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課堂導入法

2018-12-27 10:25范立穎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8年18期
關鍵詞:導入數學課堂

范立穎

【摘要】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課之計在于導;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們一定要給一節課開一個好頭,面對一節新課,每個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過去的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把握好現在.教師導入新課的方法標新立異而又不失自然,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關鍵詞】數學;課堂;導入

俄國文學家高爾基曾在《我的創作經驗》中說過:“最難是開始,就像第一句話,如同音樂上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平常卻又得花好長時間去找尋.”課堂導入在教學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若在教學伊始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便積極踴躍地參加教學活動;若學生開始便對該節課感到枯燥乏味,學生也不會樂于參與教學活動;因此,導入或多或少決定著教學質量.由于數學各個章節的知識點特征本身的局限性,不同知識內容的教學目標重難點不同,因此,教師要選擇的導入方法也各有千秋.

一、開門見山數學課堂導入法

教師在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情直接向學生闡明學習目標和主要教學內容,這是數學課堂經常使用的導入教學手段,該課堂導入方法適用于難度系數不大且無法與舊知識建立聯系時的教學內容.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能夠有效地節省教學時間.能夠更好地明確教學目標.

例如,在講“三垂線定理”先把定理內容羅列給學生,讓學生獨立帶著問題思考并給出定理條件和結論.教師直接拋出所學的問題,能夠使學生清晰明了的掌握所學的內容是什么,能夠有效地節省時間.而且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數學史課堂導入法

數學故事是具有趣味性的導入法.數學史能夠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出該節的知識點與所講故事的密切聯系,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使學生有很強的代入感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講解“勾股定理”時,首先可以由2002年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徽標“趙爽的弦圖”引入,給出《周髀算經》中關于勾股定理的記載,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之后向學生拋出中國古代的證明思路,及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根據赴宴時地上的瓷磚,發現這個定理的經過,并且給出《幾何原本》中的證明,激起學生對數學家的崇拜感.

三、啟發式數學課堂導入法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問題,學生不能應用已有知識水平解決該問題,使學生認識到要解決該問題必須要用到新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自主求索的好習慣.要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主往前行;要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尋求答案;要給學生一個沖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去選擇;要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造,即教師給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求索.“學而時習之”,我們必須善于學習,我們要在學習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長,在成長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發展.

例如,在“正弦定理”的教學中,要說明P點的坐標(rcosα,rsinα).直接從三角函數的定義證明入手,很容易得出結論,由于三角函數屬于抽象概念無法直接感受,從而不是很容易理解.若教師從特殊角、端點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問題,這樣既能啟發學生思維,又能從特殊到一般,是學生由淺至深獲得知識.

四、通過相似知識點,類比移植課堂導入法

它是通過與其他相似的知識點類比和借用其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來解決本節內容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加深對原有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運用原有的思維方式更快的理解新知識.并且能夠辨別與相似知識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體系.

例如,“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師可以用線線平行的知識和定義作為導入,分析兩者的異同之處,使學生通過學習以前的舊知識,并且與新知識內容聯結起來.在進行引入的過程中,教師要從不同方面進行比較,使學生能很好理解該節的重難點.教師在選擇類比移植的課堂導入時選用的知識點要貼切,能使學生對新知識更好的記憶和理解

五、演示教具導入法

一些無法直觀理解的知識,運用教具便能轉化學生樂于接受的知識,而且還能降低知識的抽象程度,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使學生直觀感受獲得知識的過程.

例如,在講“立體圖形的展開圖”上課前讓學生準備一些立體圖形,如,長方體、圓錐體、圓柱體等能夠培養學生積極動手能力,積極的課堂參與是一首將優美的進行曲,時時鼓舞著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精神.

六、運用其他學科知識或實際生活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不一定必須使用本學科的相關資料,也可巧妙地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導入,能使學生認識到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學科之間的配合和學段之間的銜接得到了加強.也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存在密切的聯系.數學與生活相互聯系并非相互獨立毫無關系的.克服碎片化及彼此間的脫節現象.

課堂導入既要考慮到學生已有的文化水平,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改變以往只注重知識的傳輸、技能的掌握,在課堂引人注意凸顯思想性、時代性、滲透中華傳統文化且準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課堂導入不能局限于死板古老的案例,有時生活中偶然發生的事情可能才是合適的案例,這就要求教師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事.

【參考文獻】

[1]汪家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導入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8):25-28.

[2]王文萍.淺談數學教學中的新課導入[J].科技創新導報,2011(4):169.

猜你喜歡
導入數學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新課改下構建高效課堂的研究
聯系式教學法在歷史與社會課教學中的運用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