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長冬日 圍爐看戲

2019-01-07 06:26王雅靜劉藝琳崔洪洋
北京青年周刊 2019年52期
關鍵詞:廖凡浮士德天賜

王雅靜 劉藝琳 崔洪洋

里馬斯·圖米納斯全新解讀《浮士德》 兩個傻瓜的傳奇

帷幕拉開,一個巨大的立方體矗立在舞臺正中,隨著立方體的旋轉騰挪間,時空被攪動,這個立方體是集結人類智慧的書架,也是映照世事變幻的鏡子,還是困住世人的囚籠。伴奏音樂或輕盈柔美,或靈動嬉笑,或熱情奔放,或冷冽肅殺,浮士德的故事依次展開,極具詩意與留白的舞臺承載著浮士德的婉轉人生。

新戲《浮士德》的原著被譽為“人類永恒的贊歌”,但在導演里馬斯·圖米納斯的敘述語言下,《浮士德》出現了新的解讀視角?!啊陡∈康隆肥莾蓚€傻瓜——浮士德和墨菲斯特他們一起演繹一個傳奇的故事。在歌德之前有上百個作家希望寫成浮士德博士的故事,但是只有歌德完整地把浮士德表現出來?!痹谑状温撆沤Y束后,圖米納斯難掩激動地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廖凡闊別話劇舞臺多年再次回歸,搭檔尹鑄勝,稱這次的表演是無比幸福、享受的旅程。在謝幕后的舞臺邊,導演與兩位主演和我們分享了對這部戲劇的理解。

里馬斯·圖米納斯

1952年生于立陶宛的凱梅爾.先后在立陶宛國立音樂學院、莫斯科戲劇藝術學院學習。師從杜曼諾夫。曾擔任立陶宛國立模范戲劇劇院首席導演.后創立維爾紐斯小劇院.并擔任藝術總監。

“戲劇大滿貫”尹鑄勝出演浮士德,柏林“影帝”廖凡飾演“魔鬼”墨菲斯特,二人在劇中精彩飆戲

一聲啼哭

里馬斯·圖米納斯的大名,在世界戲劇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他本人似乎對中國的觀眾格外偏愛?!爸袊^眾在看戲的時候,特別認真,他們會仔細觀察戲劇舞臺上的每一個細節,盡力去了解每一個細節的深意?!痹诮邮懿稍L的時候,圖米納斯說出了他喜歡通過戲劇與中國觀眾溝通的理由。

從驚艷烏鎮、上海、北京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到早前的《假面舞會》《三姐妹》,國米納斯導演擅長在曲折的情節和宏大的敘事中,拿出最真實而細微的情感打動人心,他的話劇在中國亦引發了巨大轟動和反響。

2019年年末,圖米納斯的戲劇作品《浮士德》再次與中國觀眾見面?!啊陡∈康隆愤@部話劇就像是一個襁褓中的孩子,就得拍打,就得啼哭,而且必須是用力拍打,這哭聲才能響亮?!?/p>

Tips話劇《浮士德》

11月30日,備受關注的話劇《浮士德》在北京進行了帶妝臺成。該劇由享譽世界的戲劇大師里馬斯·圖米納斯導演,戲劇獎項“大滿貫”得主尹鑄勝、柏林“影帝”廖凡領銜主演。

話劇《浮士德》討論了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杜會理想的生活道路。話劇在南京舉行世界首演后,好評如潮。2020年1月9日,這部話劇即將在北京上演。

話劇《浮士德》是導演圖米納斯從現代視角出發,對原著的全新解讀,帶著他強烈的個人印記?!案∈康率亲非笳胬?、追求理想國度的人,但他一直被這個想法折磨,最終也沒有達到目標。整部戲劇的沖突其實是浮士德與現實的沖突。開始的時候,他已經漸漸脫離生活變成了一個隱居者,像一個僧人一樣遠離生活。墨菲斯特(魔鬼)又重新帶他回到了生活:你生活在這土地上,你出門看看周邊的世界。這部戲劇里面有鮮血、有追求、有理想、也有愛情,劇中加入了適合舞臺的一些幽默又鮮明的元素?!?/p>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觀眾對話劇、音樂等各種藝術形式的感受力各不相同?!澳X得一部戲劇如何與觀眾達到情感共鳴呢?”

