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語文教學中職業精神滲透的策略

2019-01-13 13:46甘肅省平涼信息工程學校熊麗萍
家長 2019年13期
關鍵詞:學科中職精神

□甘肅省平涼信息工程學校 熊麗萍

中職教育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主體,旨在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提高技能勞動群體整體教育素質。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加快和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中職教育也有了長足發展,學校在針對學生的教育培養上,更加注重對學生素質和技能等各方面的綜合提高。在中職教育階段,語文學科依然是一門基礎學科,同時也是立足于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教學目標的重要學科。在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下,中職語文教育的內容也應滿足時代要求,不斷尋求創新和突破,重視和其他學科的聯動作用。而在職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內容便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完成學業內容后能夠順利快速地適應職場、滿足崗位要求。所以在中職教學階段,語文教學中的職業精神滲透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將針對中職教育中的語文學科教學中的職業精神滲透進行策略分析。

一、中職語文教學職業精神滲透的重要意義

(一)樹立正確的職業認知

學生進入中職教育階段,是處于從傳統校園義務教育與踏入社會的承上啟下的技能學習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仍處在青春期,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是發展個性、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形成健康人格的關鍵時期。所以,對于學生的職業認知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語文學科是學生教育經歷中比較熟悉的傳統學科,在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字寫作能力以及溝通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滲透職業精神的內容,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基礎學科的學習方式較為熟悉,對學習內容較容易接受理解,對職業精神滲透內容有個清晰的目標和認識,能夠樹立正確的職業認知。

(二)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

職業精神的滲透學習,主要目的就是職業精神在學生的個人品格和未來實際工作中的良性作用的真正展開。在現代社會,市場競爭激烈,說到底企業間的競爭即是人才的競爭。所以現代企業在實際招聘中除了專業技能的要求,更對求職者的個人品質、職業素養、誠信負責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職教育階段,學校應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以便為更多企業輸送滿足企業要求的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概率。

(三)提高學校的綜合競爭力

中職學校的口碑,一方面體現在學校教育以及學生的職業技能能力上,一方面體現在學校的校園文化和學生的職業素質上。學校培養出的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在企業中有較好的工作表現,也是對學校教學水平的體現。目前我國的中職教育受到了各教育界的重視,各大院校如雨后春筍一樣在數量和規模上都有了一定的發展。那么一家學校在激烈的招生和就業率競爭中想要脫穎而出,除了技能教學外,更要重視學生的職業精神教育,獲得良好的學生個人以及學??诒?,也是提高學校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四)輔助提高語文教學

當然,在中職教育階段,也不能單純地重技能而輕素質。語文學科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能夠獲取民族文化認同感,提高文學素養、文學審美、寫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這除了是學生個人綜合素質提高的體現,更是學生在日后工作生活中的軟實力。單純枯燥的語文教學內容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職業精神教育的內容,能夠賦予語文學科更多的現實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科學習目標。

二、中職語文教學職業精神滲透的教學現狀

依據目前在中職語文教學職業精神滲透的教學情況,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弊端:第一,多數中職生在進入中職校園之前,受教育水平基本是初中畢業,由于年紀較小,加之之前的受教育經歷中多數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表現出的就是學生對學習興趣較差,身心不成熟導致學生沒有形成即將走入社會的認識,對職業精神更沒有什么概念。第二,雖然對于學生的職業精神培養已經給予了相應的重視,但是由于學生配合度較低,同時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通常很難從原有的教學方式中推陳出新,一味地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原本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對語文這門傳統的應試學科存在厭學情緒。第三,到目前為止,在學校教育中,還是以應試和學分測評的方式為主對學生進行能力考查,職業精神的培養沒有被納入學生的成績之中,導致學生和教師無法獲得相應的教學評價,也就無法引起相應的重視。

三、中職語文教學職業精神滲透的教學策略

(一)建立學生的職業意識

在中職教學階段,首要任務就是要先建立學生的職業意識。學生需要認識到在此學習階段,已經脫離于傳統的義務教育內容,是切實為日后走向社會做基礎準備的階段。同時,學生在15~16歲的年紀進入中職院校就學,滿18歲就將要面臨走向工作崗位適應社會挑戰,也需要一定的心理建設和心理過渡時期。所以學校應從建立學生的職業意識入手,注重引導學生對現階段學習樹立正確的認識和學習目標。在學生意識到學習目標的轉變時,就會逐步接納和意識到職業技能學習和職業精神學習的重要性。

(二)加強校企聯動合作

語文教學不應拘泥于簡單的課堂口述教學,枯燥的課堂教學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該配合專業技能進行相應的實踐課程設置。在實踐課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分組合作,鍛煉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養成,引導學生自行根據教材內容對實踐活動項目進行設置完善和研究課題完善,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校方應該重視與合作單位的合作聯系,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企業情況、工作職責內容、崗位要求和技能要求的內容,真正地融入工作實踐當中,使語文學科為技能學習提供輔助。

(三)完善教育評價機制

為了鼓勵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策略和教學態度,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習慣,應該完善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評價機制。在完善的考核機制下,對學生的職業精神有一定的評判標準和參考指標,教師將對學科教學過程中的職業精神滲透引起相應的重視,同時學生也能在獲得良好的職業素養培訓后,得到有效的成績評定和自我肯定,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育教學中,進行職業精神的滲透是非常必要的。職業精神的有效培訓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適應社會工作的專業質素。職業素養的高度達標是中職教學階段的重要教學目標,對為社會輸送更多精英就業人才有著重大意義。

猜你喜歡
學科中職精神
【學科新書導覽】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新形勢下中職生“工匠精神”的培養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應用多媒體技術 創新中職德育課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拿出精神
“超學科”來啦
關于中職土木工程測量教學改革的實踐和探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