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增長極城市選擇及提升路徑

2019-01-02 09:44牛亞麗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9年2期
關鍵詞:城市競爭力南陽

牛亞麗

關鍵詞:省際邊緣區;豫鄂陜;增長極城市;城市競爭力;南陽

基金項目:河南省軟科學項目:“基于創新驅動的河南省傳統特色產業小城鎮產業轉型升級研究”(編號:182400410521);南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編號:115);南陽市決策研究課題(編號:NYJC-2018-11)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0月13日

一、引言

省際邊緣區是指兩個及以上省際行政區域在交接處所構成的特定地理空間,是以省界為起點向行政區內部橫向延展一定寬度、沿省界縱向延伸的窄帶型邊緣化區域,它在地理區位、資源條件、文化背景、產業結構以及發展階段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同質性。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然而,省際邊緣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省際邊緣區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往往遠離經濟核心區和大市場,容易形成“邊緣-貧困”的經濟特征,接受不到省會城市的經濟輻射是造成此種困境的原因之一。在國家級連片特困地區名單中,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屬于秦巴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特困連片地區。隨著競爭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各種要素資源在區域內頻繁流動,資源的重新配置導致區域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應優化區域經濟空間結構,遴選和培育帶動力強的中心城市,重構區域經濟的發展格局,以實現省際邊緣區的經濟轉型和快速發展?;诖?,有必要在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區域內選取并培育一個中心城市,以實現貧困人口脫貧,縮小城鄉發展,進而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增長極理論認為,一個國家難以實現平衡發展,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逐漸向其他部門或地區傳導,這一理論對推動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中心城市的選擇,學者認為在選擇國家中心城市時,應堅持與國家戰略布局相統一的原則、與區域發展相協調的原則以及區域分工合作、產業互補等三個原則,并應具備區域性中心城市、區域性服務中心、總部匯集地、創新中心和宜居城市等五個標準;在選擇省域中心城市時,中心城市應具備綜合性、層次性、開放性和規模效益性;海島型城市(如海南)與東北城市群在選擇中心城市時,考慮的原則亦有差別。此外,在選擇中心城市時,應考慮各城市的競爭力。江行舟(2010)以上海、青島之間沿海中部地區9個城市為例,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9個城市的聚集、擴散、服務、創新功能和綜合競爭力進行分析,促進連云港建設為我國沿海中部區域性中心城市。何龍斌(2014)從經濟基礎、地理位置、接受輻射和扶貧攻堅等角度對陜甘寧六大城市進行比較分析,認為陜西漢中具有經濟、地理、空間以及效應優勢,可作為陜甘寧省際邊緣區的增長極城市,并提出相關提升路徑。夏國祥、沈爍(2017)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長江中游城市群內的28個城市的競爭力進行評價,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韓玉剛等(2016)構建了包含城市規模、商業服務、公共服務以及交通通訊等4個維度的評價模型,對豫皖省際邊緣區城市中心性進行測度。

縱觀現有研究成果,學者多是對城市群進行研究,對于豫鄂陜交界區域的城市關注較少?;诖?,本文試圖從城市競爭力的視角構建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各城市競爭力進行評價,分析南陽市作為中心城市具有的優勢,并提出提升南陽城市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二、研究設計與數據來源

(一)研究范圍。豫鄂陜三省交界區域是我國重要的革命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河南、湖北和陜西邊界地區成立了有名的鄂豫陜革命根據地,北起秦嶺北麓,南瀕漢水,包括周圍15余縣,為中國共產黨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做出了重要貢獻,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本研究根據需要,將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初步界定為以三省交界地區南陽市為中心,包括周邊緊鄰的河南的三門峽,湖北的襄陽、十堰、荊門、孝感和隨州,陜西的安康、商洛等9個地市。這些地級市都是所在省份的“二線地區”,原有發展基礎相對較差,導致此區域形成欠發達現狀,成為典型的省際邊緣區。

(二)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城市主要在于城市發展水平的描述與城市發展潛能的比較分析,其核心在于城市競爭力的測度,本文在對國內相關學者關于城市競爭力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總結的基礎上,結合研究地區的實際情況,在遵循針對性、數據可獲得性、層次性、目的性的基礎上,從城市總量競爭力、質量競爭力和流量競爭力等三個方面建立城市競爭力理論模型。

城市競爭力=F(總量競爭力,質量競爭力,流量競爭力)

總量競爭力=經濟實力+金融實力+科技實力+政府實力

質量競爭力=發展水平實力+產業機構實力+基礎設施實力+居民素質實力

流量競爭力=資金流實力+實物流實力+信息流實力

下面從經濟實力、金融實力、科技實力、政府實力、發展水平實力、資金實力等23個方面構建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表1)

