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智慧學習環境全面方位適應性視角下的學習形態構成分析研究

2019-01-06 21:26鄧曉姣
福建茶葉 2019年8期
關鍵詞:市民智慧環境

鄧曉姣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湖北武漢 430068)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體系中,城市智慧學習環境是其重要的一個支撐點。建設中需要有一個指標來恒定,界定一個頂層的指導性規劃設計,注重城市里各種綜合智慧環境的設計,精神文化的建設。想要把學習型城市建設長期穩定的發展起來,必定不只是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的,必須和企業社會結合起來,逐步實踐,在過程中發現問題找出問題。

1 城市配套中智慧學習型城市的規劃與建設

在城市配套規劃建設的進程中,讓城市里的智慧學習系統成為規劃設計的一部分,創造一個可以讓市民覺得舒心的學習聚集地,把學習當成習慣,不用為了深入學習而非要跑去圖書館這樣一個固定的模式。當今社會正越來越多地人關注學習的本質,以及適當的學習環境。所謂適當的學習環境,是指在此環境中學習的本質能夠得以充分發揮??梢哉f智慧城市規劃中,學習環境的建構為城市的規劃發展提供了最核心的動力。

智慧學習環境的產生發展絕不是偶然現象。首先,智慧學習環境的產生是大勢所趨。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依賴于人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各界都為獲得嶄新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因此智慧學習環境的產生就是一個必然,是時代的要求。其次,各項技術的進步與完善為智慧學習環境的產生創造了可能性。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我們營造了數字學習環境,E-learning、B-learning到移動學習與泛在學習,特別是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智慧學習環境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再次,學習者對高端學習環境提出了相應要求。隨著社會信息化成長起來的“數字土著”或“網絡一代”在能力傾向、學習風格等諸多方面與“數字移民”具有一定差異,很多時候他們所接收的信息和學到的知識超過他們的老師。因此,普通數字學習環境已不能滿足“數字士著”的需求,作為數字學習環境高端形態的智慧學習環境便應運而生。相應的,智慧學習環境的產生也為學習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 智慧學習型環境產生的背景與數據

1993年9月,美國實施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Agenda for Action)俗稱“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此計劃實施的目的在于建設以因特網為核心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進而使得信息技術在社會各領域都能夠廣泛應用,尤其是能夠使得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成為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之后,美國先后四次發布了“國家教育技術計劃”(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1998年,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發表了題為“數字地球:21世紀認識地球的方式”的演講,其中提出了“數字地球”的概念,此后在全世界范圍內開始普遍接受數字化的理念,繼而引出了數字城市、數字校園等相關概念。十年后,IBM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彭明盛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領導議程》的演講中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2009年,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對此概念給予了積極的回應,就此“甚至有分析認為IBM公司的這一構想極有可能上升至美國的國家戰略”。我國也于2009年制定了“感知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打造“無所不在”的網絡、建設泛在信息社會,正式成為信息化發展的方向。泛在信息社會中要實現“四Al”通信,即能夠實現任何人和任何人、任何人和任何東西(對象),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的通信與聯系。

在信息社會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背景下,城市創新活力的源泉是什么,城市創新發展的可持續力在哪里,如何落實城市創新驅動戰略,如何壯大創新主體、激活城市創新活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等問題,都已經成為擺在各地城市管理者和決策者面前的現實問題和戰略選擇。以智慧學習環境為切入點,為智慧城市創新發展、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和落實創新驅動戰略提供了新思路。

3 城市創新發展環境、場域智慧學習環境與人的交互

城市創新的根本源泉和服務主體是人。人是社會得以發展和進步的根本,城市創新活力源泉在于人,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都依賴于人,都要靠發揮人的創造性。人的知識水平、專業素質和創新精神是創新驅動的不竭動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是提升人的綜合素質的客觀要求和基礎保障,市民作為當前智慧城市創新發展的源泉,其能力提升和發展需要智慧學習環境來支撐與保障。智慧學習環境在建設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以提升市民學習體驗為目標,強調市民能夠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以任意方式和任意步調進行學習,同時這類學習環境能夠支持學習者輕松地、投入地和有效地學習,進而全面提升市民綜合素質和能力,從而為城市創新活力提供不竭動力。

城市創新發展的可持續動力在于學習。學習是人們獲取知識的最主要途徑。在信息社會和智慧城市大背景下,以移動學習、數字化學習為代表的學習方式日益普及,渠道多元的數字化學習資源不斷豐富,學習者對個性化、智能化學習需求更加強烈,這就要求一種新型的、區別于傳統學習環境的智慧學習環境與之相適應,為各類學習者進行智慧學習提供環境支撐。這種新的智慧學習環境是城市數字化學習環境的高端形態,是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下的良好學習環境,以提升市民智慧學習體驗為目標,以城市創新發展環境為依托,以優化和升級場域智慧學習環境為主要任務,強調系統性、創新性、開放性和共享性等特征??萍寂d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成熟的智慧學習環境將為我國培養一流科技人才提供根本保障,進而為城市創新發展提供可持續動力。

大力“發展智慧城市和數字社會技術,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是創新驅動戰略的重點內容和重點任務,智慧學習環境是建設智慧城市的有效路徑和重要內容,其對城市創新環境、場域學習環境和市民學習體驗的強調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城市創新驅動戰略需求。智慧學習環境在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其建設不僅強調以學校為代表的學習環境建設,還包括面向家庭、社區、單位、場館等的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環境建設,在增加市民學習機會,提高市民科學文化素養和知識獲取能力以及提升城市軟實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智慧學習環境通過培養大量高素質、創新力強的復合型人才,為城市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并基于創新人才的聚集效應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從而滿足城市“推動創新創業,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的要求。

4 結語

從城市創新發展環境、場域智慧學習環境和市民智慧學習體驗三個維度對城市智慧學習環境進行的綜合評價。我國城市市民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移動學習、在線學習日益普及;學習場所更加多元化,社區、場館等學習場所利用率不斷提升;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學校學習資源數字化程度顯著提高;城市市民的學習活動參與度與移動學習參與率、場館利用率、家庭圖書擁有量、單位重視員工學習程度和家庭數字終端設備的普及度等高度相關,加強家庭、社區、單位和場館學習環境建設,能有效促進城市智慧學習環境總體發展。

智慧學習是市民終身學習的有力支撐,也是城市系統“自我進化”的關鍵特征。加強城市智慧學習環境建設,對于提升公民科學文化素養和城市軟實力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智慧學習環境建設不僅需要政府加強頂層設計,將其納入智慧城市總體規劃,還需要吸引企業、社會等多方參與,逐步建立健全的長效發展機制。

猜你喜歡
市民智慧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市民關心的就是策劃關注的——以東楚晚報為例
“意義”的問題所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重慶市首屆市民健康知識有獎競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