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十一”各大電商平臺對策分析

2019-01-02 09:44趙璇馬蕾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9年2期
關鍵詞:電商平臺雙十一對策

趙璇 馬蕾

關鍵詞:“雙十一”;電商平臺;對策

基金項目:大學生科研與創業行動計劃項目(編號:201810011050)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0月30日

引言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起源于2009年,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網購的標志性事件,也是中國消費者最盛大的購物狂歡節,同時也是全社會的消費高峰時點。

“雙十一”誕生于阿里巴巴,2009年9月份阿里電商團隊謀劃做一個購物節,可以讓網民每年一次購物狂歡。電商團隊經過討論發現,11月份比較適合做一個購物節,因為11月全國大部分地區由秋入冬,消費者需要采購一大批生活用品,諸如衣物、鞋子、被子等等。另外,歷數全年,只有11月沒有大的節假日,購物節可以給人一個緩解放松的契機。鎖定11月后,阿里團隊就開始確定日子,但11月沒有合適的節日,搜遍國內和國外,發現國外有個光棍節,在每年11月11日,由于“1111”比較好記,阿里自家的購物節就定在了這一天了。

淘寶網第一年的“雙十一”只有27個品牌參加,但銷售額卻達到了5,200萬元,比平時的淘寶商城銷售額還要多。而且由于低估了消費者的參與水平上,使得物流供應鏈壓力過大,出現爆倉事件。這次活動的成功,使得阿里團隊堅定了將電商購物狂歡節辦下去的決心。

到了2010年,第二個淘寶“雙十一”,參與商家達到150家,日交易額突破9億元,再次刷新記錄。2011年,參與的品牌多達2,000多個,日交易額突破50億元。2012年淘寶商城聯合商家開展各種活動,派送紅包、滿減優惠等等,再次在全網營造一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錯過等一年的氛圍,當日消費額直接突破百億元大關,逼近200億元。2013年,淘寶“雙十一”營銷手段的運用越來越成熟,除了提前派送紅包和領取優惠券以外,還將商品的價格提前公布,方便買家選購。2014年,淘寶客戶端開始給手機用戶提供優惠,用手機下單更便宜,這又進一步促進了全民手機購物消費的熱潮,推動了移動商務的快速發展。2016年淘寶“雙十一”當天交易額已經超1,207億元。2017年淘寶“雙十一”的銷售額是1,682億元。淘寶“雙十一”發展到了今天,其客戶雖然還是以年輕人為主,但是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年輕人了,“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已經成為90%的網絡用戶參與的活動。

一、各大電商平臺參與“雙十一”社會學分析

“雙十一”起源于阿里,是淘寶的節日營銷策略,但是幾乎所有的電商品牌都紛紛加入“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如京東、蘇寧易購、國美商城等。按原則來說,“雙十一”已經與淘寶捆綁在一起,其他電商平臺作為競爭者沒有必要參與,因為這樣相當于給淘寶的活動造勢,給淘寶帶來流量。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如今幾乎所有電商平臺都在參與和推動“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如,京東有“1111全球好物節”,當當2018年已率先打出“同價1111”,其他各大垂直細分電商近年來“雙十一”也都參與其中。下面從社會學角度給出分析:

(一)“雙十一”率先為網購設置了消費議程。節慶是在特定的日期內,以特定的主題活動、約定俗成的儀式,形成的社會群體活動。傳統節慶日均在一年中重要的時間節點,或是耕作交替時段,或是特殊的時令節點,或是特殊的紀念日。在世界范圍內,每個文化群體都有自己獨特節慶活動,東方文化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西方文化有圣誕節,部落社會也有自己獨特的節日。而每到一個節日,人們都會約定做相應的“議程”。

淘寶率先運作的“雙十一”首開了網絡購物節先河,自誕生以來,經過阿里的大力運營,加上國內外媒體的報道和關注,已經形成了強大的“雙十一”影響力,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購物節,也成功為消費者設置了消費議程——提示消費者在每年11月11日這天,所有商家均會推出大幅度折扣,消費者應該在這個時段出手購物最劃算。在這種情況下,其他電子商務平臺、線下實體已經沒有能力再造一個“網購節”了,因為一種類型的節日不可能有兩個。因此,其他電商平臺只能加入,希望從“雙十一”事件營銷中獲得利潤。

(二)“雙十一”形成約定俗成的消費儀式和文化。社會學家涂爾干曾提出過一個對理解“雙十一”這種購物狂歡極具啟發意義的概念——“集體歡騰”。在氏族生活中,在特定的時期,人們會結束分散勞作的生活狀態,集中到某一地點舉行特定儀式;群體聚集在一起狂歡,一起做同樣的事情,擁有同樣的情緒。歡騰讓人感受到平等,涂爾干認為宗教便誕生于這種歡騰,群體在歡騰中建立了共同的認知,從而成為一個融洽的集體。

購物狂歡節和這種“集體歡騰”有異曲同工之處。購物狂歡節是全民購物的歡騰,商家在特定時間點創造活動節點,帶動人們瘋狂購物,無論是“雙十一”,還是歐美國家的“黑色星期五”都是一種購物的歡騰。

通過消費議程的設置,當購物狂歡節到來時,網民無需媒介的觸發,就可以自動參與到狂歡之中,人們的購物欲望在社會情緒熱潮的裹挾下高漲起來,自發參與到網購這場集體狂歡之中。

二、各大電商平臺參與“雙十一”經濟學分析

從2009年首次“雙十一”活動至今,已有9年時間?!半p十一”已不是阿里電商一家的購物狂歡節,各大電商品牌也紛紛加入。在這里我們采取簡化的對策模型分析,提出以下假設條件:

