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傳承現狀研究

2018-12-29 09:28李葉曄
藝術評鑒 2018年16期
關鍵詞:木偶戲

李葉曄

摘要:傳承和發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的重要手段,在創新的基礎上進行傳承和發展是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得以永葆活力成為歷史長河中比較古老的藝術之一。本文對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的傳承現狀進行研究,分析木偶戲的淵源,介紹木偶戲的發展歷程,進行對木偶戲傳承現狀進行分析,通過總結分析傳承的問題,把握傳承過程的正確思路,為木偶戲的傳承提出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資中 中型杖頭 木偶戲 傳承現狀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19-0140-02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改革開放,面臨嚴峻社會形勢,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古老藝術形式的木偶戲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使木偶戲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首先,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占領了木偶戲的大部分市場;其次,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一些身懷絕技的藝術家,迫于生活的壓力離開了熟悉的舞臺;最后,由于木偶戲的制作工藝繁瑣,使得傳承者無法忍受時間的折磨,最終對木偶戲的傳承失去了興趣。因此,面臨嚴峻的形式,要想傳承木偶戲,須就木偶戲的傳承現狀進行研究,不斷提升木偶戲在人民群眾生活中的影響因子,提高人們群眾對資中中型杖頭的關注力度,提高木偶戲的市場競爭力。

一、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的淵源

根據史料記載,木偶戲起源于漢,在《后漢書·五行志》有關于“作魁儡”的記載,三國時期馬鈞制作的“水轉百戲”正是對漢代木偶戲的模仿。南北朝時期,北齊關于“機關木人”的記載,以高超的技藝展現了木偶戲的故事情節。明清時期,木偶戲開始盛傳全國,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隨著木偶戲的不斷發展,木偶戲結合當地地域文化,形成了不同派別的文化特色。

據《資州志》記載,資州木偶最初是用來敬神或者是陪葬的物品,隨著木偶藝術的發展,開始用于表演,在清朝光緒年間資中木偶戲開始盛行,當時著名的資中木偶戲表演團隊有:高樓場的“金泰班”、走馬場的“玉祥班”、歸德場的“萬銀班”、太平場的“龍泉班”等。資中中型杖頭木偶的發展氛圍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開創期(清光緒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前),第二階段:發展期(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前),第三階段:繁榮期(改革開放后至今)。這三個時期,資中木偶戲的發展經過了跨時代意義的發展,種類逐漸增多,表演形式發生著重大的變革,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藝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中木偶戲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融合四川戲劇文化,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川中木偶戲派別,特別是在木偶戲的工藝制作上,木偶與川劇臉譜相結合,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木偶。這些木偶具有生動細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特點,使資中重型木偶戲更加豐富多彩。

二、資中木偶戲的傳承現狀分析

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是在傳承木偶戲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的一種具有四川戲劇特色的藝術形式。目前為止,資中中型杖頭木偶已經制作了幾百種不同類型和風格的木偶,開始在全國各地進行巡回演出,并推動了整個資中木偶劇團的繁榮和發展,取得巨大藝術成就的同時,也獲得了同行業的認可,成為木偶戲的領軍團隊之一。然而資中杖頭木偶的表演不同于其他類型的藝術形式,要求藝人不僅要有深厚的表演功底,還要求表演藝人具有較高的木偶操作、制作以及改裝的技巧。因此,這要求在木偶戲的傳承過程中需要通過師父長期的精心傳授,需要傳承者進行刻苦的學習,否者無法達到精湛的藝術功底。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民間藝術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面對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沖擊,木偶戲的傳承出現危機。

(一)傳承背景

我國目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力度有所提高,為其保護和傳承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而且給予人力、物力、財力支持,體現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人力支持,國務院已批準公布四批共 1372 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并形成名錄。財力支持,設立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的專項資金,據統計,截止到2015年資金投資已經達到42億,各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投資力度也大大增加。物力支持,國家大力開展小劇場的投資,全國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習館、展示館,設置生產性保護試驗基地,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保護區。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構建了關于人、財、物體系,為其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在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的傳承和保護中,要緊跟我國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步伐,利用大背景,加強木偶戲藝術的生態保護研究,保證木偶戲的傳承和發展的順利進行。

