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山西省朔州市畜牧業生產情況簡析

2019-01-12 15:23張新謙段金秀
中國乳業 2019年12期
關鍵詞:朔州市肉羊存欄

文/張新謙 段金秀

(1 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2 山西省朔州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

2018年,山西省朔州市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動畜牧業生產健康發展。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全市全年生豬生產出欄量減少,存欄量增加。牛、羊、家禽等肉食的需求量出現替代效應,出欄量增加,存欄量減少。此外,由于蛋雞、奶牛飼養量的減少,雞蛋、生鮮乳產量雙雙減少。2018年末,全市肉類總產量94 937噸,同比增長2.0%;禽蛋產量28 399 噸,同比下降7.1%;生鮮乳產量409 980 噸,同比下降9.4%。

1 主要畜禽生產情況

1.1 生豬生產穩中有憂

2018年,朔州市生豬生產發展雖然相對較為平穩,但面對豬價低谷周期和“非洲豬瘟”疫情雙重不利因素影響,生豬銷售受限甚至出現滯銷,生豬養殖結構被動調整,全市生豬生產呈現存欄增加,出欄明顯減少的態勢。朔州市畜牧業生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市生豬期末存欄340 554 頭,同比增長44.2%,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9 569 頭,同比增長94.1%,生豬生產后勁足。

受疫情影響,對生豬銷售實行運輸管制,生豬銷售受限,甚至出現滯銷,導致2018年生豬期內出欄301 134 頭,同比下降2.1%;豬肉產量28 868 噸,同比下降5.2%。

1.2 肉羊生產呈恢復性增長

隨著市場對羊肉需求的日益增加,肉羊價格經歷多年低迷后,朔州市2018年活羊和羊肉價格均大幅上漲,養殖效益明顯好轉,農戶養殖積極性提高,生產呈恢復性增長態勢。朔州市畜牧業生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肉羊期內出欄3 018 880 只,同比增長1.3%;羊肉產量52 932 噸,同比增長1.3%;期末存欄為1 596 273只,同比下降3.5%。

1.3 家禽養殖平穩發展

2018年,朔州市家禽飼養量4 230 979 只,與2017年基本持平。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禽肉的需求量出現替代效應增加。朔州市畜牧業生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末,家禽期內出欄1 621 626 只,同比增長16.4%;禽肉產量2 450 噸,同比增長14.3%;期末存欄2 609 353 只,同比下降8.7%。

1.4 奶牛養殖效益下滑

奶價的低迷和乳品企業的壟斷經營,導致奶牛養殖與往年相比,養殖效益有所下滑,農民的養殖積極性受挫。朔州市畜牧業生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末,朔州市奶牛存欄103 950 頭,同比下降21.7%;生鮮乳產量409 980 噸,同比下降9.4%。

2 主要畜禽發展情況

2.1 抗風險,大招商,生豬規?;潭炔粩嗵嵘?/h3>

養殖周期性調整、低價位運行、疫情影響等不利因素對生豬生產造成影響,中小型養殖場(戶)和散養戶尤為明顯。因此,近年來朔州市大力創優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促進生豬的規模養殖。引進山西大象禽業集團發展生豬產業,2017年,在懷仁市建起3 個種豬場、1 個商品豬場;2018年,在山陰縣投資5 000 多萬元,年出欄6 000 頭的雙寨生豬養殖場已經投產。生豬養殖規?;潭鹊牟粩嗵岣?,將會加大抗風險能力,從而保障朔州市生豬生產的穩定發展。

2.2 培基地、塑品牌,肉羊產業逐步做強

打造高端羊肉品牌,擴大羊肉銷路和羊肉產品進京銷售。2018年6月21日,在北京市順義區搭建了朔州精品羊肉及農特產品銷售平臺,力爭讓“雁門羔羊肉”品牌唱響京津地區。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朔州市在優勢區創建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朔州市已獲得“雁門關草食畜山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稱號,懷仁市獲得“羔羊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稱號。2018年8月28—30日,成功舉辦了以“塞上綠洲美麗朔州”“綠色懷仁,綠色發展,綠色農業,綠色生活”為主題的山西·懷仁羔羊肉交易大會,進一步提升了朔州市羔羊肉在全國乃至國際的知名度。