“我們在戲劇里要描述別人的痛苦,不要講自己,而要講別的人,通過這個來講自己。所以,當我看到別人導演的話劇,我能感受到面包的味道、童年的清風在吹過我的臉,我就覺得它是成功的?!睂а輬D米納斯如是說。

兩個傻瓜

當浮士德說出“停下吧,那真美”這句話后,所有演員定格,時間也靜止了。

大幕拉起,演出結束?!案∈康隆币T勝與“魔鬼”廖凡用力地抱在了一起。

尹鑄勝和廖凡的同框是倉促的,廖凡剛剛換下了演出服,發型還帶著魔鬼的兩個犄角,尹鑄勝還穿著劇中一身黑色的學士服?!昂芾?,很幸福?!眱晌恢餮菰谘莩龊蠼邮懿稍L,一起說出了簡單的演出感受。雖然話不多,但已足夠。

原作中描寫“魔鬼”墨菲斯特:他是一個否定的精靈。這個精靈由廖凡飾演。在外形上,廖凡在無限靠近“魔鬼”這個角色,梳著犄角的頭型、紅色襪子、紅色斗篷配著全身的服裝,偶爾,還要露出腹肌施展魅惑。

闊別話劇舞臺一段時間的廖凡說:“已經很久沒演話劇,挑戰很多,但很多顧慮的情緒都不重要了,提前也有心理準備。除了劇本之外,還有導演,很喜歡導演的作品。與他一起排練很幸福?!?/p>

“你覺得,導演與‘浮士德這個人物有怎樣的關聯性?”

“我們第一次見他就覺得導演就是浮士德本人。我們以前看過浮士德的原著,但對這個人物的形象,包括年齡感都是沒有一個很具體的感受,但導演每次只要一出現在排練場,就覺得他很像?!绷畏踩缡钦f。

每個人對人物形象都不能完全清晰地描述。在一次排練中,導演說的一段話給兩位主演定下了基調:浮士德和墨菲斯特就很像生活中的兩個傻瓜,一個異想天開,想要重新獲得生命;另一個就是傻瓜中的傻瓜。這就是理想主義浮士德和腳踏實地的墨菲斯特試圖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的故事。

“尹鑄勝老師,您是如何理解您飾演的‘浮士德呢?”問完這個問題,尹鑄勝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當時的頂燈打下來,周遭有些亂糟糟的,舞臺上還有未收拾完的書籍散落一地。

他說:“浮士德的故事是接近每個人的人生的。因為每個人剛出生之時,總是充滿希望和夢想的,可是,這個世界是鍍上一層神秘面紗的。我們無法猜到上帝賦予生命的意義,我們解不開這個謎題,所以我們開始懷疑,開始丟掉希望,我們會犯錯,會跌倒,可是希望還仍在。所以,我們必須要活下去?!?/p>

劇中留白

在《浮士德》話劇的舞臺上,總能看到一個角落,這個角落有一個孤單的身影,或吶喊,或彷徨,或秘密籌劃著什么,這場交易大戲缺不了精彩紛呈。但當主導這場“靈魂交易”的墨菲斯特被大千世界眾人的遭遇所震動,一切都已結束,滿臺之上只留下他一人的身影,這個“魔鬼”甚至讓觀眾憐憫心痛。

導演對話劇的處理形式深受中國觀眾的喜愛,“中國的觀眾特別喜歡真相,喜歡戲劇化。我對中國的文化很感興趣,與西方的文化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也很感興趣,歌德的文化是如何在中國生長下去的。對我來說,這個問題就像是一種實驗,你們是如何理解惡與善這個永恒的問題?!?/p>

導演對浮士德的解讀離不開舞臺和音樂的配合,在談到話劇相關的音樂、舞美時,“留白”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

“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聯合彩排,這部劇一直在折磨著我,而我也只能是一直去折磨別人。這部話劇的音樂主要是以當時的音樂風格為主,進而加入現代音樂風格作為背景音樂。音樂也有自己的戲劇性。舞臺需要留白,話劇也是,演員的演技更是應該如此?!?/p>

留白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話劇謝幕,生活還在繼續?!跋嘈盼?,在多年后,每個人都會感嘆:啊,我到現在還沒弄清楚這個世界,我就是這樣?!?p>

