持有職業資格證書才能夠被招錄,從而促進勞動者能夠全方位的接受職業教育或者是培訓。

(三)校企雙方共建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中心

為了充分發揮職業院校的技術研發提速優勢,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有效促進企業進行技術改革,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質量,滿足企業的結構轉型升級,所以職業院校應當積極配合企業的技術骨干進行產品研發,共建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中心。職業院校投入場地和開發團隊,而企業則根據技術骨干與生產經營情況展開利潤分配,通過雙方的有效協調,打造互利共贏的局面。

(四)加強職業院校和生產企業的內部評價

職業院校與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應當充分重視內部評價,由領導協調委員會展開綜合性評價,主要是考察合作過程中的領導與組織情況、合作成果與人才培養方案、項目與實訓室建設、畢業生的社會聲譽以及項目團隊成果轉化情況。通過考察企業技術團隊與人才儲備資源、新產品技術開發與企業形象等眾多方面,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能力,也能夠完善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緊密結合相關教育要求明確自身的具體行為,根據市場多元化發展需求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層次合作。

(五)做到走出去,請進來

要想提高人才培育質量,職業院校應當帶領學生體驗職業感受,切記不要盲目的投資購置設備,應當有效應用校企合作中的場地,展開實踐教學,構建校內實訓基地,與企業展開多元化的人才培育模式,加強基礎理論和技能但有效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實習能力,同時全方位的檢驗學生在校的學習成果,有助于學生在進入工作前提高適應能力,也能夠逐步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是學生具備面向一線生產的知識與技能,可以聘請企業中的頂尖技能人才到校舉辦講座,企業的高技能人才能夠根據一線的實際問題講解技術難題的解決方法與經驗,并且探討重大的技術問題與關鍵性工藝,舉辦專題講座,切實提高學生的實習經驗和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創新職業院校應當加強與企業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提高人才培育質量。高職院校應當正確認識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作用,通過構建校企雙贏的文化氛圍,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與育人能力,也能夠增強企業的,人才資源和生產水平。所以在新形勢下,職業院校應當與企業共建互贏局面,兩者制定出共同的人才培養方案,能夠滿足雙方的多元化需求,同時有助于促進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進步,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也能夠滿足企業多元化招聘需求,從而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敏,黃薇,龔鳴敏,鄧謙.民辦高校軟件工程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J].計算機教育,2015,23:34-37.

[2]王文發,武忠遠,侯業智.軟件工程專業“2+1+1”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5,10:25-28.

[3]王文發,許淳.基于雙贏背景下校企合作培養面向工程應用型軟件人才的探索與實踐——以延安大學為例[J].電子商務,2015,09:85-86.

作者簡介:

吳慮(1986.06-)男,漢族,江蘇鹽城人,本科,初級職稱,研究方向:高校繼續教育,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化。

猜你喜歡
創新模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
高職院校普通話測試管理的創新模式研究
關于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的探討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