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閉坑地質環境一體化防治研究

2019-01-06 02:19張升磊
中國科技縱橫 2019年22期
關鍵詞:渣土礦產資源勘探

張升磊

摘 要:礦產資源的勘測開發以及閉坑等多個工作過程中,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不符合我國當前提出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求,需要研究礦井對于當地生態環境的具體影響方式,在此基礎上針對這些負面影響的實際解決工作方法,以提高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閉坑工作中的各項工作落實水平,實現對于當地各類污染情況的合理防治。

關鍵詞:礦產資源;資源勘探;資源開發;地質環境;一體化防治

中圖分類號:TD1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2-0003-02

0 引言

在礦產資源的勘測開發以及閉坑工作中,造成的負面影響包括當地的植被破壞、各類殘渣對于生態環境的污染、地下力學結構的破壞等,都會導致整個區域的運行穩定性下降。今后要針對這些問題建成相應的改革方案,以最大限度提高整個系統的運行質量,并且防止具體工作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對生態環境形成的嚴重破壞。

1 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對地質環境造成的影響

1.1 原生環境破壞

原生環境包括勘探區域的周邊森林植被以及地下土層的力學結構,都會對整個系統的運行狀態和發展水平造成影響,尤其是在地下礦井建設過程中,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導致該區域出現整體性垮塌事故的幾率提高[1]。在這一生態系統破壞過程中,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廢渣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并且污染程度通常情況下較為嚴重,會導致當地的森林資源全面破壞、生態系統的全面崩潰等。就實際的運行水平上來看,當前所有這些影響方式通常為綜合性的影響體系,環境破壞水平會形成長期性的影響形式。

1.2 地下環境破壞

地下環境的破壞包括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水位的升降波動過大、當地土層的力學結構遭受嚴重破壞等,這些項目都會讓當地的生態環境面臨極其嚴重的破壞。在這一工作的全面落實中,這一工作項目中容易出現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地下水位的升降影響來說,當出現這些嚴重的破壞現象時,會導致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無法高效穩定的運行,并且會對民眾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今后要對這些問題進行綜合性的解決。

2 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閉坑地質環境的破壞流程

2.1 勘探過程的破壞作用

礦產資源的勘探過程中,一些情況下需要破壞原有區域的植被環境,并且該項工程需要對地表植被大范圍清除,這一工作形式會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發展水平。森林植被被破壞之后能夠造成當地的水土流失情況加重,導致生態系統被嚴重的破壞。

此外在勘探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廢水以及廢棄的地表土石渣,其中含有多種重金屬元素,而這類廢料在露天堆放過程中,會在降水等自然環境的作用下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污染的后果包括當地的地下水被有毒污染物質大范圍污染、生態環境中各類動物和植物大面積死亡、當地的物種多樣性下降等,都會導致整個區域的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

2.2 礦建過程的破壞作用

礦建過程當前采用地下開采形式和露天開采形式兩種,對于露天開采形式來說,通常情況下會在大面積范圍內完成相關礦產資源的開采,而從作用形式上來看,該區域的森林植被自然無法得以保護。此外當地的工作礦產開發中會產生大量的坑洞,一方面容易在環境出現降水時出現嚴重的積水效應,另一方面也容易產生揚塵等自然災害。而對于地下開采過程來說,需要在地上建設相應的建筑物,并且將廢渣進行存放,這些區域都需要在當地開辟專用的加工與礦渣存儲系統的位置選擇,這類區域對于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效果更高,并且需要侵占大量的生態體系資源。

2.3 開發階段的破壞作用

礦產開發階段一方面要完成對于原有森林以及相關資源的侵占和破壞,讓其能夠完成對于各類土石渣以及泥漿的存放,從視覺效果上來看,由于森林被大面積破壞導致視覺成效下降。另一方面當各類廢土石渣以及泥漿未能被合理處理時,容易滲入到地下環境內形成地下水的污染,并且讓相關土層遭受大面積污染,此外在露天開采中也會導致整個區域的地下承力結構遭受破壞,在發生大面積降水現象時,容易出現山體滑坡等問題。

