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類院校推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探究

2019-01-06 21:26羅春陽
福建茶葉 2019年8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育人思政

羅春陽

(吉林建筑大學,吉林省長春130018)

1 明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關系

思政課程是與思想政治相關教育活動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總稱。課程思政是指通過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格局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各類課程同向、同步、同行,在教育中遵循立德樹人的理念。

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關系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核心內涵都是育人。雖然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但二者又有不同側重,需要加以區分。

二者聯系:任務和目標上的共同性,二者是一個“課程思政共同體”;方向和功能上的一致性,二者都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發揮育人功能。

二者區別:“思政”內容側重點不同?!罢n程思政”的“思政”主要側重點在于思想價值導向方面;而思政課程的“思政”側重點在于思想政治理論方面;“主渠道”的“思政”定位點不同。思政課程的主渠道,主要對于課程而言,理論課是主渠道;而課程思政的主渠道,主要是對育人環節而言。

習總書記對辦好思政課提出的新要求.2019年3月18日,習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為高?!八颊n程”與“課程思政”指明了方向。這就對我們辦好思政課提出更高的要求,引領教育系統和廣大師生辦好講好學好思政課,實現課程思政化。

2 如何進行建筑類高校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

思想政治教育要落腳點在于學生是否“動于心,踐于行”?!罢n程思政”貫徹,一方面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掌握看家本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準確把握建筑類院校教學課程的專業特征,做好教學設計。

2.1 “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

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知識傳道和價值引導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鍛煉平臺,讓學生成為全面發展型人才是“課程思政”教學最根本目標。

2.2 “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

圍繞“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通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引領學生正確做人和做事,根據建筑院校的各教學科目和教育活動進行教學設計1.政治導向.教師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使課堂成為弘揚主旋律。2.專業倫理.明確專業性的職業倫理操守和職業道德教育融為一體。3.學習倫理.基于對類、群的倫理性認識和對學習內涵、價值、內容等方面的倫理反思和構建。

2.3 “課程思政”的教學原則

“課程思政”并不是每一門課都要進行體系化、系統化地德育教學,也不是每一堂課都要機械教條地教授思政教學內容,而是結合各門課程的特點,尋找德育元素,進行非體系化系統化的教育。應堅持如下原則:1.實事求是原則2.創新思維原則3.突出重點原則4.注重實效原則。

2.4 “課程思政”的教學要求

“課程思政”教學設計,不僅應遵循一般社會科學研究的原則,而且也應適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特殊性原則;灌輸與滲透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

3 影響“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因素

3.1 課程思政資源未得到充分挖掘

由于建筑類院校的專業課程任務重、課時數安排有限,有時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和教學成果,高校教師往往會把很多知識點到為止,以點蓋面,更甚者直接略過,因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無故缺失,在碰到可以挖掘的思政資源上,以點概面,一閃而過。對此,需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構建一套課程思政化的教學模式。

3.2 課程思政化教學方式過于生硬

當今,課程思政化的改革尚處于起步階段,部分教師并未把握好核心和方法,在課堂教育教學中,單獨剝離出來講授和課程的學科內容毫無關聯,在這幾分鐘內,由于融合不夠,運用生硬,再或者例子不典型導致“好心之舉”卻變成“無用功”。

3.3 課程思政協同推進工作機制不夠完善

建筑類院校的大學生,是我國各項建設事業的后備力量,將來他們如何去對待自身所從事的行業,這本身就屬于思想政治的范疇。但由于工作經驗不足、工作機制的指向性并未完善、教師自身價值感體驗不強等原因,造成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脫節的現象,因而出現“孤島”現象、“兩層皮”現象長期存在。

3.4 部分專任教師德育意識與能力與新時代要求有差距

從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到2019年學校思政課教師的座談會,習總書記始終強調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并提出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要求和提出新舉措。但長期以來,專任教師還未正確認識到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之間的關系,思政教育與專任教師的關系始終弱化,從而在根本上弱化了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

4 “課程思政”有效管理和長效機制需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4.1 提煉核心課程,優化“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的貫徹執行要側重方法,既需遵循課程建設的內在規律和內在邏輯,又要遵循大學生觀念思想的變化規律、大學生最關心的話題、國家與社會最亟需解決的問題等進行融合,提煉核心課程,創立其新課程。

推動“課程思政”的建設要進一步優化以“中國話題”為主題的課程系列;要逐步探尋以“社會共享”為主題的“課程思政”系列;要逐步探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課程系列,探索和挖掘能夠增加學生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解的課程。

4.2 搭建課程載體,為“課程思政”構建生態圈

“課程思政”是黨的政策催生的教育理念,它是指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形式將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最終構建協同效應。然而,在建筑類院校授于原有路徑的依賴,單純通過思政課程、實現課程思政,扭曲其真正理念,使“課程思政”蛻變為“思政課程”,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抑制其效果。其實,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理念的轉變,預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從狹窄的“小思政”轉向了寬廣的“大思政”,這其實是脫胎換骨式重構,即將傳統的學科思政教育模式,轉而在“立德樹人”的大格局下設計思政教育的教學方式。

4.3 進行多元融合,提升“課程思政”的內在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其癥結所在,并指出思政教育要“堅持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調動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教師與學校積極配合,學生與學校積極參與。課程思政相對于思政課程設計來說的往往更加開放,形式靈活化、多樣化和多元化。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正契合了大學生批評的特征,繼而我們可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和主動思考。

4.4 加強制度創新,為“課程思政”提供根本保障

“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因此要在校黨委統一領導下,各基層單位和各級黨組織緊密配合下,協同合作形并成聯動機制。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學工作校領導為成員的課程思政小組,統籌推進全校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工作。2.加強協同聯動工作.建立教務處、黨委宣傳部、人力資源處、社會科學處、學生工作部(處)、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學院各負其責,相互協同配合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機制。3.完善激勵機制.將思政工作納入思政研究項目、高教研究項目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以項目的形式對“課程思政”工作提供資助,鼓勵各學院設立其專項經費,為“課程思政”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保障?!?/p>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他們用“五招”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