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語文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2018-12-27 02:03向明星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摘要】隨著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語文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之間的有效聯系,為此,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實踐,對其進行了幾點具體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 語文教學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H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036-01

引言

在高職院校開展語文教學過程,要重視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作為相關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從而進一步保證語文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具體分析如下。

一、高職語文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的關系

1.體現語文教學的目標

語言是每一個社會個體進行交流最為基本的工具之一,因此不論哪一個階段的學習,語文都是最為重要的組成環節之一。在高職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將直接決定其語文的學習狀態,同樣語文的學習水平也會直接反饋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而兩者之間的融合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能力。因此,學好語文能夠有效為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幫助學生進行專業的學習

區別于高等學校的教育過程,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的學習和綜合素質。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從各個角度、各個方向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真正做到融會貫通,更好正向推動學生提升自己的專業學習情況。語文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只有學好了語文才能更好理解其他學科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同時語文也因為其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能夠更好激發廣大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使其更為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習之中[1]。

二、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具體路徑

1.準確定位,明確方向

眾所周知,高職階段的學生相較于高等院校,其學習能力偏弱、綜合能力較差是現實情況,同時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也相對較低,自然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會遭遇諸多的困難與疑惑。目前我國高職學校往往只注重學生專業課程的教學以及對個人素質的提升,因此語文課程的空間被壓縮,甚至部分學校還會將語文課程納入“副課”的行列之中,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

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態和不足,就必須在高職學校范圍內進行語文課程的改革,以求更好契合目前高職教學的需求。首先,語文課程應當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確保學生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其次,語文課程應當教學生一定的交際能力,使其規范、得體地使用語言與他人交流。再次,在目前互聯網信息科技如此發達的形勢之下,盡管學生使用互聯網的頻率極高,但往往缺乏正確的意識與方法,導致沒有最大程度上挖掘互聯網的價值,而語文課程就必須培養學生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最后,要利用語文課程,加強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欣賞能力,幫助其學會明鑒是非,對待問題的時候能夠加以系統性的分析[2]。

2.依據專業特點,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職業能力

高職學校的語文教學不應當是單一化的,而是需要始終圍繞學生的專業課程所服務,力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為后續學生投身到社會崗位之中所夯實基礎,為社會輸出綜合性人才。

語文最大的價值與影響力在于,其不僅僅是現階段學生展開專業學習有力的工具,直至學生走向社會踏入工作,語文也會起到決定性的關鍵作用。但部分學生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思想上、態度上沒有重視語文的學習,這與教師教學過于單一也有一定的聯系。所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兼顧學生的專業教育,切實分析好不同專業、不同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在潛移默化間將語文學習與專業學習有機相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對其專業知識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也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更為積極主動地態勢投身到專業學習中去[3]。

3.創新教學內容,建立職業語文課程體系

為了更好將學生的專業知識融入語文課程的學習之中,教師必須做好創新教學內容的工作??删唧w將語文學習分為以下三個模塊,即基礎能力板塊、職業能力板塊、拓展能力板塊。所謂的基礎能力版塊,是培養學生基礎的讀寫能力,從而學會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在未來踏入社會崗位的時候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職業能力板塊,鑒于高職學校教育的特殊性,教師可多加采用模擬情景的手段開展語文教學,通過還原真實的工作崗位場景,有效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創新思維以及綜合能力;拓展能力板塊強調人文素養的培養,主要通過故事再現、優秀人物學習活動等方式,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存儲量,提高其品德修養。同時,情景化的教學也能切實提升學生的交往能力與團隊意識,從而更好為其踏入社會崗位所夯實基礎。此外,教師還要融入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知識水平。

4.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改變語文教學方式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摒棄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充分依據市場上的需求以及專業崗位的能力規劃,在潛移默化間提升學生的綜合知識能力水平,使得語文教學的價值與作用不斷提升。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的趣味性。例如,使用問題探究法的方式展開教學。經由教師提出與學生專業有關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分析與探究教材上的知識點,提升學生的思維敏捷度。又如,可使用項目驅動法展開教學。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并提出統一的課題,讓學生自己設計流程、探索答案,在加強專業知識的教學同時,又能有效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

結束語

總之,為了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水平,同時也為了不斷加強學生職業能力,需要教師積極構建科學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兩者之間的有效融合,從而進一步培養更多具有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宋虎.高職院校語文教育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及策略[J].教育觀察,2018(14):126-127.

[2]劉曉斌.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06):49-50.

[3]米娜.利用高職語文課程教學培養職業核心能力[J].文學教育(下),2017(11):55.

作者簡介:

向明星(1976.12-),女,土家族,貴州沿河人,本科學歷,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從事語文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