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栽培技術

2018-12-27 03:49王惠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21期
關鍵詞:結薯底肥塊莖

王惠

馬鈴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2015年,我國啟動了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動了馬鈴薯的產業化發展。馬鈴薯在湟中縣栽培歷史悠久,科學栽培,合理管理,提高產量和質量,對促進全縣馬鈴薯產業的長效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生長環境

馬鈴薯喜低溫、性喜冷涼,喜光,根系發達,適應性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十分嚴格,最適宜在耕層深厚,土質疏松,養分充足,光照適宜,涼爽濕潤,微酸性的土壤環境生長,土壤偏堿性易發生瘡痂病。適宜莖葉生長的溫度為15℃~25℃,溫度高于39℃停止生長。適宜塊莖生長的溫度為16℃~18℃,地溫高于25℃時生長停止。

2栽培技術

2.1精細整地。精細整地十分重要,深耕深翻,適當曬田,既能疏松土壤,又可以提高其透氣性,增強土壤的活性,對種子萌芽和根系的生長發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翻耕深度30cm。耙平耕細,無大土塊,作畦備壟。壟距為50~60cm開溝,溝深10cm,溝內施底肥,底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3000kg,土豆專用肥45~50kg。底肥不可直接接觸到種薯塊。每年做好種植計劃,與小麥、谷子、玉米等作物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既能有效預防多種病蟲害,又可減少土壤養分失調,使土壤環境能夠得到修整。

2.2選種備種。選擇適宜湟中縣的優良抗病品種,如青薯2號、青薯9號等。精選種薯,剔除病爛與退化種薯。播前2~3天進行切塊備種。切塊前將刀具案板殺菌消毒,可用75%的酒精、0.5%高錳酸鉀等。將切好的種薯塊進行拌種,可用多菌靈或草木灰拌種,拌種時要均勻徹底。

2.3適時播種。當土壤溫度保持在8℃左右即可播種。根據品種控制好間距,早熟品種株距宜在20cm,中熟品種株距宜在25cm。均勻下種,播種后覆土輕壓,覆土厚度6~8cm。畝保苗3200~3400株左右,畝播量150kg。

3田間管理

3.1苗期管理。播種后要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查苗補苗,保證全苗壯苗。及時間苗定苗,除去弱苗,中耕培土除草。出苗至現蕾期,首次中耕。中耕深度要適宜,避免傷根。10天后第二次中耕?,F蕾初期第三中耕,要注意避免傷到匍匐莖。

3.2結薯期管理。此期是植株生長旺盛階段,也是決定產量和質量的關鍵期。及時有效地田間管理,對提高產量作用顯著。合理整枝、摘心、打杈,摘除過多花蕾,節約養分,促進結薯。結薯期需水量大,結薯初期和盛期,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70%~80%,結薯末期為60%。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水宜小澆勤澆,不可大水漫灌。雨后或連日陰雨,及時排水排澇,降低田間相對濕度。

3.3追肥管理。在苗期、蕾期及初花期要及時追肥。尤其是土壤地力較差,底肥不足情況下,要早施追肥,以確保充足的養分來滿足植株生長需要。全苗出齊后,結合中耕首次追肥,可畝施腐熟有機肥700~800kg,土壤缺鉀可適當增施硫酸鉀或草木灰?,F蕾期進行第二次追肥。此時塊莖開始膨大,養分需求量快速增加,是需肥最多的階段,可畝施土豆專用肥5~15kg。一般苗期及蕾期追施氮肥及磷肥,現蕾期至初花期追施磷、鉀肥。開花后一般不再追肥,尤其是不能再施氮肥,防止莖葉徒長,影響塊莖膨大,造成減產。初花期,為避免因根系衰老,吸收能力下降所引起脫肥早衰,可用0.5%~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葉面肥,能促進塊莖成熟。

4防治病蟲害

危害馬鈴薯的病蟲害較多,對各種病蟲要的防治宜早不宜晚。

主要病害有晚疫病、病毒病、青枯病、黑脛病、環腐病等,主要蟲害有蠐螬、二十八星瓢蟲、蚜蟲等。

4.1晚疫病。晚疫病主要危害莖葉、塊莖,具有流行性強、傳播迅速、危害大等發病特點。溫暖,多雨,多霧,多露,潮濕條件下易發病流行。生產中,要合理輪茬倒作,選用無病種薯,合理密植,提高田間通風通氣能力。及時排水排澇,降低田間濕度??茖W管控水分及肥料,促進植株良好生長、塊莖膨大??捎?0%甲霜銅700~8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噴霧防治。

4.2病毒病。病毒病主要危害葉片、葉脈、葉柄、莖,一般年份可造成20%左右的減產,嚴重時減產幅度高達80%,蚜蟲是傳播病毒病的重要媒介。疏于管理,高溫干旱,缺肥缺水,長勢弱化,蚜蟲數量多等條件易發病害。選用優良抗病品種,使用脫毒種薯,科學輪作,加強管理,適時適量澆水施肥,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壯株。蚜蟲發生初期,及時防治蟲害??捎?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4.3蠐螬。蠐螬是危害馬鈴薯的主要蟲害之一,主要危害種子和幼苗。害蟲咬食種子或幼苗嫩莖,使種子無法發芽、嫩莖死亡。加強管理,及時除草,施加有機肥要徹底腐熟腐透。保護害蟲天敵,如金龜子、黑土蜂等。人工撲殺及燈光誘殺。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加20kg細土,撒在溝內。

4.4二十八星瓢蟲。二十八星瓢蟲主要危害嫩苗葉片,影響葉片光合作用,阻礙植株生長發育,嚴重時可造成全株死亡。充分利用成蟲所具有的假死性特點進行捕殺。成蟲產卵期及時摘除卵塊。幼蟲分散前,及時用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等防治。

5適時收獲

當田間多數莖葉發黃枯萎,塊莖成熟,即可采收。采收過早,影響產量;采收過晚,易增加病蟲害的發生。宜在晴好天氣采收,收獲時避免損傷薯皮,在田間晾曬1天,避免烈日暴曬,然后貯存。

(作者單位:811600 青海省湟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猜你喜歡
結薯底肥塊莖
椰糠與草炭配比生產馬鈴薯原原種的綜合技術分析
短期窖藏下馬鈴薯塊莖品質指標的變化趨勢
淺談玉米種植中底肥施用技術
馬鈴薯不同基因型試管薯形成能力比較及遺傳位點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對馬鈴薯組培苗生長的影響
葉面調控對馬鈴薯新品種微型薯結薯的影響
錦州市松山新區玉米施肥配方遴選初報
塊根塊莖類植物細胞懸浮培養技術與應用
白及須根與塊莖的多糖成分比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塊莖形成規律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