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配方顆粒研究現狀

2019-01-13 17:49劉俊宏王金玲楊德輝邱智東侯淑麗
特產研究 2019年4期
關鍵詞:湯劑飲片配方

劉俊宏,王金玲,楊德輝,邱智東※,侯淑麗

(1.長春中醫藥大學,長春 130117;2.國藥一心制藥有限公司,長春 130600;3.吉林省東方制藥有限公司,長春 130103;4.吉林省醫藥中等職業科學家校,長春 130031)

中藥配方顆粒的出現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為中醫藥治療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徑,還促進了我國中醫藥事業的技術創新,提升了中藥產品的附加值。配方顆粒與傳統的中藥劑型相比,在制備上有一定區別:傳統的中藥劑型制備大多是先將處方中的中藥飲片進行提取濃縮,再予以相應的賦形后使用;而配方顆粒的制備是將每種單味中藥先制備成標準劑量的顆粒,再按處方調配,合并沖服的新型中藥制劑。配方顆粒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相較于傳統的中藥而言,顆粒劑比湯劑更容易攜帶,也免去了煎煮這一步驟,更便于保存,贏得了醫生與患者的青睞。但與此同時,配方顆粒也存在著成分含量與傳統湯劑的不一致,藥效是否等效于傳統湯劑的不確定、質量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綜合配方顆粒發展的現狀,總結了其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機遇,提出了相應改進意見,以期促進中藥產業的發展。

1 市場環境研究

1.1 產值

據統計,2012 年全球中藥配方顆粒產值約63.5億,到2017 年產值增長至193.7 億,平均增長率達20.4%。配方顆粒的主要銷售地區集中在亞洲地區,其中,中國的銷售額占比最大,約為64.4%;其次是日本,占比約為22.7%。2006 年,我國配方顆粒產值約2.28億,到2016 年其產值已經增長到118.25 億。有關專家指出,中藥配方顆粒產值在未來幾年有望破300 億元,并且還會保持這種迅猛的增長勢頭[1]。

1.2 價格

中藥配方顆粒的價格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關注焦點。據報道,在某市醫院展開的價格調查,隨機抽取了多張處方進行價格對比發現,在相同處方前提下,配方顆粒的價格遠超過傳統飲片,為后者2~3 倍。從另一個角度看,配方顆粒的利潤也遠高于中藥飲片,凈利潤達25%~30%,遠高于飲片企業的5%~10%。江世雄[2]選取黃芪、當歸、白術、川芎、丹參、甘草等21 種中藥材為樣本,對相同規格的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的價格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相同組方配方顆粒的價格遠高于前者,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藥配方顆粒對原料中藥材質量要求較高,生產時對加工、制作、包裝設備等投入也較高,導致中藥配方顆粒價格高于傳統中藥飲片。

王金榮[3]對配方顆粒價格的市場認可度進行了相關調查結果統計表明,享有醫保政策的人群認為價格適中;新農合和無任何國家優惠政策的患者普遍認為價格偏高,經濟壓力較大;而那些常年服用藥物的人群認為配方顆粒的價格過于高昂,難以接受。目前,中藥配方顆粒僅在安徽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地已納入醫保,政策明文規定予以報銷不設限,在北京市、浙江省、四川省、河北省等地規定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報銷,有的地區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將配方顆粒納入醫保范圍。

由此可見,價格是制約配方顆粒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配方顆粒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實現全額報銷。將配方顆粒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提高報銷比例,是推廣普及配方顆粒工作的關鍵。

1.3 市場認可度

韓杰[4]對其所在醫院10 個科室開具的處方進行統計后發現,對比傳統飲片與免煎中藥顆粒,二者在臨床中的用量相差懸殊,傳統飲片的用量遠高于后者。醫生們對于這種新興的中藥形式看法不盡相同。在被調查的醫生中,絕大多數表示已經或可以考慮在臨床中使用配方顆粒,但也有少部分醫生表示不能接受配方顆粒。大部分醫生選擇使用配方顆粒的原因主要是藥效有保障、便于調劑、便于患者服用和攜帶;但部分醫生沒有將顆粒作為首選的原因是對于配方顆粒療效的不確定性。在對醫院患者的調查結果中,65.7%的患者表示會優先選擇免煎顆粒,原因主要是服用和攜帶方便;而34.3%的患者表示不會主動選擇中藥配方顆粒,其理由主要為費用高、比較相信傳統飲片或處于觀望狀態[5]。

2 化學成分與臨床藥效分析

2.1 化學成分

比較傳統湯劑與中藥配方顆粒的差異性,化學成分的對比測評是重要的考量方法。

夏云等[6]通過對生脈散傳統湯劑中的化學成分進行測定后發現,人參皂苷Rb1、Rb2、Rc、Rd、Re、Rg1 都沒有在湯劑中體現,而微量成分人參皂苷Rg3、Rh1 含量明顯增加,2 種成分含量均高出單味人參煎劑的54.89%、52.40%。生脈散傳統湯劑中還增加了另一化學成分,鑒定為5-羥甲基-2-糠醛。由此說明,生脈散傳統湯劑較中藥配方顆?;旌衔?,化學成分含量不同,且有新物質產生。

