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鏈接生活,構建道德與法治精彩課堂

2019-01-10 06:57馬璇
新課程·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策略

馬璇

摘 要:學生的道德成長是《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一條暗線,本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吧罴唇逃??!毕朐趯嶋H教學中扎實完成本課程的總目標,教師就一定要牢牢抓住學生實際生活這一教學資源,以避免“一頭熱、一頭冷”的教育局面,大大提升整體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策略

《道德與法治》教材解讀提出“本課程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育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蹦壳?,小學道德與法治專職教師極為匱乏,導致本課程的教學更多停留在了課堂上,讓孩子真實地走進生活挖掘素材的機會少之又少,對于生活資源的開發始終缺少生活味,難以完成本課程的既定目標,不利于學生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核心素養養成。

一、生活元素,觀察體驗

以往的課堂教學內容相對枯燥,教材遠離孩子的真實生活,學生總是提不起興趣。針對這一種情況,教師可巧妙地將生活元素引入到課堂上,給學生創造一些生活觀察和體驗機會,讓他們根據自己熟悉的生活場景理解課堂知識點。在生活元素引入中,教師要緊密結合課堂教學目標,避免出現“南轅北轍”課堂教學問題,發展學生優秀思想道德品質。同時,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提取一些生活元素,以深化他們對生活的觀察體驗。例如,在教學《我們不亂扔》一課時,教師可先為學生出示一幅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垃圾的分類圖片,以“我是踐行者”課堂小游戲為形式,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鞏固垃圾分類相關知識。接著,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不進行垃圾分類會帶來什么后果?”正當他們進行思考時,直觀呈現廢棄電池污染環境、塑料餐盒資源浪費、生活垃圾侵占土地等情境。待學生對垃圾分類有一定了解以后,組織一次生活觀察活動?;顒又?,以觀察身邊不進行垃圾分類的現象為主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填寫“我的觀察記錄表”。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學生將學會從身邊小事做起美化家園,爭做環保小衛士。

二、聚焦生活,角色扮演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直觀形象的畫面更為有趣。因而,在教學中,面對生澀難懂的課堂教學內容,教師應嘗試為學生創設一些生動情境,于生動情境下引導他們扮演成現實生活中某個人物角色,體驗生活,實現成長。但是,在角色扮演中,要注意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科學調控,避免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出現過于興奮的情況,讓他們真正實現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積累。例如,在教學《周末巧安排》一課時,教師可先以課件形式為學生呈現課本上幾個小朋友如何度過周末的,再從班級里隨機選擇四名學生,鼓勵他們進行角色扮演,一個人負責扮演其中一名小朋友睡懶覺不按時吃早飯的生活情境;一個人負責扮演早早起床去看望爺爺的生活情境;一個人負責扮演先玩游戲再做作業的生活情境;一個人負責扮演先做手工再出去玩的情境。角色扮演活動結束以后,請班級里其他學生根據角色扮演情境說一說幾個小朋友周末生活安排是否正確。通過聚焦生活,對角色扮演中生活情境進行討論,學生將總結出:雖然周末是休息時間,但也要合理安排這個時間,讓時間更充實。

三、立足生活,著眼對話

課堂上,為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教師除了要為他們創造一些除人際對話以外,還應創造與自然世界、社會環境、精神世界相關的對話機會。立足生活,著眼對話,能夠喚醒學生主動發現學科知識,加深他們對知識的感悟。在這一種教學方式下,教師要適當引入一些生活實例,增加學生對話生活的機會。同時,可通過設計一些生活作業,與他們之間展開有效對話,促使他們通過進行與生活相關的對話,獲得學習動力,并主動猜想、交流、反思課堂知識。我在教學《班級生活有規則》一課時,先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一句俗語引入了課題。接著,立足生活,與學生之間展開了有效對話,請他們夸一夸我們班講文明的地方。對話中,一名學生說道:“我們班的學生都會主動向老師問好?!绷硪幻麑W生說道:“我們班的課堂紀律非常好?!泵鎸W生的回答,我又繼續詢問:“那你能找出一些不遵守規則的現象嗎?”一名學生說道:“課間時,總是會有一兩名學生在走廊里打鬧?!绷硪幻麑W生說道:“個別學生會在走廊玩危險游戲?!睂υ捊Y束以后,我進行了總結:“遵守規則十分重要,而違反規則往往會釀成大禍?!?/p>

四、實踐探索,回歸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在生活中進行?;貧w生活,實踐探索課程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促進他們道德成長,讓他們按照課程教學內容堅持去做,努力踐行相關道德行為。實踐探索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設計一系列與生活相關的自主探究活動?;顒又?,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利用課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于生活化實踐操作中消化課堂知識。例如,在教學《我愛家鄉山和水》一課時,教師可結合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家鄉秀麗景色,了解家鄉風土文化。課堂上,可引導學生回歸生活,組織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以拍一拍、寫一寫、唱一唱、畫一畫的方式記錄家鄉美。實踐探索中,有的小組將在老師指導下用相機拍攝、記錄家鄉山水美;有的小組將試著將自己觀察到的家鄉蒼翠樹木、銀簾飛瀑、奇駿峽谷等風景畫下來。在這樣一次生活化教學活動中,學生將更加懂得關注家鄉生活,對家鄉形成真實的熱愛之情。

總之,生活化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快樂氛圍下完成知識學習,慢慢形成優秀品質。但在生活化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增加生活化教學內容,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觀察體驗生活元素,于生活體驗中養成良好思想和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趙雪蓮.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8(5):121

[2]郝耀東.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J].考試周刊,2017(88):81.

編輯 段麗君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生活化策略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