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驅動法在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2019-01-06 21:26
福建茶葉 2019年8期
關鍵詞:程序設計成果驅動

張 平

(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江蘇揚州 225007)

1 程序設計教學中的任務設計原則

在應用任務驅動法開展程序設計教學的過程中,確保任務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是提升教學成效的重要基礎,為此,在開展任務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兩點原則:首先,教師所設計的任務需要具備明確的目標。這要求教師能夠對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大綱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并以推動學生掌握特定的專業理論知識或者推動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系統化發展為目的來開展教學任務設計,從而確保學生在開展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能夠掌握教學任務所包含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其次,教師的設計的任務需要具備較高的趣味性,并需要與學生生活經驗實現良好對接。提升教學任務的趣味性、推動教學任務呈現出生活化特點,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任務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能夠促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和生活經驗的支撐下,更具效率的完成任務,進而實現教學目標;最后,教師所設計的任務需要具備可操作性。在此方面,教師主要需要考慮任務所具有的規模與難度。其中,任務的規模指的是任務所包含的知識點數量,如果知識點過多,則很難確保學生在課堂中完成任務,而在學生無法完成任務的背景下,任務驅動法的作用與價值也就很難得到充分體現。任務的難度則需要對學生的基本學情、認知能力等作出考慮,需要避免因為任務難度過低而難以激發學生的探究動力,也需要避免任務難度過高而導致學生在探究任務的過程中產生挫敗感。

2 任務驅動法在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流程

2.1 創設教學情景,提出學習任務

良好的教學環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在應用任務驅動法開展程序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生活體驗等,開展教學情景創設工作。當然,教育情景的創設需要為任務驅動法的有序實施以及程序設計教學成效的提升提供服務,為此,教師需要重視自身創設的教學情景能夠與學習任務體現出較高的關聯性,進而為學習任務的提出奠定良好基礎。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完成節日賀卡小程序制作之前,有必要引導學生了解將要到來的節日,并使用多媒體對形式多元化的賀卡進行展示,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充分了解程序設計任務所具有的要求,進而為任務的實施與完成奠定良好基礎。另外,教師在為學生呈現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也有必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任務與自身已經掌握的專業知識之間所具有的關聯,確保學生能夠具備開展程序設計任務的頭緒,并將自身所具有的專業知識運用到任務實施與完成實踐當中。

2.2 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學習任務

學生完成任務的前提是學生能夠對教師所呈現出的任務做出全面、深入的了解,明確自身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需要完成的目標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教師有必要與學生共同探討實施任務并完成任務所具有的思路,如引導針對如何將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當中、促使學生通過分析學習任務來明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需要避免的問題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無論是在師生交流還是生生交流中,教師都需要引導學生表達自身對學習任務所具有的看法以及自身所具有的問題解決思路,從而確保學生能夠深入參與到任務探討當中。對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所具有的創新思維和閃光點,教師則需要對這些內容進行肯定并對學生進行鼓勵,從而對學生討論行為進行正面、積極的引導。對于在討論過程中一時難以提出解決思路的學生,教師有必要為其留出思考空間,并適當給予學生一些有助于得到問題解決思路的線索,從而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思考來找到任務完成策略與問題解決路徑。

2.3 引導學生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在運用任務驅動法開展程序設計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與掌握,學習任務一般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而引導學生通過開展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則是確保學生能夠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內化知識、獲得成就感的關鍵,因此,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并明確分工,通過學生合作來推進程序設計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而言,一方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完成合理分組。分組的合理性是確保學生產生合作意愿并獲得良好合作效果的前提,在分組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學生自愿原則與異質分組原則,即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確保組內成員特質的多元化,從而促使組內成員形成互補,更好的發揮自身優勢,進而完成任務;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在學生合作學習、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即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圍繞任務開展探討與尋求解決思路的過程,并在學生難以突破瓶頸時對學生進行適當點撥,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更有效率的完成程序設計任務,進而掌握程序設計任務中包含的知識。

2.4 開展成果展示,做好總結評價

在應用任務驅動法開展程序設計工作的過程中,成果展示工作不僅能夠為學生帶來成就感,而且也能夠通過對學生成果進行評價來找出任務驅動法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的對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具體而言,在成果展示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對自身程序設計任務的完成思路、創新點等進行詳細的講解,教師則需要在學生完成成果展示之后,組織其他小組對展示完成的成果進行評價,從而促使學生能夠看到其他小組設計過程中體現出的優點,進而更好的彌補自身所具有的不足。在學生點評之后,教師則需要對學生成果進行點評,點評內容不僅需要圍繞學生的程序設計成果來開展,也需要關注學生在開展任務中的具體表現,點評過程需要以肯定與表揚為主,同時也需要指出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以及程序設計成果的不足,從而引導學生明確自身努力方向。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應用任務驅動法開展程序設計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確保自身所設計的任務具有明確的目標、呈現出較高的趣味性且貼近學生生活,并對任務的規模與難度做出合理的把控,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通過創設教學情景來完成學習任務的導入、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對學習任務進行深度分析、通過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來促使學生更具效率的完成任務、通過開展成果展示與總結評價工作推動任務驅動教學工作的持續發展,從而為程序設計教學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猜你喜歡
程序設計成果驅動
數據驅動世界。你得懂它 精讀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驅動防滑仿真系統分析
醫學專業“Python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總結與思考
屈宏斌:未來五年,雙輪驅動,砥礪前行
驗收成果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語言程序設計實踐教學探索
數說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成果
工大成果
從細節入手,談PLC程序設計技巧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