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捕撈漁船管理問題探析

2018-12-27 02:03李昆澤王婧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關鍵詞:三無漁船

李昆澤 王婧

【摘要】圍繞“三無漁船”的問題,展開對南海捕撈漁船管理的探析。當前沿海最大的問題是民營漁船的管理問題,漁船管理的混亂影響沿海經濟開發區以及養殖區的穩定發展以及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現有的特色漁業管理法律體系解決漁船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缺乏具體有針對性的法律依據,解決相關問題需要建立健全法律依據,加強漁政執法提高漁民的法律意識,更好的保護漁業資源,還海洋一分安靜。

【關鍵詞】“三無”漁船 漁船管理 漁政執法

【基金項目】2016年度海南省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結項成果,項目名稱“三無漁船”非法渡運行為研究,項目編號20160224。項目負責人李昆澤,項目指導教師王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026-02

一、南海漁船問題的提出

南海是我國面積最為廣闊的海域,也是僅次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位居世界第三的陸緣海。在我國四大海域(渤海、黃海、南海、東海)中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豐富的水產資源,是世界淺水海洋生物高度集中的海域,也是商業性開發種類最多的海域之一。隨著國民經濟的逐漸增長,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對海產品的需求慢慢加大,漁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由此,漁船的數量也漸漸增加,帶動了一批漁民的就業和致富之路。但一些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三無漁船”的存在、魚量減少、違規捕魚等都對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對于南海捕撈漁船的管理迫在眉睫。

二、南海捕撈漁船的現狀

(一)漁船數量逐年增多

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對于漁業要求也逐漸增加,南海是我國漁產品的重要捕撈區,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們從事漁船捕撈并以此為生。2013 年南海區三?。?區) 共有海洋捕撈漁船81647艘,其中機動漁船78671 艘,非機動漁船2976艘。但他們大多是無船名號、無漁業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的“三無”漁業船舶。這種漁船對于國家、社會乃至個人都有著極大的危害。其危害包括在海上航行時,不遵守海上交通規則,導致海上交通事故發生幾率增高,事故發生后船主一般不會選擇承擔責任,而是棄船而逃,這就為調查處理工作增加了難度,賠償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為其他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威脅。還有就是“三無漁船”經常非法渡運一些危險品,流入我國境內也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另外漁船的增多為管理也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二)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得不到保障

我國第一產業所占總比重逐年減少,但漁業在第一產業中仍然保持不可動搖的地位。漁業資源是寶貴的可再生資源,魚類生物有其自身強大的繁殖能力,它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給人類以維持生命所需的食物并轉化成能量。但現如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河流的污染、人類的濫竽捕殺等人為破壞的情況,致使魚類產品質量下降,漁業資源逐漸減少,其繁殖能力不能夠超過人類破壞的速度,那么魚類資源將會遭到破壞,最終會導致其枯竭。對于海洋生物來說,資源衰退的原因很多,但主要還是以下幾個: 1.人類捕撈過度,并且海洋生物繁衍的速度小于人類捕撈的速度; 2.生態環境在人類生產生活下的日益改變; 3.海洋作業中產生的一系列污染日益嚴重; 4.全球變暖以及外來物種的增多等。從上可以看出漁業對我國來說至關重要,近幾年漁船的數量和捕撈逐漸增多,對海洋漁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其中包括我國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漁船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完善

我國《漁業法》中有許多與漁船管理直接相關的條文,如國家對捕撈業實行捕撈許可證制度;制造、更新改造、購置、進口的從事捕撈作業的船舶必須經漁業船舶檢驗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下水作業等。但我國目前還沒有直接以漁船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主要依據已經出臺了的法律規章,比如《漁業捕撈許可管理規定》、《漁業船舶登記辦法》、《老舊漁業船舶管理辦法》、《海洋捕撈漁船拆解操作規程》等,著力解決漁船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根據我國現有的特色漁業管理法律體系,應進一步修訂完善《漁業法》以及相關配套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完善現有的漁業法規,對漁業及漁船進行有效管理,可以明確有關漁船管理的內容,使漁船管理具有實際的法律保障。

三、漁船管理改進措施

(一)加強對“三無漁船”的排查和治理

加強漁政執法。繼續嚴厲打擊涉漁“三無”船舶,深入開展違規漁具清理整治;進一步加強對漁民的培訓與教育工作,使漁民有合法的經濟來源;加強漁民的安全意識以及法律教育,并積極引導他們轉變從事其他行業。漁政部門還應與公安、司法、法院等部門研究建立明確的機制與聯系,出現嚴重違法案件, 追究違法者的刑事責任。

(二)建立嚴格的休漁期制度

全面提升漁業管理水平的關鍵是加強對漁船的深化管理,建立健全的漁業資源產權管理制度、限額捕撈管理制度,漁船、漁具、漁法審查許可制度,保護區和禁漁區、禁漁期制度等。從而保護海洋內部生態系統的穩定和連續以及更加適應生態的平衡,既可以維持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又可以保護生態系統的平穩不受到損害,使得人類漁業活動干擾生物資源的繁殖、生長和生態環境的恢復的情況不再發生。

(三)完善《漁業法》及相關配套法規關于漁船管理方面的內容

根據農業部《“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加強漁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撈強度的通知》,未來還將加快漁船管理的立法進程,推動《漁業法》修訂及相關配套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抓緊修訂完善《漁業捕撈許可管理規定》,做到漁船管理法律、法規及規章更加完善和相互銜接。同時,我國還將制定漁船管理各環節的操作細則,出臺更有針對性、易操作的政策、標準和措施?!稘O業法》的修訂內容應包括擴大漁船管轄的水域范圍,鼓勵實施減船轉產,加強對漁具漁法的管理等。這些都將強化漁船管理的法律保障。

農業部漁業局局長李健華曾指導過:當今社會人們在考慮漁業管理問題時, 應該逐漸意識到漁船不僅僅是捕撈活動的主要載體,還是極其重要的工具,漁船管理是漁業管理的關鍵、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漁業局對漁業管理工作要時刻保持緊迫感,切不可以松動,更不可以放任自如,需要予以正確對待,探究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漁船管理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要求我們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正視如今存在的困難,完善漁船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用高效率的執法管理為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鄭彤,唐議.我國南海區海洋捕撈漁船現狀分析[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6-7.

[2]胡學東.我國漁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J].中國漁業經濟,2008-5.

[3]張祝利,鄭熠,王君.我國漁船作業過程事故分析與措施建議[J].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2-3.

作者簡介:

李昆澤(1995.2-),女,漢族,遼寧調兵山人,本科,研究方向:海商法。

王婧(1982.12-),女,滿族,遼寧北鎮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法學理論、海商法。

猜你喜歡
三無漁船
漁船
千舟競發
漁船驚魂
人文護理對“三無”精神病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
從“三無”到“四有”
漁船動力余熱制冷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