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時代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網絡英語學習模式

2018-12-27 02:03楊克力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關鍵詞:網絡學習少數民族學生大學英語

【摘要】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教育的模式也日漸成熟。新疆醫科大學將大學英語學習與互聯網使用緊密結合起來,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彌補師資不足的困境。本文淺析目前少數民族學生網絡英語學習現狀,并就出現的問題和應對策略進行簡要闡述。以期對后續課題研究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少數民族學生 大學英語 網絡學習

【基金項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英語移動學習研究,項目編號:18YJC

740155。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105-02

一、研究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及互聯網,互聯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中國互聯網產業正在飛速發展。2016年,網民和移動網民分別達到7.3億人和7億人,其中,移動網民在網民總數中的比例已經高達95.1%。

大學生群體總是活躍在科技最前沿,而隨著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不斷提高,家庭收入逐年增加,大學生在科技產品上的投入也逐漸增多。根據問卷調查顯示,我校少數民族大學生人均智能手機擁有量已經達到1.15部。大學生的互聯網操作和使用技術也逐步提高,很多最新的軟件,都是由他們最先分享給老師。

大學英語學習也與時俱進,依托多媒體和互聯網的英語自主學習教學平臺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網絡學習模式正在逐漸取代傳統黑板加粉筆的課堂教學模式。

邊疆地區大學英語教育師生比例不平衡問題,也成為提高網絡英語學習利用率的重要原因。

基于以上四點背景,筆者及團隊認為,在新時代,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大學英語教育急需提高網絡教學模式,增加科技投入,利用新技術促進英語教育。

二、網絡學習的現狀

1.教材配套網絡平臺

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領域存在的所有教材大多都配有各自的網絡學習資源平臺,例如《新理念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平臺》、《Unipus智慧校園學習平臺》以及各出版社配套的“網絡課程中心”。

2.校園網課程中心

各高校都有自己的課程中心或學習論壇。以新疆醫科大學為例,校級課程中心內有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在圖書館、自主學習機房、甚至通過手機登陸均可下載到各類英語學習精選資料。

3.英語學習App

如今大學生學習、生活都離不開手機。各類熱門英語學習App也是眾多學生手機上的必備軟件,如“英語趣配音”、“有道詞典”、“百詞斬”,以及星火、滬江等熱門英語學習App。這些軟件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在背誦單詞、增加閱讀、練習口語、提高聽力能力等方面都起到很大輔助作用。

4.英文原聲影視及歌曲

如今大學生對英美劇和英文歌曲的熱情比以往更高,主要還是因為手機及互聯網的普及,才使得熱門劇集的推廣速度更快。以新疆醫科大學的學生為例,問卷調查顯示,少數民族學生中,喜歡看英美劇的學生比例高達62%,只有9%的學生從未看過英美??;而喜歡英文歌曲的學生比例則高達98%,幾乎每位學生都有幾首最鐘愛的英文歌曲。

三、網絡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上文中網絡學習現狀可以看出,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網絡英語學習的熱情頗高,對這種新型學習模式的主觀接受度也非常高,也非常積極想要通過高科技途徑來提高英語綜合能力。但是根據目前情況,筆者及團隊發現這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網絡學習過程監管不足

無論是校園網學習平臺還是個人英語學習軟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缺乏足夠的監管。學習進度難以保證,學習效果自然不會明顯。有的學生比較積極,也有清晰的自我安排表,能夠有效完成學校規定的網絡自學內容,并且能夠積極主動進行超額的其他軟件輔助學習;而有些學生總是會因為一些其他事務,耽誤學習進程,久而久之,學習進度就會落下很多,不能發揮到網絡學習應有的效果。

2.網絡資源有效度不一

網絡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多而雜”也成為網絡資源的一大特點。邊疆地區少數民族英語學習者的英語水平層次不齊,如何從多如牛毛的網絡資源中找到適合學生個體水平的有效資源,并且加以利用,則成為一個重大難題。幾十年前的英語學習只需要一本書,而現在的英語學習者面對的是知識的海洋,如何從這片海洋中找到適合自己能力的區域,并且加以磨煉,是個大問題。很多學習者雖然花費大量時間在網絡上進行學習,卻最終發現收效甚微,正是因為網絡資源對個體學生而言,有效度不一,對有些學生有用的資源,對其他學生來說,未必適合。因此,如何從眾多網絡資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快速有效提高英語水平,是當前少數民族大學生亟待解決的問題。

3.網絡學習效果缺乏考核

大學生的網絡英語學習大多是在課外進行,投入時間不同,學習效果不同,最后也缺少一個考核環節。校級的網絡自主學習課一般以是否按規定完成相應單元數為標準,計入期末總成績的一部分,但具體網絡學習則沒有專門的考核;而課外的網絡學習App則只是一種業余愛好,并未有清晰的考核標準和結果。

4.學校和教師缺乏投入

網絡學習如果占用課堂教學時間,就會失去其自主學習的意義。而在課堂教學時間以外,學校是否能提供足夠的網絡機房及網絡環境以供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網絡學習,則是留給校方的問題。另外,在教師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精力進行培訓。大多數教師都是接受傳統教育出身,對待網絡學習模式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邊疆地區高校教師接觸新科技、新方法的機會本就很少,學校應加強教師去先進地區培訓力度;而教師本身主觀上也亟待改變,能夠充分認識網絡學習重要性和網絡學習新模式,積極主動探索,并且集體討論,及時總結問題和對策。

四、網絡學習對策

根據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網絡英語學習現狀存在的這幾個問題,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應對。

1.明確目標及任務

在新生入校第一課時,教師團隊就應給學生列出清晰的目標及任務。除了傳統課堂任務,還有哪些網絡學習任務需要每個學期分別完成,學習進程如何監控,期末如何量化考核。學習內容應該分為三級:一般難度內容、中等難度內容、較高難度內容。在這三級內容中規定好,哪些內容必須完成,哪些內容按比例完成。加大網絡學習在學習考核中的比重,敦促學生自主進行學習。

2.學習資源篩選

教師集思廣益,選擇最優秀的英語學習資源,上傳到校園網上的英語學習平臺,分門別類,按層次、內容、目的等不同類別歸類好,以減少學生大海撈針式的在網絡海洋中到處搜集所需內容,既影響學習效率,又浪費時間,耽誤專業課程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團隊保持理念一直、同心共力,還要甘于付出。

3.學校大力支持

隨著科技的發展,學校對網絡資源的投入應該加大,倡導智慧校園,數字校園,保證校園網絡全覆蓋,上網快捷;機房能夠保證周末節假日有人值班,學生隨時去都能有電腦使用。加大對教師的網絡培訓機會,要讓邊疆地區的大學英語教師始終站在互聯網+教育的最前沿。

五、結論

通過網絡學習的方式來輔助大學英語教學必將成為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既能縮短與內地高校的信息獲取差距,又能解決當地師生比例失調的困境。當然,路漫漫其修遠兮,邊疆地區網絡英語學習的道路還處在摸索階段,軟件硬件都需要慢慢磨合,未來肯定還會遇到更多問題,但是我們也會不斷探索出更好的對策,努力使少數民族學生網絡英語學習的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楊克力.“互聯網+”背景下的新“三位一體”式大學英語學習——以新疆醫科大學為例[J]. 求知導刊 2017

[2]趙雪峰.網絡環境下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管理探討[J]. 校園英語 2018

作者簡介:

楊克力(1980.12-),回族,男,新疆烏魯木齊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

猜你喜歡
網絡學習少數民族學生大學英語
網絡學習行為背景下的慕課教學策略研究
培養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嘗試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