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臺梭利教育思想在區域活動中的運用

2019-01-13 17:37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棲霞路幼兒園邵立
家長 2019年33期
關鍵詞:蒙臺梭活動區圓柱體

□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棲霞路幼兒園 邵立

蒙特梭利教育思想強調以兒童為中心,尊重了解兒童,遵循兒童成長的自然法則,把握住兒童發展的各階段敏感期,有目的地創設良好的環境,提供直觀實效的蒙特梭利教具,讓幼兒主動學習,在愉快的動手動腦中促進各種潛能的發展,建構完善的人格。蒙臺梭利是第一個提出區域活動思想的人,而區域活動立足于幼兒,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探索,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的最佳手段。

一、為兒童提供適合其身心發展的環境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發展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兒童必須依賴與周圍環境的交流,才能了解自己,了解環境,才能發展出完整的人格。她提倡為兒童提供“有準備的環境”,這種環境要具備自由的氣氛,允許兒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愛好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和交往伙伴;結構合理,具有秩序性;充滿和諧與美感;要有符合兒童身心發展需要,體現對兒童教育要求,包含豐富教育內容的教具材料。根據這一教育思想,創設活動區時,我們重視從幼兒的需求出發,從以下三方面著手,真正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

(一)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

我們所教育的對象是幼兒,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應該是為了幼兒,因此,活動區的創設就應該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的需要和興趣。小班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我們專門設置了日常生活區,為幼兒提供了練習抓、倒、夾、擠、轉、系、切、穿等與幼兒生活有關的可鍛煉幼兒動作協調性,提高自理能力的教具。幼兒剛剛入園,對幼兒園生活不適應,我們就設置了幼兒熟悉的家庭生活內容為主的“娃娃家”和“寵物區”,允許幼兒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放到寵物區。這樣,幼兒活動時就能與自己喜歡并熟悉的玩具為伴,產生了親切感、安全感。隨著幼兒對幼兒園環境的逐步適應,我們又將“寵物區”變為“我喜愛的玩具區”,引導幼兒把自己的玩具從家中帶來放在該區,并介紹給大家,學習分享和給予。

(二)充滿和諧與秩序

在活動區的劃分中,我們力求動靜結構合理,各種教具材料由易到難,分門別類,錯落有致地擺放在高矮適中的玩具柜中,室內環境簡潔、協調,富有兒童氣息,并制定了相應的活動規則,如:如何鋪卷小地毯;如何取放玩具;物品輕拿輕放,物歸原位;師生交談輕聲細語,會使用禮貌用語“請您借給我……,可以嗎?”“請您讓一讓”等,并用標志牌讓幼兒知道活動區所能參與的人數。娃娃家的用具多而且雜,我們便在物品的擺放位置上也做了相應的標記;放碗盤的柜中貼上碗盤標記,放水果蔬菜的柜中貼上水果蔬菜的標記。在生活區、積木區、圖書區等區域也都做了相應標記。有序的環境,避免了活動時混亂的局面,保證了活動時的正常秩序,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

為幼兒創設了活動區,就要讓幼兒充分利用活動區,按他們自己的意愿去想、去做、去說,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主動性與獨立性。所以一日活動中,我們留給幼兒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允許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活動內容、合作伙伴。有準備的環境,激發了幼兒參與的興趣,他們在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里,自由感受、發現、探索,體驗成功和喜悅,他們的心情是愉快的,因而他們愿意來幼兒園,喜歡同伴、教師和幼兒園。