尹鑄勝

中國內地男演員,陜西西安人。1990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曾獲得第三屆“中國話劇金獅獎”演員振興獎;第1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主角獎;第八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男主角獎;首屆“佐臨話劇藝術獎”最佳男主角獎等。

廖凡

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曾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第18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第6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地靈、惡靈和女巫們運用變化多端的曼妙身姿展現人物,時而靈動可人、時而邪惡恐怖,令觀眾難忘

方旭改編《牛天賜傳》致敬老舍誕辰120周年 人人都是牛天賜

“拐子腿”“私孩子”這兩個標簽,伴隨著老舍先生筆下那個無論養父母如何培養都沒“官樣”也沒有經商頭腦的牛天賜整個童年。他貪玩、愛幻想、喜歡寫詩,可是這些偏偏都是不被允許的。好在我們的“英雄”主角有著天生的小聰明,常常做出一些讓我們又氣又愛,卻又啼笑皆非的事兒來。今年是老舍先生誕辰120周年,為了向老舍先生致敬,同時也為了完成老舍先生之女舒濟先生多年的一個心愿,“老舍專業戶”方旭將《牛天賜傳》這部作品首次改編并搬上戲劇舞臺。在他看來,人人都是牛天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煩惱,不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發生本質的改變。他相信,在這個故事里,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于是在演出前,我們走訪了話劇《牛天賜》的排練場。

方旭:排賤就像是做泡菜,時間到了,味兒也就夠了

這次的戲原本是舒濟老師(老舍先生的長女)跟我念叨了好幾年的一個事兒,她覺得她父親這部長篇小說非常好,但是卻不被關注,因此希望我能來演,對我來說這是老人家的一個心愿,但是導、編、演我擔心兩邊兒都顧不上,所以就從“演”這部分撤下來了。

如果你讀過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應該會知道,《牛天賜傳》這部作品是很好讀的,語言風趣幽默,同時也很容易跟觀眾溝通,因為他講了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和每個人部有關系。

多年的戲劇經歷給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在做每部作品之前,先要想跟觀眾聊什么。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我覺得其實牛天賜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只不過在呈現方式上可能會有點麻煩。因為這個小說它是一個傳記的形式,講述了主角牛天賜從襁褓中被牛氏夫婦收養,一直到長大成人的一個故事。當然成年后的天賜很容易呈現,但是要表現一個嬰兒慢慢成長起來的變化過程是讓人很費腦筋的。好在后來我們將以往從中國戲曲當中借鑒的元素、方法再一次用到了這部戲中。用一種比較寫意的方式去表達,做出一種戲劇的呈現,也就是后來人偶結合的方式。

借由這種靈感,讓我們將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老舍先生的這部作品是一個“上帝視角”,里面有很多夾敘夾議的部分。在讀的時候應該會發現很多“議”(評述)的部分比“敘”的部分好看。但是在表演中卻很難用上,你不能將這部分內容交給任何一個人物去呈現,因此才出現了閻鶴祥所飾演的“門墩兒”這個形象。其實這個劇本我們最早改編的時候,一直覺得找不到方向,直到后來把“門墩兒”給激活了,才知道該怎么寫,所以說“門墩兒”這個角色還挺重要的。

其實在許多戲劇中,它部有一個基礎的邏輯,就是生活邏輯。只有真正依托于生活邏輯,上了舞臺才能立得住。無論是舞臺的呈現,還是演員的表演,都是如此。所以,排練一開始,我就帶著他們讀了兩遍原著和劇本,所有人圍在一起做生活講述,分享成長過程中的一些事情,快速地促進大家的感情。這排戲就好像做泡菜,把所有的都放在“壇子”里,啪——蓋上蓋兒,到了時間,味兒也夠了。

方旭

中國內地話劇演員、編劇、導演,于1966年出生于北京,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郭麒麟

