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高語文能力教學的探究

2019-01-14 09:42李建月
魅力中國 2019年47期
關鍵詞:漢語言語言能力

李建月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職業技術學校,浙江 余姚 315400)

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拓寬學生的觀察視野,豐富其生活積累,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智慧,使其具有良好的思維品質、心理行為和人格道德是我們語文教學活動的目的。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又是學習和表情達意的工具。因此,語文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而實踐的方式就是聽、說、讀、寫,也就是對漢語言文字的實際運用能力,所以語文教學不是傳授一套知識,而是對這種能力的著重培養。知識本身不等于能力,而能力以知識為基礎。教師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傳授學習掌握知識的方法,使學生終身受益。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職高語文能力教學作了四方面探究。

一、創設學習語文的條件,優化學習語言的過程

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提高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能力和在自學基礎上的精講,通過教師的“導”轉化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汲取。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實踐運用中學會操縱和使用語言,錘煉語言,用活語言,發展語言?!芭d趣”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因素,可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和學習興趣的激發,通過語言的抒情和結構美來滋養、浸潤心靈,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培養其健康的審美觀,例如,講授《海燕》這篇散文時,可先提問學生,用一兩句話來描述大海中海燕披風掠浪、展翅飛翔的場面,學生都能說出一兩句,教師緊抓學生的情緒,告訴學生我們今天看一下俄國偉大作家高爾基筆下的海燕是怎樣同大海搏斗,展示它勇敢頑強的雄姿的。然后教師放錄音,這樣,學生對課文理解就被激活。因此,少灌輸,多活動,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是培養興趣、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手段。

學習掌握語言的規律表明,語言訓練要使學生經歷感知、理解、積累、運用的學習過程,而作文教學又是它的綜合體現。作文教學要應用各種方法,形式是立體化、多角度的訓練。通過某一單項訓練,使學生使用語言準確、簡練、具體、形象、生動,掌握描寫、敘述、議論、抒情、烘托等寫作方法,扎扎實實地提高學生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技巧。例如,在講述描寫的語言特點時,可用三至五分鐘讓學生寫班中某一個人,抓特征,不寫姓名,寫完后在班中讀,讀完后同學們能異口同聲說出寫的是誰,就是寫好了。再例如,課堂中有同學不守紀律,發生爭執,教師可臨時讓學生通過老師的問話開展簡單議論,再用記敘的方法寫出來,再加以簡短評論,這是對學生不守紀律的一種批評和鞭策,又使學生得到了知識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二、拓寬學生主動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天地

語文教學應著力于課堂,夯實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的基本功。課堂上的范讀、解詞、分段、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這些都是理清文章思路的一種程式。而要想學生真正掌握語文的真知,離開現實生活,也就脫離了語言文字存在的環境,不過是空中樓閣。只有在生活中不斷積累,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學習,才能使45分鐘內所學到的知識得到鞏固和延伸。下面例舉幾種既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又能得到漢語言文字知識的方法。

(一)收視:鼓勵學生有選擇地看電視節目,他們既可以廣泛地了解社會,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可以學一些畫面語言,結合形象,受到聽的訓練。另外,根據實際,組織學生寫收視筆記,開展評論或辯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這樣,對于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訓練既是學法培養,又是創造能力的開發和挖掘。

(二)閱讀:閱讀能力是教學中要求的基本常識,是基礎知識的部分。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大意;細讀課文,弄懂句段,理清思路;精讀課文,品味詞句,深入理解;熟讀課文,落實訓練,重點反饋。教師在課堂上要著力指導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可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加強課堂閱讀教學的同時,還應注重以下方面的訓練。(1)搞好指導性閱讀。教師精講一課后,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課后閱讀相關的文章,以鞏固和加強所學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面。(2)實行讀書交流活動。鼓勵學生每周看一本好書,然后寫一篇好書介紹或者讀后感,通過廣泛的閱讀,增長知識和提高閱讀能力。這樣讀寫都得到了鍛煉,效益是不言而喻的。(3)辦報刊。搞好班級或年級周報,對同學們的組織能力和知識是一個極好的鍛煉,既可以學到知識,又增加了同學間的凝聚力。

三、強化情感教育,著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沒有情感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應充滿情感、充滿愛。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以情為紐帶。通過情感的交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就會使語文學習多姿多彩,富有生機。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機,圍繞教學內容創造最佳教學情境.讓學生情感進入學習活動,產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和責任感,為自主學習打下成功的基礎。要善于使學生處于熱烈探尋知識奧秘的情境之中,入境生情,自求其解。通過制造懸念,巧設疑問,引導學生同中析異,異中求同,積極驅遣自己的語文積累,獲得對新知比較深刻的認識,并有所觸發,有所發現。還要注重移情發展,創設新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括展自己的學習能力。

四、運用多種手段及方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創新

教學中,大量運用談話式、研討式,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活躍,并具有獨立思考的主體性。教具的合理運用,促進學生直觀認識,易于學生理解、掌握、想象?,F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對于一些難點突破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為學生的空間想象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正是由于在各個方面重視了學生主體的表現,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自由思考,引導學生進行猜想、聯想、想象、爭辯,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與獨特性,并不斷鼓勵學生去發現,去認識,去創造,使他們在課堂中敢于展現自己,真正地體現了教學的創新精神,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樂學、易學。語文教學的素材形象豐富,這決定了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上大有用武之地,教師要善于“留白”,讓思維能力的創新成為語文教學的樂章中一個嘹亮的音符。

猜你喜歡
漢語言語言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語言是刀
國家級一流專業 漢語言文學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漢語言文學學習策略淺談
我有我語言
試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要性及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