2.4 冶煉過程的破壞作用

礦產冶煉過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學藥物,當這些藥物未能被高效合適的處理時,則會產生嚴重的自然環境侵蝕作用。雖然當前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已經采用各類毒性更低的藥物類型和新型處理技術,但是從產生效果上來看,其在運行過程中依然會出現較為嚴重的污染泄露問題。

此外在冶煉過程中各類重金屬元素也無法被全部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導致這類重金屬離子以及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會滲入到地下水中,降低周邊區域的民眾健康水平。另外這類污染物質具有較高的積聚作用,當地生態環境無法承擔這類有害物質時會導致對森林植被的破壞作用長期存在。

2.5 閉坑過程的破壞作用

礦山閉坑階段需要完成對于原有區域的處理,但是在當前的工作中,并未發現該處理工作具有較高的使用成效。比如在露天礦場中,各類露天挖掘場地已經處理的空曠區域中要投入大量的處理資金,對其處理中大量的企業并不注重對于當地生態環境的維持[2]。此外對于各類廢棄的露天礦坑來說,其成為對于各類水資源的存放區域,并且由于深度參數較大,能夠對當地的地下水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該區域的周邊環境破壞嚴重。

3 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閉坑地質環境的一體化防治方法

3.1 勘探過程防治

勘探過程的采用工作雖然從整體上來看,無法恢復對于當地生態環境的短時間全面保護,但是也可以通過對一些設備的采用,降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程度。

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可采用當前已開發出的新型工作技術完成具體的勘探內容,比如采用金屬含量的專業探測裝置以及合理的采樣裝置,分析該區域的地下環境中是否存在礦產資源。此外也可以通過對于地下電阻的測量以及分析等工作內容,詳細研究該區域的地下力學水平和情況,以確定是否需要經過重新的鋪排和優化,在此基礎上確定今后的礦產資源開采方式。尤其是在需要完成森林植被的破壞水平控制時,更是要全面綜合分析是否必須具備這一工作考慮項目,在此基礎上完成后續的各項礦產資源分析工作。

比如在某區域的礦產資源開發中,勘測方式是通過對于地下電阻率的測量和分析,了解該地區地下存在豐富銅金屬儲備,同時研究了地下水的分布情況、地下巖層的分布情況等,之后通過合理的規劃方式了解在礦產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周邊渣土存放區域的具體設計內容。該過程中注重對于當地水土資源的保持,尤其是對于渣土的存放區域設計,要通過設置擋土墻的方式研究該地區是否能夠處于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以防止在日常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共同作用之下出現嚴重的存在渣土流失問題。

3.2 開采過程防治

開采過程的污染防治一方面要降低對于露天礦產的開采量,尤其是對于煤炭礦產資源來說,更是需要降低這類礦井的建設量,原因是這種開采方式能夠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災難性的破壞效果。此外在后續的開采過程中,要注重對于各類渣土的合理存放和處理,處理的方式包括對形成渣土的存放區域的合理規劃、該區域擋土墻的設置等,這些裝置能夠具有極高的使用質量與運行水平。

比如在某礦產的開采過程中,發現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較好,但是地下區域中還有大量的礦產資源,今后的開發工程中要在合理區域規劃地下礦井的建設方法,并且完成各類基礎設施的搭建工作[3]。而在各類渣土堆的存放地區規劃中,要在周邊區域進行地區選擇??紤]到地下礦井的支撐力相較于原有土層在承力效果上下降,所以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在了解該區域地下礦井延伸方向、建設位置以及延伸面積的基礎之上,在其地上相應的外部空間中搭建渣土的存放區域,在這類場地周邊設計擋土墻的同時,避免這類擋土墻建設在這一區域的斜坡地區,同時要從根據地區的地質分布情況,建設專用的排水暗渠和明渠,以防止場地周邊出現長期性的積水問題。