(三)增長極城市的選擇方法。在多元統計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種重要且常見的分析方法。因為指標個數較多且彼此之間大都存在相關性,甚至有時候這種相關程度還很高,使得所觀測的指標數據所反映的信息有重疊部分,尤其是在變量較多時,在多維空間分析樣本的分布規律及其特征顯得就比較棘手了。應用主成分分析則可以簡化問題,它本質上是通過采用降維的方法得到幾個綜合因子替代原來眾多的變量,其中這幾個綜合因子能盡可能多地反映原來的信息,同時避免彼此間的相關性。

在統計軟件SPSS中輸入標準化后的各個城市競爭力單項指標數據。通過計算由各個分力指標構成的矩陣,得出特征值、累積特征值以及各主成分載荷。根據最初某幾個特征值占全部特征值的累積百分比大于或等于85%的原則,從而決定選取主成分的個數??梢约僭O前v個主成分分別為:y1,y2,…,yv,輸入各解釋性指標的標準化數據后,可以得到各主成分的具體數值,隨后用這v個主成分分別對應的特征值對其加權累計,從而就得到一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指數,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Ni=λ1y1+λ2y2+…+λvyv

其中,Ni為綜合競爭力指數或分力競爭力指數,λ1、λ2,…,λv是特征值。由上面公式計算出的數據就可以對各個城市的競爭力狀況進行實證分析。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計算出的競爭力指數有可能為負值,當然這里的負值并不是其競爭力為負,而是說該城市在所選樣本城市中的相對地位,即其競爭力水平處于平均水平之下。

(四)數據來源。本文所用數據除特殊注明外,均來源于《河南省統計年鑒》、《湖北省統計年鑒》、《陜西省統計年鑒》和9個城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時間節點均為2016年底。

三、實證分析

運用SPSS22.0對2012~2016年9個城市的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主成分分析,9個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城市總量競爭力、質量競爭力、流量競爭力的排序結果和評價得分,并最終得出9個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城市綜合競爭力的綜合評價得分和排序結果。(表2)

(一)城市總量競爭力方面,南陽的表現無論是橫向上還是縱向上表現較好。具體來說,從橫向看,2012年城市總量競爭力排名前三名的城市是襄陽、南陽和十堰;2013年城市總量競爭力排名前3名的是南陽、襄陽和十堰;2014年城市總量競爭力排名前3名的是南陽、襄陽和孝感;2015年城市總量競爭力排名依次是南陽、襄陽和十堰。2016年城市總量競爭力與2015年一致。從縱向看,南陽在9個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城市中總量競爭力水平較高,處于上游水平,2012~2016年間,在9個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域城市中,南陽城市總量競爭力水平變化不明顯,基本保持在前兩名。

(二)城市質量競爭力方面,南陽的表現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上的表現都不是很理想。具體來說,2012年排名前3名的是襄陽、十堰和安康,南陽位于第七名;2013年排名前三名的是安康、商洛和襄陽,南陽位于第四名;2014年排名前三名的是安康、襄陽和十堰,南陽位于第五名;2015年排名排名前三位的是襄陽、南陽和十堰;2016年排名前三名為南陽、襄陽和三門峽。從縱向上看,南陽的質量競爭力水平總體不高,在9個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域城市中處于中游水平,2012~2016年間,從第三名降至第七名,又逐漸上升至第一名。

(三)城市綜合流量競爭力方面,南陽的表現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表現均不錯。2012~2016年間9個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城市流量競爭力中南陽均排名第一。

(四)城市綜合競爭力方面,南陽的表現無論是在橫向還是在縱向上都不錯。具體來說,在橫向上南陽的城市競爭力水平處在上游位置,從縱向上說南陽的綜合競爭力水平基本都保持在前兩位。從2016年城市競爭力綜合得分可知,豫鄂陜省際邊緣區9個城市中襄陽、南陽、三門峽、十堰和孝感的競爭力得分為正值,表明這5個城市的綜合實力位于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城市的平均水平之上。進一步觀察發現,只有襄陽和南陽的得分超過2,表明在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城市中只有這兩個城市能起到帶動作用,有潛力成為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增長極城市。

總體來說,從城市總量競爭力來看,在豫鄂陜省際邊緣區9個城市中,南陽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或發展基礎;從城市綜合質量競爭力來看,雖然近幾年在豫鄂陜省際邊緣區9個城市中排名不穩定,但南陽作為國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擁有良好的城市發展環境,且距離武漢、鄭州以及西安等省會城市均等,在地理位置上能實現作為增長極城市對區域內其他城市的均勻輻射功能。因此,南陽具有作為增長極城市的地理優勢;從城市綜合流量競爭力來看,隨著南陽高鐵的開通,便利的鐵路、公路以及航空運輸將為南陽帶來更多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促進南陽的發展。由此可以看出,與其他城市相比,南陽具有作為增長極城市的環境優勢。