(二)傳承中的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相同的通病,隨著時代的變遷,舊的演出形式無法滿足目前觀眾的需求,勢必影響其藝術形式傳播,特別是新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電視傳媒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批新的藝術形式,為傳統的民間藝術帶來了嚴重的沖擊,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面臨挑戰和沖擊。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著資中木偶戲的傳承和發展,但不是致命問題,在傳承中的主要問題是人為。首先,在資中木偶戲的傳承過程中,缺乏科學的理論知識指導,缺乏對傳統的木偶制作工藝的產品開發力度,無法形成標準化生產等;其次,缺乏良性的市場循環,傳承者不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缺乏社會力量的參與;最后,盲目的開發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也不利于木偶戲的可持續發展。這些主客觀問題,嚴重影響著資中木偶戲的傳承和發展,“窮則思變”面臨嚴峻的形勢,只有不斷的通過對問題的解讀,了解目前木偶戲的傳承現狀,才能掌握木偶戲的傳承規律,為木偶戲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三)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的傳承策略

目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傳承的策略無非是通過對新媒體領域的進軍,加快教育文化傳承,吸引大批的人才參與到木偶戲的領域,進行節目創新、擴大市場需求等,雖能解決目前木偶戲傳承中所面臨的問題,但是無法根治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根本病態。筆者認為關于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的傳承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擴大其橫向發展,研發產業鏈條,不斷在產業鏈的創新中提升其影響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1.研發衍生產品,發展文化旅游

木偶戲不僅是一種表演藝術,更是一種工藝藝術,傳承者可以利用對工藝技藝的掌握,衍生出系列產品,比如結合中國傳統的神話故事,加工葫蘆娃系列木偶、西游記系列的木偶等;可以結合國外動漫,衍生出鋼鐵俠系列的產品;還可以結合市場需求,掌握市場需求的規律,開發一些轟動一時的系列產品,比如根據目前流行的電視劇,開發出一些具有轟動效應的電視劇人物的木偶系列。通過一系列的對木偶產品的研發,推進地方特色,開發旅游資源,不斷促進文化旅游的發展,通過旅游一方面帶動了產品系列的供需關系,另一方面讓木偶戲的表演形式展現到觀眾面前,使更多的人們慕名而來,提高了木偶戲的傳承動力。

2.重視理念變革,把握市場規律

市場價值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走向,資中木偶戲的發展離不開市場宏觀調控的影響,因此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的傳承過程中不能墨守成規,守著舊的思想理念,要根據市場的需求規律,不斷去開發市場,利用市場,以敏銳的目光去發現市場的方向,找準自身的定位;不斷的進行理念改革,迎合市場發展的需求;不斷將木偶戲的表演藝術和工藝藝術引入到市場,實現其價值。在不斷的實現藝術價值的同時,才能使傳承的動力更加足,才能提高中型杖頭木偶戲的傳播范圍,提高其影響力。

三、結語

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是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文化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受到市場需求的沖擊,其傳承和發展面臨著嚴峻的危機,雖然國家政府對非物質文化的支持力度比較明顯,但是如何做到個性的發展,還需要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進行對市場的探討,不斷的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市場敏銳度。還要做到進行衍生產品的開發,通過對衍生產品的開發,使產品借助目前的電視節目得到更好的傳播,才能使木偶戲的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

參考文獻:

[1]皮燕琪.四川資中中型杖頭木偶工藝及傳承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7年.

[2]戚序,皮燕琪.四川資中中型杖頭木偶制作工藝研究[J].裝飾,2016,(08):95-97.

[3]李彥霖.資中中型杖頭木偶及其傳承發展芻論[J].四川戲劇,2016,(03):94-96.

猜你喜歡
木偶戲
傳統戲劇——木偶戲
傳統木偶戲在幼兒自主游戲中的應用初探
木偶戲
千載風云袖中留 木偶戲前世與今生
華德福提線偶戲與中國傳統提線偶戲的區別
木偶演藝生涯之心得
程嬰妻給我的感動與嘆息
試析上杭木偶戲《觀音傳》的劇本特點
木偶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