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2019-01-10 06:57周千秋
新課程·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語文教學小學德育

摘 要:在以往的教育中,學校、教師、家長甚至學生本人都極為重視應試的分數,甚至還有了“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等口號,這樣的學習風氣從高中一路影響到小學,為了讓學生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學校到家庭各方面都在給小學生施加壓力,使小學生在生理與心理層面都不堪重負,甚至讓部分小學生因為成績不理想出現了自我傷害行為。因此,現階段的教育改革需要加入德育,通過語文教學幫助小學生心理發育與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

社會的發展變化在一些方面并沒有太大的進步,七八年前,小學生所面臨的困境是成為留守兒童;幾年前,小學生因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背負重壓;最近幾年,離婚率不斷上升,小學生要么成為單親家庭,要么在家中備受寵溺。由此可見,這些學生群體的思想道德不斷地被社會現實所打擊。因此,現階段的教育在教學目標上改革之外,還對小學生群體的心理更加重視,在各個學科中滲透德育,小學語文學科也是如此。

一、在故事教學中滲透德育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材文章的教育是課堂教育的重要部分,教師通過對教材文章的講解,為學生講解文章的行文構思、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語文知識、文章的時代背景等內容,教師還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對文章有更深刻的了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一個途徑是在文章教學中添加對學生德育內容[1]。

以《給予是快樂的》這一課文為例,課文的背景是外國的圣誕節的前夜,主要內容是“保羅”在圣誕前夜與一個貧苦小男孩的偶然結識和相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保羅”的內心被這位小男孩的言行深深地震撼了,小男孩貧苦生活與言行的強烈對比讓“保羅”明白了“給予是快樂的”。這一篇文章蘊含了厚重的德育內容,教師需要將文章中的道德品質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會要求學生開展話題討論,讓學生思考和討論他們想成為課文中的哪一位主人公,是成為幸福的“保羅”?還是成為小男孩?或者是弟弟?以及原因。這樣的話題雖然擁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并不能讓小學生有太多的感觸,教師應當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導學生將“給予”擴散到生活中,引導學生思考在學習生活中他們有“給予”事物給別人嗎?自己接受過別人的“給予”嗎?幫助學生將課文中的感動遷移到學習生活中,讓學生明白“給予”的廣泛意義,如學生“小明”幫助“小剛”講解了一道數學習題,這便是生活實際中的“給予”,這種“給予”也是快樂的。

二、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德育

人類是需要社交的動物,人們每天都需要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接受別人的思想,這一切都在緩慢而有效地發生。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的日常工作中滲透德育[2]。

以生字教學環節為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教導學生學習生字,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這是漫長的過程,也是滲透德育的重要過程。在教學生字時,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漢字的意思,課文中的釋義往往是不足的,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需要多方面組詞并造句。每個漢字或者詞語解釋的時間雖然都比較簡短,但在日積月累之下,就能滲透足夠的德育。例如,在講解漢字“善”時,教師使用善組詞,善良、友善、親善等,然后教師使用這些詞造句讓學生造句。通過造句,教師能夠了解這些詞在學生心中的定義,然后教師再依據學生的心理進行教學,如果學生的心理狀況良好,教師就對學生進行鼓勵,如果學生對“善良”的理解偏誤,教師也可以通過用詞語講小故事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

三、在實踐中滲透德育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擁有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教師需要精心選擇活動主題和設計活動內容,在實踐中滲透德育。在語文的課外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活動的進度和活動相關的日期選擇活動主題,在設計活動內容時,教師需要盡可能地讓活動更具趣味、形式多樣化,將德育活動埋藏在實踐的深處,讓學生不會因為總是遇見德育而排斥[3]。

例如,教師在完成《一個蘋果》的課文教學之后,可以組織以愛國為主題的課外活動,活動內容可以是一次演講,或者是出一期黑板報等。以演講為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家中的幫助下查閱相關的資料,然后在演講會上發表一兩分鐘的演講,或者是以查閱的資料繪制一期黑板報。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活動當成自主學習課堂,而不是嚴肅的政治教育課堂,這樣才能讓學生自發地形成高尚的品格。

總之,在現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滲透德育是時代發展所必需的。小學語文是在小學階段進行德育滲透教學的重要學科,要想達到良好的德育教學目標,教師需要謹記“潤物細無聲”的原則,在語文教學的整體過程中,精準地抓住時機,以貼近生活的方式向學生滲透德育教學,以免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

參考文獻:

[1]吳文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9):160-162.

[2]劉永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德育理念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47-48.

[3]趙穎穎.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與融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7):158.

作者簡介:周千秋,男,出生年月:1976年6月,籍貫:吉林省榆樹市,民族:漢族,工作單位:吉林省榆樹市環城鄉中心小學,職稱: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編輯 馮志強

猜你喜歡
語文教學小學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