1996年2月8日出生于天津。相聲演員、影視演員。父親是德云社的班主郭德綱,老師是郭德綱的搭檔于謙,他的塔檔是閻鶴祥。此次出演話劇《牛天賜》中的牛天賜這一角色。

郭麒麟:跟天賜最像的地方 怕挨打,嘴還欠

我喜歡看話劇,這是之前的一個習慣,最早是我哥(閻鶴祥)帶我去看的,因為我們平時也要演出,多看看戲劇對我們的表演也會有一定的幫助。但是那會兒我特懶,不愛去,也是因為我們確實演出任務很繁重,每周只有周一歇一天。不過,后來慢慢的看戲也成為了我的一個習慣,我一般看戲都買兩張票,肯定要拉上一個人。能約別人就約別人,實在約不上別人了,就給我哥(閻鶴祥)打電話。因為看演出對我來說是一種特別放松的方式,而且偶爾還能“指點江山”一下,雖說我自己在演出的時候最不喜歡這類人。但是當我看別人演出的時候,我也有點“嘴欠”,也會有這種想法,不過我會把“指點江山”的念頭藏在心里,畢竟也怕挨打嘛。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能來表演還挺開心的。之前其實就知道方導(方旭),2019年夏天的時候,方導邀請我去看了一場他的話劇《二馬》,真的很好。而這次的《牛天賜》又是老舍先生非常好的一部作品,而我對于京味文化又有一定的推崇,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我自己本身是天津人,但是自從12歲在北京上學,就開始兩地來回跑,因此對北京也有很深的感情,包括我現在演出,很多人都覺得我說話是有北京口音的,其實沒有刻意地去說,而是因為這種說話方式能讓我覺得放松。

北京話讓我融入生活,而表演更是要貼近生活,這是我對于表演的一個要求。我一直覺得,表演的時候我要從自己和角色的身上盡可能地找共同點,然后再將這些共同點盡可能多地展現給觀眾。因為演的人和看的人不一樣,觀者的所思所想和演員一定是不同的。所以你只要演出你想演的,至于他想看的,他自己早已經腦補出來了。這就好像影視剪輯一個樣,一個表情,你后面接上不同的畫面,他這個表情馬上就變成各種各樣豐富的含義了。

所以,我覺得我能把自己理解的東西表現出來,并且還能讓看的人理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通常都不會選擇和自己反差太大的人物,像牛天賜這個人物,他離我還不算太遠,拋開他棄嬰的身份,他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的小孩,有著父母的期望、叛逆的童年,也有著諸多的奇思妙想,或多或少地映射著每一個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

我們也總能在天賜的身上找到童年時期自己的影子。而“天賜”這個角色他也給了我一個很好的發揮空間,因為在此之前這部作品沒有搬上過舞臺,沒有可供參考的資料,所以我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先把它演出來。先不管對不對,我先弄一個,您說不對咱再商量、再改,對吧!

閻鶴祥

德云社相聲演員,2006年考入德云社學員班,同年拜師郭德綱。此次出演話劇《牛天賜》中“門墩兒”這一角色。

閻鶴祥:另一個“牛天賜”

在這個戲里面只有我這個人物是沒有的,是虛構的一個人物,叫“門墩兒”,是一個擬人化的存在。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天賜他們家的一個小精靈的感覺,是天賜一個非寵物類的朋友。但他其實不負責來推進故事,更多的是陪伴并且見證了天賜的成長。

因為這部小說是老舍先生年輕的時候斷斷續續寫的,他前面有些隨性,自己發表的主觀意見很多。但是在后邊我不知道是老舍先生自己覺得要調整一下風格,或者說是有人給他提意見,反而到后邊就沒有那么直接。而如今我們也沒辦法知道老舍先生當時是怎么想的,所以說我們也是揣摩。

我覺得“門墩兒”這個人,他有一些東西是天賜心里面的所想。這類角色其實在許多作品中都有,比如說《花木蘭》里面的木須龍這個角色或者是好萊塢的動畫片。很多孩子們看的帶有童話性質的影片、戲劇中都有表現,只是我們很少發現,他們是帶著另一種聲音出現的。而我理解的牛天賜他心里面也許有兩個自己,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他有時候是A,有時候是B。而“門墩兒”他說的一些話有時候就是天賜的話。我之前也跟導演討論過,我覺得在原著中老舍先生本人的一些話,以及對當時社會的一些看法,即便是放在當下依舊存在。比如說教育、成長、家庭關系。但是戲劇它畢竟有一個本質目的,它和我們曲藝不一樣。所以我這個人物可以做一個勾連,并且陪伴天賜成長?!伴T墩兒”這個人物實際上是從始至終始終陪伴并且見證了他成長中的一切,這跟我們(和郭麒麟)工作關系差不多,相互陪伴、互相成長。我想導演當時這樣設計可能也有這個原因。