3 牧草業及動物防疫發展情況

3.1 青貯飼料用玉米產業穩定發展

2018年,朔州市種植飼料用青貯玉米6.5 萬畝,收獲服務組織發展達到150 個,216 個養殖場簽訂了種銷訂單,奶牛場產奶牛飼喂青貯玉米實現全覆蓋,并在肉羊、肉牛養殖上做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 飼草產業取得重大突破

經過堅持不懈地艱苦探索,克服了種植意愿不強、機械設備不足、貯草棚短缺、干草加工受阻、草畜通道不暢等困難,形成了一個集“種植、加工、收儲、利用”為一體的飼草產業體系。朔州市飼草種植面積17.6 萬畝,其中高水肥、良田種植苜蓿7.5 萬畝,千畝以上集中連片的苜?;?8 家。

3.3 著力搞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的方針,采取免疫、監測、消毒、應急等綜合防控措施,推進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雙提高。在朔州市春季和秋季防疫期間,共免疫畜禽2 453.05 萬頭(只),免疫密度均達100%。全市共抽檢畜禽血清6 426 份,抗體合格率均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3.4 全面開展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落實國家、省有關部門部署,強化組織領導,健全聯防、聯控機制,細化防控措施,重點加強了疫情排查、生豬調運、泔水飼喂、消毒滅源等方面的工作,累計排查生豬600 多萬頭次,設立臨時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23 個,取締63 個飼喂泔水的養豬場,印發各類宣傳資料42 000余份,采集屠宰場樣品80 份、無害化處理廠樣品30 份,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切實履行并執行無縫監管,朔州市未發生疫情。

4 穩定畜牧業生產的對策與建議

4.1 加大扶持力度,增強畜牧業服務功能

加大對農民發展畜牧業的扶持力度,增強畜禽良種繁育、疫病防控和技術推廣體系的服務功能,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和畜產品質量,促進糧食生產與畜牧業的同步發展,進一步發揮畜牧業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

4.2 合理調整結構,增強畜牧業內生動力

加大牛、羊和土雞發展力度,提高母畜比重,擴大存欄群體,打好發展基礎,提升牛、羊、家禽的畜禽產品產量和市場供應量。穩定生豬繁殖基礎,防止母豬過度淘汰,避免價格下降導致新一輪生豬產業滑坡的情況發生。

4.3 健全相關制度,引導奶牛養殖場(戶)走出低迷

建立、健全奶業相關法規、規定和管理辦法,嚴格實行生鮮乳優質優價政策,鼓勵奶農交售合格奶,杜絕兌水、摻雜、使假行為;嚴格奶站建設,提高奶站建設的準入門檻,對奶站建設要遵循方便奶農,促進規?;B殖的原則,合理布局,科學規劃,堅決關停不符合要求的奶站;政府對奶業調控要從微觀控制轉向宏觀調控為主,切實加強奶價監督工作,引導乳品加工企業和奶站與養殖場(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接機制,使朔州市奶牛養殖業盡快走出低迷,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4.4 轉變生產方式,促進主要畜禽綠色發展

通過加強政策支持引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產業鏈條等方式,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推進主要畜禽綠色發展作為推動畜牧產業升級換代的主要渠道,在養殖企業提質增效中實現環保目標及糞污資源的綜合利用。

猜你喜歡
朔州市肉羊存欄
4 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177.3 萬頭環比下降0.2%
能繁母豬存欄半年減少235萬頭
雞蛋存欄偏低 價格上漲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綜合性技術措施
肉羊養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肉羊體尺測量 用上“智慧眼”
7月份生豬存欄首次實現同比增長
朔州市楹聯學會、朔州市詩詞學會成立
朔州市山陰縣:“四種模式”鞏固脫貧成果
朔州市朔城區:強化組織 不斷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