二、重視活動的作用和兒童自我教育

蒙臺梭利認為,3~7歲兒童的教育不是以填鴨式的灌注知識為主,而是以活動為主,活動是兒童內在生命力的外部表現,通過活動可以培養其自發學習欲望,為兒童提供活動,發揮他們能力的場所和材料,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去感知,研究和探索他們周圍的環境,才能發展其內在潛力。她特別重視感官訓練活動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因為學前兒童正處在各種感覺的敏感期,所以她設計了一整套訓練幼兒感知覺的教具。我們在活動區中專門設置了感官活動區,運用了她設計的感官教具,如:聽筒,嗅覺筒,色板,重量板,粗糙板,大小不同的立方體組成的粉紅塔,長短不同的小棒,粗細高矮不同的圓柱體嵌盒等,在自由的氣氛中,幼兒自由選擇活動材料,通過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的色、形、音、味、軟硬、粗糙、光滑等屬性,通過看、聽、摸、聞、嘗、形成對客觀事物比較深刻的印象。在對幼兒進行感官訓練時,我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進行引導。例如在操作色板時,首先讓幼兒認識紅黃藍三原色,在會一一配對的基礎上,再認識12種顏色的色板,并一一配對,最后辨別顏色的二級變化、四級變化、七級變化。由于幼兒手腦并用,直接促進了視覺、觸覺、運動覺、感覺的發展和相互間的協調性,并在反復練習中,感知能力的精確性和敏銳性得到了訓練和提高,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了豐富的感性認識,提高了認知水平。

蒙臺梭利認為,感知教育應遵循自我教育的原則。她設計的教具中有專門的錯誤控制系統。如:區別大小的十個立方體,沒有正確操作,搭的“塔”就會因頭重腳輕而倒塌,鑲嵌的圓柱體組合因為尺寸不符而放不到孔中。錯誤控制系統易于使幼兒發現操作中主觀的錯誤,并能夠動腦解決,成功后的喜悅,增強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一次區角活動中,南南小朋友在擺弄圓柱體鑲嵌盒,粗細不同的圓柱體,他放了幾次都因尺寸大小不符而放不到相應的孔中,由于他非常專心,教師并沒有去指導,繼續觀察。后來,在他反復地拿放中,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把每一個圓柱體都在每一個孔中放一放,試一試,直到放進去吻合為止,再進行下一個;最后,他終于把所有的圓柱體全部放到了孔中,這時,南南非常興奮,一直不停地給旁邊的小朋友說他是如何放進去的,成功的喜悅使他對活動區更感興趣了。自我教育有利于幼兒養成動腦解決困難的習慣,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促進了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三、教師是兒童活動的觀察者,指導者和合作者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兒童活動的觀察者、指導者和合作者。在兒童需要時給予適當幫助、指導、暗示和啟發,隨時注意教育的時機和教育的對象,盡量做到因人而異,恰如其分。

活動中,我們注意觀察每一位幼兒的舉動,進行記錄與分析,以便及時地調整與指導。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不把教師的意愿強加給幼兒,積極主動地啟發、引導、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探索。在必要的時候,主動參與到活動中,成為幼兒的游戲伙伴。小班幼兒年齡小,能力差,對幼兒園環境的依賴性較強,我們的參與可以針對性地加以指導。性格內向的幼兒,引導鼓勵他們大膽嘗試;能力較差的幼兒,支持幫助他們堅持完成自己的意愿;能力較強的幼兒,啟發引導他們繼續探索、發現。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活動過程、與幼兒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共同遵守活動規則,增強了師生間的友誼,使孩子覺得親切適宜,產生了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了對活動的興趣,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四、結語

實踐證明,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對兒童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寓教于樂,與教于實踐,智力與個性得到了發展,所以,我們將繼續領會蒙臺梭利教育思想,探索、思考蒙臺梭利教育,博采眾長,為我所用,更有效地體現蒙臺梭利教育的價值。

猜你喜歡
蒙臺梭活動區圓柱體
附加整流裝置的圓柱體渦激振動數值研究
兒童活動區環境色彩設計策略研究
美國蒙臺梭利協會的學校標準和認證制度研究
蒙臺梭利教育在中國的科學化之芻議
各年齡段科學活動區活動內容案例
巧用假設來解題
本土風俗文化資源在幼兒活動區游戲中的應用
蒙臺梭利教學法課程實施的問題研究
找出圓柱體
圓柱體上的最短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