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民間采茶曲藝術特色分析

2019-01-06 21:26秦忠亞
福建茶葉 2019年8期
關鍵詞:矮子水袖扇子

秦忠亞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江蘇揚州 225000)

1 采茶曲的唱腔特點

采茶曲的唱腔特點可以歸納為“三腔一調”,即茶腔、燈腔、路腔與雜調。茶腔是采茶曲中最為主要、最為常見的唱腔,這種唱腔中的許多曲牌都來源自民間音樂,因此,不僅許多作品都使用這種唱腔,而且這種唱腔也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這種唱腔具有抒情、爽朗的特點,經常用來描繪和呈現勞動人民的勞動情景與愛情故事。當前,基于茶腔創作的曲牌達到了61首之多,如《打鞋底》、《斑鳩調》以及《牡丹調》等屬于茶腔、調式則以徵調為主;燈調則包含龍燈、馬燈、大堂花鼓等多種曲牌,其中,《報茶名》、《春景天》等都是燈腔中的常見曲牌。這種唱腔具有較強的節奏感和舞蹈性,通過與打擊樂器相配合,這種唱腔能夠營造出紅火熱烈的氛圍;路腔又被稱為湖南調,在長期的運用以及發展當中,路腔逐漸呈現出了贛南化的發展趨勢,并可以與采茶曲中的其他腔調進行和諧使用。這種唱腔呈現出了幽默、輕松的特點,在載歌載舞的采茶曲表演中體現出了較強的實用性;雜調則主要來源于贛南地區的民間曲藝以及江南小曲,雖然基于雜調的曲牌都較為小巧,但是在抒情方面卻也別有風味。雜調之所以成為“雜”,是因為雜調來源廣泛,且不像茶腔、燈腔、路腔呈現出了系統化的風格與特點,同時也不能作為獨立聲腔來使用。

2 采茶曲的語言藝術

語言是采茶曲藝術中重要的構成要素,采茶曲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其語言風格與形成背景、發展歷程具有緊密關系。具體而言,采茶曲的語言風格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俗易懂。采茶曲源自民間,生活化的語言對采茶曲語言風格產生著深刻影響,因此,許多采茶曲中的語言都是客家方言并且不加修飾,在此基礎上,采茶曲的語言呈現出了極具地域特色和通俗易懂的特征;二是詼諧幽默。在題材方面,采茶曲多表現社會普通大眾生活,而詼諧幽默的語言則成為了采茶曲語言藝術中的重要特點,特別是在丑角的塑造以及語言的設計方面,這種特點呈現的更為明顯;三是含蓄雋永。采茶曲中的唱詞不僅具有通俗易懂等特點,而且往往具有深刻的寓意,與此同時,張弛有度的唱詞不僅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氛圍,而且也能夠更好的呈現人物之間的沖突,如在《茶童戲主》中,茶童與茶山姐妹之間“又唱樂來又唱苦”的片段,不僅傳達出了苦中作樂之感,而且也反映出了社會底層人民備受壓迫的社會現狀,因此,這些唱詞不僅具有寫實性,而且也具有諷刺性;四是真切感人。采茶曲中的許多內容都取自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依托具有生活化、真實性的內容敘事說理,促使采茶曲的唱詞呈現出了情理俱現的特征。