3.3 冶煉過程防治

冶煉過程防治要從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基礎工藝的采用兩個角度出發,以完成具體的工作內容?;A設施建設本文認為要通過對當前引進污水處理技術的采取,可讓該區域能夠處于更為高效完備的工作體系之下,其中建成的工作體系包括過濾池、氧化池以及滲濾池等工作區域。其中過濾池要去除污水廢水中產生的各類不溶性污染物質,常見的有土壤殘渣等內容,使用建成的金屬網等結構實現對于污染物質的過濾處理工作。后續的氧化池以及滲濾池工作項目,要向其中加入厭氧菌群對有機物高速處理,而后續的各類滲濾池中要通過不同滲濾膜的使用,完成對于污染物質的隔絕,最終讓生成的水能夠滿足我國制定的各類排查標準。對于防治工藝來說,通常需要經過除硫脫氮等多項工作完成對于化學物質的處理,而重金屬物質的處理方式包括加入沉淀性鹽離子等讓金屬離子沉降。對于各類當前開發出新型工藝的應用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實現對這類金屬物質的合理配置,從而讓整個工作系統的運行質量大幅度提高。就具體的工作形式上來看,當前該項工作要能夠通過對于所有相關技術的采用和挖掘,研究是否能夠應用于礦區的生產區域。

3.4 閉坑過程防治

閉坑過程防治是整個工作項目的最后一環,由于在前項工作的落實過程中已經降低了對于當地自然環境的污染水平,所以今后的閉坑工作要從兩個角度切入,以實現對于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恢復。

對于露天礦場來說,可以考慮將已經經過處理的渣土回填至原有的區域,雖然回填之后不能實現對于地面環境的全面覆蓋以及原有區域的填平,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恢復原有生態系統的目的。閉坑過程的防治要在回填之后完成對于當地的土地復墾工作,通過播種多種樹苗的形式讓該地區在一段時間后恢復到原有的生態水平[4]。工作中要派遣專業技術人員了解區域內植被的恢復水平,以實現對于生態系統的全面恢復。對于地下挖掘的礦產資源來說,也可考慮完成對原有區域的全面填埋,但是也要注重對排水設施以及輔助設施的合理使用質量,通常情況下,這類設施不可在最短時間內拆除,而是要通過對礦坑原有區域實際地下結構恢復情況的研究,將這些設施逐步拆除,以防止在短時間的拆除之后出現該區域的整體性垮塌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礦產資源勘測開發閉坑過程中,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包括地下土層承力結構的破壞、地下水的水位波動和污染、周邊自然生態系統的物種種群數量下降等,這些因素都與我國當前提出的各項工作要求不符。針對被破壞自然生態系統破壞的防治工作,包括開采過程的填土回填和復墾、冶煉過程中的新型技術采用和工作流程規劃等。

參考文獻

[1] 薛曉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閉坑地質環境一體化防治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9(11):100+102.

[2] 鄭維奕.地質礦產勘探中的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J].世界有色金屬,2017(05):219+221.

[3] 李玉武,徐友寧,張江華.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閉坑地質環境一體化防治研究[J].石油儀器,2014,28(02):77-80+10.

[4] 徐友寧,李玉武,張江華.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閉坑地質環境防治一體化研究[J].礦床地質,2012,31(S1):963-964.

猜你喜歡
渣土礦產資源勘探
油氣勘探開發三年滾動計劃編制的思考
探索創新 開辟渣土管理新路徑
勘探石油
我國礦產資源保護法律制度完善路徑分析
自然資源部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8)》
哈薩克斯坦礦產資源使用法將作重大修改——哈薩克斯坦《礦產資源與礦產資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建渣土工袋擋土墻室內模型試驗
煤層氣勘探開發行動計劃發布
固結穩定渣土性能試驗研究
《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12月1日起施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