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勃·迪倫:詩人,亦是歌者

2019-01-06 02:17椿熙
小演奏家 2019年12期
關鍵詞:迪倫民謠鮑勃

椿熙

在很多人看來,鮑勃·迪倫嗓音沙啞,幾乎毫無唱功可言,就連非常喜愛他的余光中先生也如此說:“若論唱功,大概是個歌手就可以比得過他?!?鮑勃·迪倫早期的大部分作品只有吉他和口琴伴奏,他沒有出眾的外表,沒有引以為傲的家世,甚至沒有完成大學學業,但這一切并不妨礙他成為流行音樂的標桿、時代的標志、青年人的精神領袖。鮑勃·迪倫影響流行文化與音樂超過五十年。

鮑勃·迪倫有駕馭詞句的能力:被天空禁錮的飛鳥、眉眼憂愁的人、離開愛人走向遠方的青年、壁花少年、燃燒的天空、飛翔的炮彈……構成了人們對六十年代的想象,公路與鄉村、安寧與動蕩、愛與分離……一字一句如閃電般震撼心靈。

“ I consider myself a poet first and a musician second. I live like a poet and Ill die like a poet.(我覺得自己先是一個詩人,然后才是個音樂家。我活著像個詩人,死后還是個詩人)?!滨U勃·迪倫曾這樣描述自己?!禕lowing In The Wind》的歌詞朗朗上口,引人深思。在歌曲中他提出了種種設問,關于戰爭、和平、自由,而回答便是那悠長的疊句:“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世人對此有兩種解讀,一是這答案太過明顯,就呈現在你眼前的風中;二是這答案如風般無法捉摸。

鮑勃·迪倫真正使人欽佩的是他敢于反抗傳統,選擇自己道路的勇氣。1965年,鮑勃·迪倫就已是著名的民謠歌手、民權斗士、反戰先鋒,被稱為“民謠國王”,而在1965年的新港音樂節上,他將電吉他搬上了舞臺,演唱了那首著名的《Like A Rolling Stone》。當時的觀眾震驚而憤怒,因為從未有人在民謠的舞臺上演奏過電吉他。

1965年,鮑勃·迪倫的專輯《Highway? 61? Revisited》中幾乎每首歌曲都加入了搖滾元素,作家邁克爾·格雷稱贊這個專輯開啟了整個六十年代。鮑勃·迪倫用一首民謠歌曲《Its All Over Now, Baby Blue》宣告了自己從民謠向搖滾的轉變,由于這一驚世駭俗的行為,在一片叫罵聲中他被憤怒的觀眾轟下了臺。他當即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即便有好友再三挽留,他也不想再做一個抗議歌手。后來,這一天被認為是民謠搖滾的誕生日。如果要論它對搖滾史的意義的話,可以說它奠定了現代搖滾樂的基礎。

鮑勃·迪倫的態度是特別的。消費時代,他沒有絲毫討好觀眾的意愿,在各種思潮流行之時,他也沒有盲從,而是清醒而獨立地旁觀,他的開創與前瞻、他的自由靈魂影響著一代代青年和音樂人。

猜你喜歡
迪倫民謠鮑勃
Dr. Skinner and Hungry Pigeon 斯金納博士與 饑餓的鴿子
音樂家編年史:鮑勃·迪倫的歌
民謠
流浪貓鮑勃
何為民謠
你不知道的鮑勃·迪倫
我愛校園新民謠
鮑勃·迪倫的搖滾魂
我愛校園新民謠
遲來的春天 ——鮑勃(美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