(1)假設只有兩個參與主體,即電商A和電商B。

(2)假設電商A和電商B都符合“理由經濟人”的假說,以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為準則。

(3)假設電商A和電商B在作出行為決策之前互不知曉對方動向,即雙方同時行動相互獨立。

(4)為了便于計算和理解,在綜合考慮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等條件下,將電商A和電商B的效用量化。

在是否參與 “雙十一”活動這個事件中,電商A和電商B分別面臨著兩種策略選擇,電商A:參與或者不參與;電商B:參與或者不參與。電商A和電商B的策略選擇存在以下四種情況:

(1)電商A和電商B都不參與活動,得到的效用分別用X來表示。這里的效用包括成交量、利潤、網絡流量等各種收益的總和。雙方都不參加活動,代表了平時沒有促銷的情況。

(2)電商A和電商B都參與活動,得到的效用分別用Y來表示,這里Y>X,表示雙方都參與“雙十一”活動,比都不參加“雙十一”活動的情況(1)能夠給電商平臺帶來更大的效用。

(3)電商A參與活動,電商B不參與活動,則電商A得到的效用以U來表示,電商B得到的效用以L來表示。這里U>L,表示參與“雙十一”活動的電商,得到的效用要大于不參加“雙十一”活動的電商。與情況(2)相比,電商A少了競爭者電商B的優勢下,電商A得到的效用比在情況(2)中得到的效用更大,即U>Y,與情況(1)相比,電商B的市場份額被競爭者電商A瓜分了,電商B得到的效用比在情況(1)中得到的效用更小,即L<X。

(4)電商A不參與活動,電商B參與活動。這種情況和上面的情況(3)正好相反。

注意到電商A和電商B的效用,有這樣的關系L<X<Y<U。

將這4種情況做成表格,如表1所示。(表1)

對表1建立的模型進行分析,得出電商A和電商B的策略選擇:

(1)電商A的策略選擇:若電商B采取參與策略,電商A參與得到的效用Y大于電商A不參與得到的效用L;若電商B采取不參與策略,電商A參與得到的效用U大于電商A不參與得到的效用X;所以對于電商A來說,不管電商B采取何種策略,電商A的最佳策略都是參與。

(2)電商B的策略選擇:若電商A采取參與策略,電商B參與得到的效用Y大于電商B不參與得到的效用L;若電商A采取不參與策略,電商B參與得到的效用U大于電商B不參與得到的效用X。所以,對于電商B來說,不管電商A采取何種策略,電商B的最佳策略都是參與。

從上述分析可看出,電商A和電商B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的下,都會選擇參與策略。由此擴展到多個電商平臺也是如此。這就從經濟學角度,解釋了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參加“雙十一”網絡購物節的原因。

三、結語

雖然各大電商平臺均有自己專屬的購物節,京東有“6.18”、國美有“4.18”、唯品會有“撒嬌節”等。但在消費者面對的信息量越來越大,注意力越來越有限的今天,這些購物節都沒有形成如同“雙十一”這樣的影響力。并且“雙十一”具有的首因效應,它所形成的購物議程、文化、儀式、情緒歡騰已經融入消費者的社會文化心理地圖。而其他各式各樣的購物節反而讓消費者形成免疫,這反而更加凸顯了“雙十一”這樣一個超級購物議程。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理性的電商平臺應對的策略,不應該是反對“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因為這樣對自身利益的追求起著反作用,其他電商平臺的思路應該是參與“雙十一”,一是借用這個現成的流量;二是給淘寶分流。要做到給淘寶分流,有下面三種思路:

(一)品類競爭,單點突破。淘寶作為綜合性電商平臺,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品類。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淘寶每個品類都做得比同行好,比如,在3C領域京東和蘇寧易購就很有優勢,在圖書領域當當網和亞馬遜也很有優勢。所以,建議京東等電商平臺,可以尋找一個自己的優勢品類,集中促銷——在這一品類上優惠力度大于淘寶,做到該品類全網最低價。這一策略就是單點突破,往往比全面品類的促銷要好。

(二)拉長時間,提早搶流。淘寶通過“雙十一”當天促銷,來實現眼球效應,從而實現沖動消費。作為其他電商平臺,在“雙十一”當天采取競爭策略顯然不現實。最好的辦法是提前拉長促銷時間,將消費者的需求提前滿足,這樣當其到了“雙十一”當天的時候,消費需求自然會銳減。比如,京東推出的“好物節”概念,促銷時間也從11月1日拉長到11月12日,比淘寶網提前了十天促銷。

(三)聯合多家電商平臺共同合作?,F在的電商格局是阿里一家獨大,而其他幾家則實力相差很大。對抗淘寶“雙十一”,哪怕用上前面的兩種策略,其實也很難起到大的效果。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多家電商平臺聯合起來,形成合作聯盟。然后,聯盟成員拿出各自的優勢品類來促銷。而且提前拉長促銷時間,使得用戶提前消耗需求。這樣,各家電商平臺才能在“雙十一”大戰中提高自己的收益。

主要參考文獻:

[1]朱燁.“雙十一全球購物節”的繁華與迷思——大眾狂歡理論視角下電商造節的冷思考[J].藝術科技,2017.30(6).

[2]王麗瑩.電子商務背景下創新型網絡營銷方式研究——以淘寶雙十一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6(30).

[3]惠書岳.從傳播學角度看淘寶“雙十一”現象[J].現代視聽,2015(1).

[4]黃湘宜.從“淘寶雙十一活動”談談馬云的“文化傳媒帝國”[J].傳播力研究,2018(8).

[5]黎志成,劉枚蓮.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消費者行為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2(6).

[6]張維迎.博弈論與經濟信息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猜你喜歡
電商平臺雙十一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基于電商平臺的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經濟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