孔銘等[7]對比乳康舒傳統湯劑與中藥配方顆粒發現,2 種中藥形式所含的主要化學成分并無顯著差異,共有成分比例基本相同。細微不同之處在于傳統湯劑圖譜中缺少6 號炒白芍色譜峰、9 號丹酚酸B色譜峰。在5 號色譜峰附近位置則出現了新色譜峰,推測可能在合煎過程中,發生了分解反應或共沉淀反應,使丹酚酸等不穩定類成分減少。而新色譜峰出現,可能是在合煎過程中,丹參中某些不穩定成分分解或轉化成了新的化合物。

綜上所述,傳統湯劑與中藥配方顆?;旌弦涸诨瘜W成分上相比較,的確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二者之間化學成分種類或含量的差異是否會導致藥效的變化,仍需進行更深入的探究。而針對化學成分種類和含量差異問題,配方顆粒廠家在生產過程中也應對產品的檢測數據進行積累、生產工藝進行相應優化、探討并建立完備的質量評價體系,以此最大程度上保證配方顆粒的臨床療效。

2.2 藥效對比

楊蓉等[8]將小鼠隨機分組,觀察了大承氣湯傳統湯劑和不同劑量配方顆粒小鼠的排便及腸蠕動情況。結果顯示,二者在作用上并無明顯差別,二者對小鼠的排便量以及腸推進率的影響效果差異不大。

黃勤挽等[9]選擇不同方法比較川芎、酒川芎飲片制備的標準湯劑和配方顆粒的主要藥理作用,結果顯示,無論標準湯劑還是配方顆粒,均能夠有效提高小鼠熱板痛閾值,對醋酸所致扭體反應可有效增長潛伏期和降低扭體次數,都有改善急性應激血淤大鼠血液流變等作用。

趙自明等[10]統計整理了2001-2010 年萬方、維普和知網三大數據庫配方顆粒藥效研究方面的文獻共68 篇。其中,31 篇未與傳統湯劑進行對照分析,僅與模型、空白對照組進行對比,探究了配方顆粒的有效性,這31 篇文獻均對配方顆粒的治療效果作出了初步肯定。有37 篇文獻將同等劑量的配方顆粒、傳統湯劑進行了對比分析,其中有1 篇文章提到了2 種給藥形式各有利弊,而有3 篇文章認為傳統形式的中藥藥效更好,有18 篇文章認為2 種給藥形式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無明顯差別,也有15 篇文章認為新形式的配方顆粒效果更好。

通過以上對比發現,傳統形式的中藥飲片與中藥配方顆粒在效果上沒有很大差別,但具體應用在人體中是不是仍差異不大,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

2.3 臨床療效對比

魏蘭福等[11]進行了相關臨床試驗,將病情相近的胃脘痛患者隨機分組,使用傳統中藥良附丸飲片湯劑與相同劑量的配方顆粒治療相同時間后調查治愈情況。結果顯示,傳統湯劑有效率為90.2%、愈顯率為52.9%,中藥配方顆粒有效率為 92.3%、愈顯率為50.0%。僅通過對比以上試驗結果可以看出,2 種形式的中藥在臨床療效上是相似的,并不存在顯著差異。

雖然在患有胃脘痛的臨床試驗中得出以上結論,但這并不能說明在所有病癥治療中,所得出的結果都是一致的。在對風咳患者的治療中,張敏麗[12]發現了相比于傳統中藥形式,配方顆粒具有更好的療效。他們在臨床中選取80 名病情相似的風咳病人,分成2組,一組患者服用配方顆粒進行治療,而另一組患者服用傳統湯劑。通過對比2 組患者最終的中醫癥狀評價結果、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率發現,2 組患者在治療的總有效率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使用配方顆粒的病人不良反應發生率與服用傳統湯劑組相比明顯降低。通過以上試驗可以看出,中藥配方顆粒相比于傳統湯劑,對風咳患者發揮了較好臨床療效。

綜上可知,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湯劑在化學成分上確實存在差異,而且差異難以避免,在臨床療效上,二者基本等效。然而,僅憑目前對于中藥配方顆粒的研究程度來看,能否與傳統湯劑之間進行等效替代還無法給出定論,還需要找到更加科學、合理、完整的評價方法,建立完備的評價體系,擴大評價范圍,通過充分研究與試驗,才能最終確定中藥配方顆粒是否能夠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治療。

