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試水電視問政

2019-01-07 06:27徐天
公務員文萃 2019年12期
關鍵詞:問政山東案例

徐天

“跑了三天,開了個沒用的證明,您覺得這事荒唐不荒唐?”

一名律師幫被告人辦戶籍證明,來回折騰了三天,跑了基層派出所、縣公安局,最終卻拿到一紙無用的證明。這段視頻在《問政山東》節目里被播出后,主持人這樣問山東省公安廳負責人。

同一期節目里,針對機動車掛牌登記不合理收費現象,主持人再次問這位負責人:“便民意味著收費嗎?”

在這檔在省級衛視直播、問政廳局級官員的節目中,“辣味”是常見的。

山東省住建廳副廳長周善東在錄制完節目后說:“對省直機關來講,這就像一場大考,出了好幾身汗?!?/p>

電視問政形式,在中國并不新鮮,曾有一個縣的環保局因為電視問政,整個領導班子被集體免職。不過,此前被問政的多數是縣處級官員,鮮有廳局級官員。

近日,山東廣播電視臺推出的《問政山東》,首次讓廳局級官員坐在了鏡頭前,且“辣味”不減,直播形式不變,在切實解決了許多民生問題的同時,也把電視問政這一輿論監督形式推向深入。

問政省直機關

外人恐怕無法想象,《問政山東》的總制片人、山東廣播電視臺輿論監督部副主任原寶國最初得知要做這檔節目,是從新聞中聽說的。

2019年2月11日,山東省政府召開工作動員大會,省委書記在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創新“公開監督”機制,推行“電視問政”“網絡問政”,把評判權交給服務對象和群眾。

省臺主動承擔,省里也有交付擔子的意思。在動員大會召開8天后,山東廣播電視臺《問政山東》的節目團隊成立了,首批被問政對象確定為各省直部門負責人,節目的播出時間定為3月3日。

原寶國告訴記者,此前全國各地的問政節目已有不少。雖然領導沒有明確說節目的制作標準,但他們都明白,起碼不能比其他省已有的節目差。

問政廳局級官員,并不是個容易的事。節目組認為,省直部門的職責,通常以政策發布、動態監管為主,不算是實操性很強的部門,與基層問政極為不同。因此,百姓反映的民生問題,因屬地原則,解決方案大多在基層,板子想打到省直部門,就有可能打歪。

幾經探討,節目組最終達成共識,通過不同案例尋找問題的共性,用這種共性來問政相關廳局負責人?!斑x題的方向是領導關注、群眾關心、具有典型意義,并且能夠解決?!痹瓕殗f。

節目組列出了一份問政名單, 即每周需要被問政的省直部門,交給了省委、省政府辦公廳聯合成立的省創新公開監督機制協調辦公室,再由該辦公室協調聯絡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參加節目錄制。名單中,與百姓相關的住建、交通運 輸、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教育、 民政等省直部門排在了前面。

問政節目,必須要有案例支撐。節目組設定,每期節目挑選四到六個案例做深入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再設計節目流程。

舞臺上有兩位主持人,一位是督辦員,一位是主持人。團隊特意給二人進行了角色化、標簽化的設計。女主持是督辦員,始終從問題出發,情緒可以稍微感性一些。男主持則像是一個穩定器,扮演著有一定社會閱歷、相對理性、掌控節奏的角色。

“我們參照了其他的問政節目,發現一些主持人成了主角,甚至情緒有些失控,這是不合適的。我們的目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主持人不應該成為主角,主角是被問政的廳局‘一把手以及問政代表。我們要讓受眾感覺到這個節目是誠心誠意的,而不能是一個表演的秀場?!痹瓕殗f。

問政代表的選擇也頗費一番心思。節目組敲定了每期大約20人的問政代表團隊,由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代表以及案例涉及的群眾代表組成。他們可以向廳局負責人發問,也可以舉起手中滿意或不滿意的牌子,對被問政官員的回答打分。

另外,現場還有一到兩名觀察員,通常是政府參事或大學教授,對案例和被問政官員提出意見、給予評價。

從錄播到直播

第一期《問政山東》是錄播的。

山東省住建廳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省直部門。節目組準備了幾個案例,在錄制之前,對團隊之外的所有人都嚴格保密。

這期節目的觀察員是山東省政府參事宋傳杰。他回憶說,直到節目錄制當天上午,自己才知道當晚要問政省住建廳,而直播腳本、案例素材,因為保密原則,自己沒有拿到,只能到電視臺之后“盡量與主持人和問政代表多溝通交流,表現得默契些”。

當晚,節目揭曉了案例,分別是建筑生活垃圾偷亂排放、疑似違規建設的別墅群、“套路”消費者的房產中介機構以及農村廁改。

在談到疑似違規建設的別墅群時,問政代表發出了連環問。住建廳一名負責人表示,對于該別墅群是否屬應拆除的違建,需要回去查一查。一名省政協委員立即問道:“你在濟南市拆違拆臨過程中,沒有進行排查嗎?沒有進行摸底嗎?為什么現在還要再去調查呢?”

