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傳統 立素養 培情趣 探知識

2018-12-27 02:03張建彬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關鍵詞:二十四節氣中學地理滲透

張建彬

【摘要】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的的農事補充歷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歌和諺語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將二十四節氣滲透到高中地理教學中去,可以弘揚傳統文化,增加地理教學的文化品質和趣味性。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掘二十四節氣蘊含的教育價值,將其巧妙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以提高地理教學的層次。

【關鍵詞】二十四節氣 中學地理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155-02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耕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古人安排農事的重要參考依據。從二十四節氣以及時間順序排列的與每個節氣相對應的物候景觀上,我們可以看出自然因素對環境變化的響應。如今,二十四節氣雖然仍在使用,但是它已經呈現出淡化的趨勢。中學地理教研歷來對二十四節氣都非常關注,將二十四節氣融入地理教學中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將二十四節氣滲透其中呢?本文對此作出了研究和回答。

一、將二十四節氣與地理知識教學融合起來

高中地理知識點眾多,知識體系復雜,許多知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也具有一定的難度。不過,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地理與人類同是地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連。許多高中地理知識如太陽高度角、季風等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也為地理生活化教學、開放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二十四節氣及其所包含的自然現象,是勞動人民對生活觀察和總結的產物。許多自然現象都是可聽、可視、可感的。在地理教學尤其是地理知識和現象教學中,我們可以將二十四節氣滲透其中,使學生理解地理與生活、節氣的關系。如在高中地理《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和晝夜交替》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太陽直射點的動畫視頻,讓大家通過視頻了解從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陽直射點是如何變化的。然后,讓學生用描點法繪制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曲線,同時用多媒體播放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弊尨蠹腋鶕柙~推算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在繪制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圖的同時,找出二十四節氣所對應的時間點,并且將二十四節氣時間繪制到圖中。這樣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聯系起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例1】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文明的結晶。讀我國二十四節氣時地球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示意圖(相鄰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大約為15天),回答: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稱為“冬至一陽生”。從地球運動的規律來看,這是因為冬至日( )

A. 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陰陽平衡

B. 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此后太陽直射點向北運動,白晝逐漸增長,陽氣回升

C.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陽氣最盛

D.太陽高度角最大,得到太陽輻射最多,陽氣最盛

二、運用二十四節氣進行地理審美教育

美育與德育、智育一樣,都是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學科教學中注入美的情感,滲透審美教育,使學生在接受知識教育,形成理性情感的同時,接受美的熏陶,感受學科的內在美,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地理學科雖然比一般學科更加理性,但是地理與美育的關系同樣是非常密切。那種一味追求理性、以說理為主的教學模式,只能使地理教學變得枯燥無趣。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審美教育,將美的情感注入到教學中去,將那些能反映地理事物、地理現象的內在美、形式美的素材都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生動傳神,具有漢語的語言美,二十四節氣歌朗朗上口,反映了古人獨特思維方式的結構美,將之用到地理課堂教學中去,可以增加課堂的內涵。教師在發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創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動態美的同時,可以將二十四節氣融入進去,在潛移默化中啟迪和教育學生。

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舉例時會說到艷壓五岳的黃山,可能還會圍繞黃山講述一些與此有關的考題,如:黃山著名風景有“猴子觀?!?、云霧,觀賞者若要想看到“猴子觀?!钡钠媸煨?,對觀賞者的要求是:_____。地貌的酷似造型構成了_____美,風聲悅耳、鳥語蟲鳴構成了_____美。談到地理之美,教師可以進一步豐富美育教學內容,將二十四節氣歌當做一個完整的理論,從描述和圖示這兩方面講述其美感,講述先人對自然現象進行規律性總結時所持的美學態度,講述中華傳統文化的精妙之處。這樣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可以使學生獲得較好的審美體驗。

三、在學生興趣發掘中將二十四節氣滲透進去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高中地理在知識深度與廣度方面有一定的標準,學生的知識深度與高中地理教學知識深度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地理學習中去,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本著地理新課改“以人為本”的理念,利用多元化教學手法發掘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十四節氣不僅是對自然運動和變化規律的概括,由其衍生出來的風俗民情、傳統文化至今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興趣發掘和培養中,將其融入其中,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小雪時節,學校的綠化工人經常會給喬木刷上石灰水以防止樹木凍死,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現象,將其用到課堂教學中:

【例2】五十年前,指導東北農業生產的諺語是“立夏到小滿,種啥都不晚,”現在卻是“谷雨到立夏,種啥都不怕”,這一變化反映了( )

A.作物品種改良 B.當地氣候變暖

C.農業耕作技術提高 D.當地降水增加

從以上例題可以看出教師將二十四節氣諺語與生活現象、抽象規律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聯系二十四節氣去解決現實問題,以營造趣味教學情境,發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行知識遷移。

綜上所述,二十四節氣是我國歷史文化的代表,將其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去,對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重新認識二十四節氣的教學價值,并將之巧妙融入到教學中去,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時效性,強化地理的育人效能。

參考文獻:

[1]王艷杰. 傳統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滲透——以“地球運動與二十四節氣融合”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22):50-51.

[2]丁繼昭,夏嬋嬋. 重新發現二十四節氣,關注地理審美情趣培養[J].地理教學,2017(06):16-19+15.

[3]鐵鴻福.趣談“二十四節氣”諺語中的地理知識[J].考試周刊,2018(06):137.

[4]尹其超.二十四節氣與中學地理校本課程實踐[J].地理教學,2011(14):51-53.

猜你喜歡
二十四節氣中學地理滲透
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對中學地理課程改革的幾點認識
提高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探究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