3 存在的問題

3.1 質量標準不明確

中藥配方顆粒的整個生產應用過程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4 個階段:源頭種植、飲片加工、顆粒生產和臨床調劑。源頭種植,是影響中藥質量的關鍵因素,優良的道地藥材種植是配方顆粒產品質量的基本保障。然而目前在我國,大部分中藥材的優良品種繁育尚未形成規模,相關的質量控制標準也有待完善。加強對源頭種植環節質量管控十分重要。在飲片加工方面,雖然國家已經制定了相關法規來管理中藥飲片市場,國家藥典委員會也出臺了相關要求,但中藥材炮制方法不統一、炮制方法存在地域性差異等情況仍比較普遍。在中藥飲片的銷售中,以次充好、染色增重、違規炮制、摻假售假等情況經常出現。在生產制備環節,目前常見的生產工藝是通過提取、濃縮、干燥等步驟對中藥飲片進行加工,從而獲得顆粒,具體生產時又常涉及到浸漬、滲漉、微波法和冷凍干燥、真空干燥等不同制備工藝。但由于標準的不確定或設備的不同等原因,不同廠家生產的同一配方顆粒生產工藝不盡相同。雖然目前國家已經開展了試點工作,但相關企業多年來尚未能夠形成統一的質量標準,各企業采用的操作規程、生產設備、溶媒輔料、工藝參數、產品規格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13]。

截至目前,我國僅部分省、市針對吉林省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相關的規定。天津市從2012 年發布執行了《天津市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暫行)》,規定共6 冊;廣東省從2013 年起連續發布執行了《廣東省中藥配方顆粒標準》共2 冊;廣西省在2016 年5 月發布執行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2017 年8月,甘肅省發布執行《甘肅省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試行)》(193 個品種),除上述省市已發布執行相關質量標準外,我國大部分省市地區仍未出臺明確的相關標準[14]。

3.2 等效性未充分證實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不同的藥方要選擇不同的煎煮方式。傳統形式的中藥往往需要煎煮方能使用,在此過程中,各種藥材的作用也存在一定聯系,在煎藥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多種物理、化學反應,產生新的化學成分或起到增溶、減毒增效等作用,可以增加處方的治療范圍和適應癥,消除不良反應。而中藥配方顆粒多是由單味中藥經提取加工制成顆粒,根據處方調配后用水沖服,缺少了共煎、反應的過程。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發現,傳統形式的中藥與配方顆粒在內容和效果方面還具有一定差異。因此,單煎與合煎對臨床療效的差異性,是業內關注的焦點,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臨床研究以證實其有效性、等效性。

基于2 種形式中藥的不同,國家應建立整體規劃,進行系統考慮,建設更加完善的質評體系,以更加系統科學的方式對2 種形式的中藥成分、效果、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評價,以消除人們對配方顆粒的偏見。

3.3 試點生產,缺少競爭

為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用藥安全,防止出現不良事件,國家對中藥配方顆粒產業采取試點生產的模式。我國從2001 年開始進行中藥配方顆粒的試運行與生產,經過10 多年快速發展,國內中藥配方顆粒產業已形成巨大規模,且在不斷增長之中。但試點生產的資質并沒有完全放開,整個行業仍處于一個相對壟斷的狀態[15]。近些年,隨著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國家監管的嚴格有效,越來越多優質的醫藥生產企業已經不斷地涌現出來。很多大型的藥品生產企業,擁有優秀的科研與技術人員、先進的生產技術與設備、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但由于缺少國家頒發的生產資格,不得不止步于該行業。這樣的行業壟斷,無論是對價格控制、經濟發展、質量提升還是擴大市場規模,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也難以實現資源更加合理高效的配置。

針對缺少競爭這一現象,國家應進一步擴大試點生產范圍,適當甄選一些研發體系完善、藥品管理方式先進、具備中藥配方顆粒生產能力的優質企業,將其納入到試點生產的名單中。由此也可以更好地起到市場的杠桿調節作用,提升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的生產質量以及企業生產科研動力、降低中藥配方顆粒價格,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4 結論

在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中藥配方顆粒作為迎合現代社會人們快節奏生活方式的新興產物,已經在中藥市場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其諸多優點不言而喻,然而針對中藥配方顆粒存在的問題,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由國家主導、社會各界合力從多方面綜合入手解決。相信通過各項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中藥配方顆粒一定能夠更加科學、合理、有效地投入到臨床應用中,為中藥現代化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湯劑飲片配方
傳統中藥制劑丸、散、湯劑的研究現狀
調中益氣湯聯合外洗湯劑治療壓瘡的效果觀察
口服中藥湯劑常見不良反應及藥學干預
基于電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飲片的快速辨識研究
山東臨清測土配方助圣女果豐收
絕密配方(下)
絕密配方(上)
不同等級白芷飲片HPLC指紋圖譜
梔子標準湯劑的量值傳遞規律
紅參破壁飲片抗疲勞、耐缺氧、耐低溫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