新年話劇觀看指南

或笑或鬧,或真或假,在虛虛實實的故事中,不少觀看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雪花飄飄搖搖,大幕拉開的一瞬間,每個人都是劇中主角。

《 林則徐》

導演:王筱頔

主演:濮存昕、徐帆

演出地點:廣州大劇院歌劇廳

時間時間:2020.01.15-01.16

清道光年間,鴉片流毒,國力日衰,就在朝中嚴禁派和弛禁派相持不下之時,一紙奏折震動朝野。林則徐受命欽差、赴粵禁煙,“鴉片一日不絕,則徐一日不回”。面對著野心勃勃的洋人,唯利是圖的煙販,徇私腐化的官場,風云詭譎的朝堂,他以無畏的勇氣力圖挽狂瀾于既倒,則徐去也……西方的堅船利炮將國門洞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這場猝不及防的歷史劇變,那些左右著國家民族命運的重要人物,在歷史舞臺上展現著各自的心理變化、認識發展與精神特質。孱弱與力量在此交鋒,怯懦與勇氣在此對比,渺小與偉大在此立判!

從躊躇滿志到痛苦反思,如何于滿目瘡痍中建造國家民族的尊嚴,林則徐從虎門銷煙人民眼中閃爍的自豪感中找到了生機——“廣州之前我只知中國,廣州之后我看到了世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卑倌陥D強,由此而始!

《 猶太城》

導演:約書亞·索博爾

主演:安娜伊思·馬田

演出地點:保利劇院

演出時間:2020.03.06-03.07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將猶太人拘禁于立陶宛、波蘭的一些隔離區中,等待分批處死,這些隔離區被稱作“猶太城”。1941年左右,維爾納猶太城宛如人間地獄。城中的猶太人選擇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他們生命最后一段苦難時光:成立圖書館,閱讀寫作;成立劇團,演劇歌唱。本劇取材自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和人物,劇中歌曲也是當年人們的創作。這些故事和歌聲超出猶太人的本族歷史,表達出人類在絕境中的精神力量!

《屈原》

總導演:劉能一

特邀作詞:方文山

領銜主演:曹軒賓

演出地點:江蘇大劇院

演出時間:2019.12.28-12.29

原創音樂劇《屈原》是以“屈原生命最后二十四小時”為切入點,通過浪漫和意識流的手法串聯起他生命中重要的關鍵人物,好比漁夫、楚懷王,以及他作品《九歌》中的人物。通過虛實交織的線索、多時空構建去觸及屈原投江前精神理想的巔峰時刻。劇目整體風格比較寫意,通過幾個重力描述的點,將他的人生際遇、價值觀、對生命的態度著重刻畫出來。他的驚天一躍,也不是絕望的,而是他通過生命的結束走向精神高地。

《 哈姆雷特》

導演:李六乙

主演:胡軍、濮存昕、盧芳

演出地點: 重慶大劇院

演出時間:2020.04.10-04.11

話劇《哈姆雷特》是繼《李爾王》后,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莎劇舞臺本翻譯計劃”邀請李六乙導演的第二部莎士比亞作品。該劇集合國內外一線藝術家共同打造:李六乙擔任導演和燈光設計;瑞士籍德國設計師邁克爾. 西蒙(Michael Simon)擔任舞美設計;中國香港殿堂級美術指導、服裝造型設計師張叔平擔任服裝/造型設計。北京人藝的職業話劇演員胡軍、濮存昕、盧芳、苗馳、李士龍等傾情加盟飾演主要角色。

在劇中,兩位知名演員胡軍和濮存昕都與《哈姆雷特》有著不解之緣。他們都曾在1990 年出演林兆華導演的《哈姆雷特》,當時胡軍飾演掘墓人,濮存昕飾演哈姆雷特。而此次在李六乙導演的《哈姆雷特》中,胡軍飾演了哈姆雷特,濮存昕則飾演國王。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胡軍與同是知名話劇演員的妻子盧芳同臺演出,他們的女兒九九也在劇中飾演歌者——觀眾將聽到她的現場吟唱。

猜你喜歡
廖凡浮士德天賜
天賜靈機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浮士德》(書影)
作為賭注的浮士德
英國皇家歌劇院歌劇電影《浮士德》
廖凡 趙濤 江湖兒女,同道殊途
天賜的緣分
天賜草原
大自然的禮物——天賜
廖凡的白日焰火
廖凡的“不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