節目播出之后,在省內和網絡上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用節目組的話說,“毀譽參半”。有網友表揚他們直中要害、解決民生問題,也有網友批評他們不敢直播、一定是剪輯過的。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也看了這期節目。他提出,節目很好,但是第二期一定要直播,并且應有大量觀眾入場觀看。另外,每期節目應有兩名副省級領導到場旁聽。

4天后,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在面積大了一倍的演播廳里接受了直播的電視問政,現場觀眾增加至200名,一位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和一位副省長到場旁聽。

在之后的每一期《問政山東》中,這些都成了標配。不同的是,第一次直播進行了60分鐘,之后的直播則固定在70分鐘左右。

直播,不僅僅讓被問政的省直機關面臨“大考”,對節目組來說,如何能在直播中表達自己的態度,也是一項考驗。

第一重表達,是提出“辣味”問題。有些案例自帶“辣味”,有些案例需要靠現場發問來體現。問題的打磨也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工作。

另一重表達,是打斷?!拔掖驍嘁幌?,我們不想聽您細說原因了,您就說說這事能不能辦?怎么辦吧?”扮演著感性角色的督辦員在已有的數期節目中都打斷過正在解釋原因的官員。

原寶國解釋說,打斷是一種態度,因為這是一檔問政節目,而不是擺成績、講理由、給自己開脫的地方?!拔覀兇砣嗣袢罕姶驍嗨?。你只要回答做得對不對、下一步怎么做就可以了,找這么多理由,還需要你這個干部做什么?”

在評價山東省發改委負責人對某個案例的回答時,作為觀察員的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直言,他們讓自己“特別不滿意”,因為“兩位領導事實上都是劍走偏鋒,沒有回答問題”。而問政代表們對于類似顧左右而言他、看不到解決路徑的回答,則會舉起不滿意的牌子。

面對數重壓力,一名被問政的廳局級官員在省委的研討會上說,自己上這個節目,就像烤了一盆火,從來沒有這樣難受過。又像澆了一盆冷水,之前一直覺得自己領著團隊干得不錯,到現場一看,千瘡百孔、問題百出。

在刀尖上跳舞

節目的口碑立了起來,外省的電視臺紛紛前來取經。但《問政山東》面臨更深層次的問題,這個節目是否能持續“辣”下去?

節目組有本能的危機感。年輕記者做社會調查新聞的經驗不足,他們思考問題的邏輯、反“套路”的能力,都需進一步提升,而這些技能直接影響了每一個案例的質量。

另一方面,是案例的保密問題。

節目組發現,有的被問政部門在了解到自己上節目的時間之后,就對可能涉及的問題進行突擊檢查、暗訪或督導,有的地方還專門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以應對《問政山東》的直播。

節目組因此規定,內部要形成保密機制,每個選題只有編導和記者了解情況,無論是制片人還是部門領導、臺長都不知道具體信息,直到“磨刀子會”前,才進行詳細溝通。

不過,即便保密工作做到位了、問題也提得尖銳了,直播現場也不見得次次都精彩。節目組發現,被問政官員的現場回答開始套路化、技術化、三段論。首先態度誠懇,接著承認錯誤,最后表示立刻改正。比如,幾位廳長都紛紛表示“很內疚”“很痛心”“很難過”“很憤怒”,要“立刻調研”“馬上整改”“堅決查處”。

節目組意識到,他們在研究這些部門,反過來這些部門也在研究這檔節目的規律。他們需要不斷打破自己的固有模式,從小切口切入,讓追問更出其不意。另外,節目組也向省創新公開監督機制協調辦公室建議,可以對參與《問政山東》節目的廳局委辦進行現場打分,與網絡評價相結合,進行“擔當作為”總體評價和排名。

《問政山東》除了面臨著節目自身的問題之外,也被政府機關長期存在的頑疾所困擾。比如,被曝光的問題存在多部門、各層級職能交叉,“九龍治水”現象嚴重, 無法得到快速有效的解決。

節目組拿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由省創新公開監督機制協調辦公室負責協調,每遇到涉及地方政府的案例,都從演播室直接撥電話給地方負責人,并且對方就站在問題案例的現場,和省直機關負責人一同接受相關問題的問政。

另外,如何舉一反三也是難題。具體的案例被《問政山東》報道了,解決起來往往十分迅速,但 類似問題卻仍然存在。

比如,垃圾隨意填埋在某片區域已有多年,相關機構也多次出面,仍難以解決。但經《問政山東》報道后,很快,垃圾就被全部清走。然而,隨著進一步的了解,節目組發現,幾公里之外另一處被隨意填埋的垃圾,依然得不到解決。并且,據節目組了解,相關省廳已因被問政而就此現象提出了整改要求,但效果顯然不夠明顯。

這是電視問政乃至外界監督機制都會面臨的困境。節目組在做了四期節目之后,專門做了一期《回頭看》,此前被問政的四個省直部門負責人回到演播室。觀察員宋傳杰發現,每個部門似乎都在被問政之后,形成了“從個案到舉一反三、從微觀到普施政策”的閉環,“結果在《回頭看》中,每個部門仍然都再次‘中大獎,被問政調查逐一打臉”。

能否舉一反三,成為電視問政節目是否真正有效的試金石。

節目組向省里建議,可以以季度或者半年為一個周期,通過網絡問政答復率、阻撓記者采訪情況、被曝光次數、電視問政效果等指標,運用大數據手段對被問政部門、各級黨委政府進行用戶畫像并制作出滿意度圖表,呈報給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領導,并下發給各地黨委政府,形成工作落實緊迫感與長效評價機制。對極其不作為的典型案例,不定期面向社會進行公布。

“要珍惜這塊陣地,我們是在刀尖上跳舞?,F在各地政府也開始重視了,主動解決問題了,這就是進步。它能改變機關的作風,改變大眾對官員的印象?!痹瓕殗f,“當然,你也不能指望一個電視節目能解決所有問題?!?/p>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

猜你喜歡
問政山東案例
我和我的家鄉
樣板案例
問政“小事”解決民生難題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設計
“媒體問政”如何走得長遠
丹江口 《百姓問政》聚焦履職盡責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稿卷
山東老家規 (中)
豈止“問干部”,更是“問民意”
難以一致的統計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