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膽瀉肝湯內服加六神丸外用治療蛇串瘡的臨床研究

2019-01-11 05:56游中華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9年1期
關鍵詞:六神丸龍膽水皰

游中華

(江西省樂安縣中醫院外科,江西 樂安 344300)

蛇串瘡也被稱為火串瘡、腰火丹、蛇盤瘡,是皮膚科常見疾病。在現代醫學中,蛇串瘡相當于帶狀皰疹,因病毒感染導致的急性皮膚病,發病率高[1]。臨床表現為皮膚紅斑水皰,多纏腰而生?;颊咴诩毙云鸩r,先出現皮膚刺痛感或灼熱感,伴周身輕度不適、發熱癥狀,后出皮疹,患者自覺疼痛明顯,多難以忍受;或在皮疹消退后,依然遺留痛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西醫治療蛇串瘡多采取抗病毒處理,但該病遷延難愈,反復發作,治療效果不佳。中醫認為,蛇串瘡發病機制為脾內蘊濕熱、肝氣郁結、久而化火妄動,外溢皮膚而致發病。針對蛇串瘡發生機制,應采取中醫特色整體觀念上,對癥治療,辨證施治,以達到標本兼顧的效果。目前對蛇串瘡的治療,中醫多采用清熱解毒、健脾宣肺。筆者根據蛇串瘡發病機制,采取內服龍膽瀉肝湯加味內服六神丸水研外的治療法,取得顯著效果。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便利抽樣法抽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蛇床瘡患者46例,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2組。對照組23例,其中男 14例,女9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 46.16歲;病程最短7 d,最長2年,平均病程(6.42±2.39) 個月。觀察組 23例,其中男 15例,女8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7.34歲;病程最短 7 d,最長 2年,平均病程(6.50±2.41) 個月。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程等資料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納入標準 (1)患者經臨床癥狀、實驗室指標等檢查,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蛇串瘡診斷標準;(2)患者病發部位伴刺痛感、灼熱感,出現片狀紅斑丘疹,并快速發展為黃豆大小的水皰,累累如串珠,排列為帶狀;(3)患者認知良好,精神正常,自愿參加研究;(4)患者知情研究風險及相關制度,簽署了知情同意書;(5)本研究符合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標準。

1.3 排除標準 (1) 伴凝血異常、全身嚴重感染者;(2)患者精神異常,認知障礙,無法正常、自主表述;(3) 患者自愿退出研究;(4)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5)合并心、肝、腎、腦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并需要接受內科治療患者;(6)需接受大量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患者;(7)合并細菌感染的蛇串瘡。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 常規抗病毒治療,阿昔洛韋片(北京康蒂尼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9993340,100 mg×24片)0.3 g,4 h/次。阿昔洛韋軟膏(長春海外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53994,10 g∶300 mg) 外用,3 h/次,患者連續用藥1周。

1.4.2 觀察組 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龍膽瀉肝湯加味內服與六神丸水研外用治療。龍膽瀉肝湯加味內服基本方:金銀花 20 g,麥冬 20 g,玄參 20 g,板藍根 15 g,當歸12 g,柴胡12 g,焦麥芽10 g,黃芩10 g,澤瀉10 g,龍膽草 10 g,車前子 10 g,焦山梔 10 g,大青葉 10 g,生甘草6 g。用水進行煎煮,隨后取藥汁300 mL,分早晚 2次空腹服用,每日1劑。

六神丸水研:取六神丸研成粉末,加冷開水搖勻,用棉簽沾取外擦在瘡面,每天擦拭 3~4次。根據病情,患者連續用藥1~4周。

1.5 觀察指標 對2組跟蹤觀察:(1)觀察患者水皰等癥狀變化,評價治療效果,顯效:患者胸、背、腹、腰等處水皰減退,刺痛感、灼熱感消失,無出現疼痛后遺癥;有效:患者胸、背、腹、腰等處水皰減退30%以上,疼痛減輕明顯;無效:患者胸、背、腹、腰等處水皰減退不足 30%,伴疼痛感[3]。(2) 采取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4]評價患者疼痛情況,由我院自制 0~10分長尺,由患者自主指出相應數字,0分:無痛;1~3分:輕微疼痛,對患者未產生影響;4~6分:疼痛中度,對患者產生一定影響;7~10分:重度疼痛,患者無法耐受,需及時處理;(3)對患者跟蹤調查,觀察患者皮疹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

1.6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 20.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本次研究內相關數據。對呈均數標準差 (x±s)表示的計量數據,采取獨立配對 t檢驗;對呈百分比率(%)表示的計數數據,采取卡方 х2檢驗;當 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2組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較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65.22%明顯增加,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2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2組治療前后疼痛變化 2組治療后疼痛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疼痛 VAS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降低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 2。