3 采茶曲的表演要素

采茶曲所包含的表演元素主要為“三子”,即步子、袖子與扇子。

采茶曲的“步子”又被稱之為矮子步,這是采茶曲中“生行”表演中的重要技巧。矮子步包括三種形態,即雙膝微屈的高樁、正步中蹲的中樁與正步全蹲的矮樁,所有的矮子步都具有腳掌率先觸底,隨后腳跟觸地的特點。對于表演者而言,矮子步的表現要求表演者能夠在膝蓋彎曲的情況下,實現步伐與雙手擺動節奏的緊密協調,同時需要在保持身體放松的基礎上避免出現塌肩聳肩的情況,只有如此,矮子步才能夠表現的更加自然也更具審美情趣。由于一些矮子步是在模擬動物形態以及對動物形態進行藝術化處理的基礎上提煉而成,因此,矮子步的命名也多與動物相關。雖然傳統采茶曲中的矮子步都是由男性表演者來使用,但是隨著社會大眾審美需求的變化以及采茶曲表演藝術的發展,女性表演者也開始使用矮子步來進行表演。在矮子步的創新發展過程中,一些采茶曲藝人在20世紀80年,通過將芭蕾舞中的一些步伐融入到矮子步當中,促使矮子步呈現出了更為多元化的形式,而這種經過改進后的藝術形式也被運用到《釣拐》當中,并促使演員所演繹的浪蕩公子形象得到了更好的表現。由此可見,矮子步是采茶曲中重要的表演形式,這種表演形式的創新發展,對于提升采茶曲的藝術表現力具有重要意義。

采茶曲中的“袖子”又被稱作“單水袖”,與傳統采茶曲中的矮子步一樣,單水袖同樣是男性表演者重要的表演工具。采茶曲中的單水袖具有多元化的形式,如剪刀袖、搭肩袖、纏腰袖、狗尾袖等,在對單水袖進行運用的過程中,抖、拋、轉、挑是最為基本的使用技巧。當然,采茶曲表演者不僅需要掌握單水袖多元化的形式和表演技巧,還需要在表演過程中根據具體劇目、情景、人物情緒等來對表演技巧進行靈活巧妙的運用,以求更好的表演效果,進而為觀眾帶來更好的審美體驗。與男性表演者的“單水袖”所對應的是采茶曲中女性表演者所使用的“手巾”,而“手巾”的運用,在擺放位置、翻轉變化、拿捏位置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嚴格規定,并對表演者手腕的翻轉幅度、力度以及柔軟度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由于“手巾”運用具有尾巴花、繞繞花等多元化的形式,因此也能夠傳達出多變的美感。當然,不同行當對“手巾”的運用具有不同的特點,如彩旦手上的手巾翻轉呈現出了更急更快的特點,而花旦手上的手巾則傾向于柔慢。

扇子即“扇子花”。雖然采茶曲中的扇子可以由男性表演者與女性表演者共同使用,但是男性表演者手中的扇子多為單扇,而女性表演者受眾的扇子則可以為雙扇。扇子在采茶曲表演中具有廣泛運用,如在傳統劇目《老少配》、《瞎子鬧店》、《九龍山摘茶》中都具有手持扇子的人物。也正是因為如此,采茶曲中扇子的使用已經成了完善的體系,其“扇花”和技巧多種多樣,如“扇花”包括一指花、二指花等,扇子使用技巧包含托扇、風車扇、按扇等。當前,一些文藝工作者圍繞采茶曲表演中的扇子元素,創造了“贛南采茶舞健身操”,這不僅推動著采茶曲的普及、彰顯出了采茶曲的現代價值,而且也為采茶曲的繼承與弘揚注入了更大活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民間采茶曲是我國民間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我國民間采茶曲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喜愛并呈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采茶曲中的“三腔一調”、極具特色的唱詞以及以步子、袖子與扇子為主的表演要素,是采茶曲形成鮮明藝術風格的重要支撐,為此,在采茶曲的傳承與弘揚過程中,需要重視針對采茶曲的這些藝術特點做出深入研究并推動其得以與時俱進的發展,從而確保采茶曲能夠在保留傳統藝術本色的基礎上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大眾審美需求,進而為我國民間采茶曲藝術爭取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猜你喜歡
矮子水袖扇子
“矮”字歇后語
Singing the Changes
水袖
這些都是扇子嗎
糖?扇子
絕色水袖
白牙(短篇小說)
扇子
曾鳳飛:水袖輕拂的《遠·近》恭王府
矮子堡的男人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