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2018-12-27 02:03唐宗隆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實踐

唐宗隆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發展,新課改的基礎性、開放性、民主性、個性化等原則深入人心,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的教學重點更多地轉移到了學生身上,開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力求幫助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才,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成為新時代新青年。

【關鍵詞】初中 道德與法治 實踐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052-01

初中生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人生觀與價值觀還未完全建立,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健全人格,走上正確的道路。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學生初中階段學習的基礎學科,對于培養學生道德觀、法治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人生觀念與價值觀念,因此,教師要重視這一學科的教學,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接下來,本文就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有效教學展開實踐與研究。

一、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情感

情境教學是教師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為教師教學保駕護航。情境教學是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下感受所學內容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是符合新課改標準的,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學習內容。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時,存在使用情境不恰當、情境與所學內容不契合等現象,影響了情境教學發揮作用,也不利于學生情感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時,要立足學生的情感,為學生挑選適宜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烘托下,掌握所學內容的真諦。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網上交友新時空》這部分內容時,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網絡的先進性,網絡對人們生活的改變及人們應用網絡時的便捷與弊端,以此讓學生意識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知道了網絡改變了我們生活的速度、節奏、方式,給大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直觀了解到網絡是危險的,網絡上隨時有陷阱,到處有誘惑,一不小心,就會被網絡攻陷。帶著這樣的認知,我引導學生要自覺規范自己的網絡行為,遵守法律法規。這樣,我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從課件中獲取了網絡在現實應用的相關事實,加強了學生對網絡的意識,培養了學生合理使用網絡的學習情感。

二、合作教學——加強學生學習溝通

合作教學是通過將學生與學生聯系起來,組織學生共同合作來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共同合作中發現團隊的力量,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教師采用合作教學能夠使教學發揮1+1>2的效果,引導學生相信自己,相信同學,在合作中加強學生的知識交流,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從各個角度思考學習內容。但是,有的教師在應用合作教學時,并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放手,而是繁衍了事,不肯將過多的時間分給學生,學生雖然與同學進行了合作,最終卻在教師的干涉下不了了之,合作教學流于形式。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時,要立足學生的溝通交流,促進學生與人合作。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這部分內容時,我將學生按照就近原則分組,讓學生討論誰是國家的主人,又擁有哪些權利?學生分組后,由于組員都是相熟的同學,學生很快就進入到討論中,分享了我國的國家性質及公民的權利,在我的指導下,知道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理解了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這樣,通過合作教學,學生降低了對學科的抵觸性,與同學之間的聯系也得到了加強。

三、體驗教學——促進學生學習參與

體驗教學是將學生視作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讓學生在親自實踐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自主進入學習狀態。教師采用體驗教學是對學生信任的體現,希望通過體驗教學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意義,并能發現自身學習的優缺點,進而及時彌補不足,發揚優點。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時,忽視了學生的參與意義,沒有將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人翁,而是為了節省教學時間,砍掉了學生實踐的環節,導致學生缺乏充足的實踐訓練。因此,教師采用體驗教學時,一定要多一點耐心與細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盡早融入課堂。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社會生活講道德》這部分內容時,我組織學生講一講在社會中講道德的必要性即不講道德有哪些危害。學生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了自己看到的講道德的感人事跡及不講道德帶來的麻煩的事情,通過分享分析這些故事,學生對道德感有了一定的認識,紛紛表示要做一個懂禮貌、講道德的人。這樣,我通過體驗教學,使學生意識到了道德的重量,增加了學生的參與自信心。

總之,新課改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學生為本,維護學生的學習權益,幫助學生從繁雜的學習任務中釋放出來,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道德與法治的道路上獲取一路芬芳。

參考文獻:

[1]劉德東.試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114+162.

[2]盧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02):44-45.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初中實踐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