四、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增長極城市提升路徑

由前文分析可知,南陽有潛力和基礎成為豫鄂陜省際邊緣區增長極城市,但是根據對豫鄂陜省際邊緣區9個城市競爭力的定量分析來看,南陽離區域增長極城市還有一定差距。為此,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升南陽發展質量,加快發展速度,以更好地發揮增長極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一)優化產業結構,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南陽是農業大市,但并非農業強市,因此應結合南陽實際狀況,在以市場為導向原則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農業產品加工業,形成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體系,將南陽建設成為現代農業強市。同時,對具有南陽特色的名優農產品如西峽獼猴桃、香菇、博望黃金梨等注冊地理標志,增加其品牌溢價能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南陽市果蔬生產大縣的固定資產投資,引導其參與“農超對接”、“農企對接”、“農校對接”等,減少農戶市場風險的同時從供給側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二)加大教育科技投資,提升南陽軟實力。首先,加強教師到貧困地區支教活動,提升貧困地區的人力資本存量和活力;其次,可依托企業、高校聯合辦學,鼓勵實踐性人才培養模式。也可以利用南陽師范學院、南陽農校、南陽醫專等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在產業集聚區內組建職業技術學校,重點培養南陽市主導產業急需的技術人才,走出一條有南陽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再次,采取和落實優惠政策,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尤其是在外地有較好發展的南陽本地人,積極為南陽發展做貢獻;最后,也要注重對科研體制的改革,加快構建科技服務體系,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對其加以消化和吸收,用于改造、嫁接南陽傳統的、相對落后的產業。

(三)發展非農產業,加快城市發展速度。南陽正處于轉型發展時期,謀劃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中原創新創業活力城的時期。因此,可借助這個機遇,增加投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道路建設,增加南陽城區天橋或地下通道的建設,以為大力發展南陽的現代服務業做鋪墊,把南陽建設成為豫西南的物流中心;其次,在南陽重點發展高端制造業產業集群,即大力發展光電、光伏、新能源等產業,同時給予稅收等優惠政策;最后,構建文化產業旅游集聚區,整合南陽臥龍崗、老界嶺以及府衙、縣衙等旅游文化資源,突出歷史名城效應。與此同時,南陽環城高速公路實行免費政策,在緩解南陽日益緊張的道路壓力同時,增強南陽旅游的活力及附加值。通過以上舉措大力發展具有較高附加值的二三產業,適當降低第一產業的比例,從而提高非農產業占南陽三次產業中的比例。

(四)完善配套設施,打造綠色生態南陽。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如,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對機動車實行限號政策;增加公交車的供給;對油漆化工廠等對空氣具有嚴重污染的企業加強監管等。其次,注意保護南陽旅游景區的環境。如,增加南陽白河濕地公園垃圾桶的數量及相關健身器械等;提高寶天曼等自然旅游資源的環境治理。再次,設立相應的景區環保組織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景區進行義務清掃垃圾,對景區進行宣講以及對景區環境進行維護等。此外,繼續開發旅游基地,將南陽的旅游景點納入相關同一組織,由民間或政府對其環境進行管理。最后,注重城市的綠色規劃要與南陽南水北調中線渠首以及南陽特有的人文景觀實現協調發展,構建南陽綠色特色,彰顯南陽綠色魅力,將南陽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南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和諧發展。

(五)拓寬開放領域,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一是解放思想,改變觀念,培育良好的投資環境。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通過“一帶一路”帶動南陽經濟的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南陽經濟發展活力;二是逐步放開投資領域,在實現南陽特色小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積極引進優質企業,并在稅收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土地使用政策上給予優惠條件,加快推進信息咨詢、保險等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三是鼓勵各類投資者采取合資、合作、設備入股和租賃等形式來南陽投資,以收購、兼并、參股、控股等形式參與南陽的企業資產重組;四是利用南陽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積極承辦如綠色發展、生態旅游、玉雕發展等國內外會議,加強南陽的對外交流和合作,吸引外商投資,推動南陽的旅游產業化、規?;蛧H化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何龍斌.省際邊緣區接受省會城市經濟輻射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3(8).

[2]韓玉剛,葉雷.中國欠發達省際邊緣區核心城市的選擇與區域帶動效應[J].地理研究,2016.35(6).

[3]李林,趙文丹.國家中心城市的選擇與功能定位[J].學術交流,2012(4).

[4]王興平,黃興文.省域中心城市的內涵與選擇——以江蘇省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02(3).

[5]廖遜,張山克,張金良,瓊海.海南東部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選擇[J].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2).

[6]丁揚.東北亞合作基礎上的東北經濟中心城市選擇[J].理論界,2009(8).

[7]江行舟,段東,董旭.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沿海中部區域中心城市競爭力評價[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6).

猜你喜歡
城市競爭力南陽
南陽漢冶特鋼有限公司
南陽:高質量開展人大工作評議
一朵盛開在大美南陽的愛心之花
南陽人大“四有”監督的實踐與探索
寧波與長三角洲主要城市綜合競爭力比較研究
《南陽解放紀念碑》失誤嚴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