表2 2組治療前后疼痛VAS評分變化 (x±s,分)

2.3 比較2組患者皮疹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 與對照組癥狀恢復時間相比,觀察組皮疹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明顯縮短,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3。

表3 比較2組患者皮疹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 (x±s,d)

3 討論

蛇串瘡是皮膚科常見、多發疾病,皮膚見紅斑水皰,多纏腰而生,并存在明顯的疼痛感、灼熱感。治療不當常會出現后遺神經痛,后遺神經痛一般疼痛劇烈,嚴重影響患者的情緒、睡眠及精神狀況,明顯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西醫治療蛇串瘡時,多采取抗病毒處理,但效果不佳。

近些年來,中醫對蛇串瘡的認識日漸深入,將其歸屬為“蛇丹”、“纏腰火丹”等范疇,中醫認為蛇串瘡發病機制:濕熱內蘊、肝氣郁結為內因,外感火毒、久郁化火為外因,進而使邪毒壅滯,并溢于皮膚所致該病發生。因此在治療時,根據蛇串瘡發生機制,將清熱解毒、清肝瀉膽為治療原則,減輕患者疼痛,促進癥狀改善。

本次研究選擇的龍膽瀉肝湯出自清代《醫方解集》,有清肝瀉火、清熱除濕的作用;方中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疏風解表、化滯和血、涼血止痢作用;板藍根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作用;玄參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的作用;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瀉火;當歸滋陰養血、活血通絡的作用;麥冬有潤肺清心、瀉熱生津作用;柴胡是常用解表藥,其功效為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焦麥芽能助胃氣上升,行陽道而資健運,故主開胃補脾之功,并能舒肝,善助肝木疏泄以行腎氣之功效;黃芩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作用;澤瀉有利水滲濕,泄熱解毒,化濁降脂的作用;車前子清熱利尿,滲濕止瀉;焦山梔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龍膽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甘草調和諸藥,清除藥物毒性,共奏清熱解毒、清肝瀉膽之功效。

六神丸最初是治療咽喉腫痛的藥物,具消腫、止痛的作用。主要成分是麝香、冰片、珍珠、牛黃、蟾酥,其中麝香起到開竅辟穢、通絡散瘀的作用;冰片有開竅醒神、清熱散毒的功效;珍珠安神定驚,清熱滋陰,明目解毒的作用;牛黃有清心化痰,利膽鎮驚的作用;蟾酥有解毒消腫,強心止痛的作用,諸藥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在現代藥理研究[5]中,麝香中麝香酊的稀釋液,對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充分發揮抗炎效果;珍珠有抑制脂褐素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牛黃有抗炎、抗感染、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通過對病灶部位采取六神丸水研外涂,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充分發揮藥物作用,效果顯著。

本次研究,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65%,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5.22%,治療后疼痛 VAS評分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龍膽瀉肝湯聯合六神丸水研外用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治療后患者遺留的疼痛程度,具較高應用價值。同時在患者癥狀恢復方面觀察組皮疹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在對蛇串瘡患者行龍膽瀉肝湯加味內服聯合六神丸水研外用治療后,能在較短時間內促使皮疹消失,減輕疼痛感及灼熱感。

筆者認為,臨床采取龍膽瀉肝湯加味內服聯合六神丸水研外用治療蛇串瘡,運用中醫辨證論治,同時兼顧醫學整體觀念,使得治療效果增加,疼痛減輕,值得臨床推廣。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雜志微信公眾號開通啦

為方便廣大作者隨時隨地地查詢所投稿件的狀態。方便讀者免費下載本刊已發表的論文,《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微信公眾號將于2019年1月份正式開通并上線,編輯部將通過該微信公眾號向廣大讀者、作者提供精華文章、最新出版目錄、期刊社動態等。您可以通過微信平臺給本刊留言,我們期待與更多老師們進行互動,留下您最關注的內容。歡迎掃碼二維碼關注!

猜你喜歡
六神丸龍膽水皰
龍膽瀉肝湯輔助治療濕熱瘀滯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療效觀察
四肢骨折后張力性水皰的處理方法
龍膽瀉肝湯和滌痰湯加減治療癲癇發作期痰火擾神證的療效觀察
拔罐起水皰是體濕嗎
拔罐起水皰是體濕嗎
龍膽瀉肝湯合三仁湯加減對春季復發性前葡萄膜炎療效的影響
六神丸外治皮膚病
不同治療時機對扁平苔癬療效的影響
尖葉假龍膽化學成分的研究
內服中藥湯劑聯合六神丸外敷治療耳廓假性囊腫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