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對我國新時代實現美好生活的啟示*

2019-01-15 06:22郭文斌
山西青年 2019年7期
關鍵詞:公平正義資本主義公平

郭文斌

(汕頭大學,廣東 汕頭 51506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但在這成績的背后也存在著許多公平正義的問題,如貧富差距拉大、教育醫療分布不均衡等等。這些公平正義問題,是每個人希望在新時代過上美好生活的一大障礙。但公平正義作為意識形態是時代的產物,怎樣的公平正義是我國現在所需要的呢?馬克思主義道路是我國應該矢志不渝堅持的道路,而公平正義思想正好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可以說建設公平正義社會和實現人們美好生活的愿望便是馬克思的畢生追求。因此我們必須不斷研究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從其中去尋求實現我國人民實現美好生活的啟示。

一、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的主要內容

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是通過對舊世界的批判來闡述的,所謂的舊世界就是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思在批評資本主義的公平正義思想中,指出了資本主義的公平正義思想具有形式性、虛假性和欺騙性。

首先,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公平正義具有形式性。資本主義的法律都標榜公平、自由、人生而平等,雖然自由、公平是人類應當追求的目標,但馬克思的高明之處在于看到并不能空談自由和公平,自由、公平作為人的存在狀態是在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中形成的,馬克思強調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關系的變革對自由、公平的具有決定性作用,自由、公平植根于活生生的勞動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從來沒有抽象的自由、公平,“人們每次都不是在他們關于人的理想所決定和所容許的范疇之內,而是在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的和所容許的范圍內取得自由的?!闭缥鞣降拿裰髡?,形式上每個選民都參與了對國家領導人的選舉,但這種選舉只是有錢人的游戲。

其次,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公平正義具有虛假性。資本主義所堅持的公平正義是建立在私有財產不平等上的,在這根源處沒有解決,任何對于公平正義的修修補補都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而且人的身體素質、天生智慧甚至是性別等因素,都使得人各不相同,資本主義以統一尺度、統一標準對人們進行衡量,這種看似公平的表面,實質上是虛假的公平,這種功利性、動物性、市場性對人進行衡量,必然存在著被規則所淘汰的人群,對這些弱勢群體各項權利的漠視是資本主義公平正義具有虛假性最具體的體現。

再次,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公平正義具有欺騙性。在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經典的三位一體的公式:資本-利潤,土地-地租,勞動-工資中,資本家認為他們投入了資本,理應得到回報,利潤表現為整個預付資本的產物,他們賺取財富既合法又合理,工人也得到了他們應得的工資,如果存在工人餓死,那只是工人的懶惰而已。這種雇傭關系完全是符合公平正義。欺騙性在于這只是表面的公平正義,在這種形式的正義底下是實質上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工作的工人被餓死,作為社會的寄生蟲的資本家卻衣食無憂,如果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公平正義,這不是對工人最大的欺騙嗎?

二、我國新時代實現美好生活過程中的存在公平正義問題

理論分析的背后顯示的是對現實問題的關注,隨著改革的深化,我國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實現過程中的也存在公平正義的問題,主要可以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五個方面:

一是在經濟領域的表現:我國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在經濟領域存在的公平正義問題主要是收入差距問題,包括城鄉收入差距、區域收入差距和行業收入差距。這對人民的幸福感造成了巨大的損害,社會分配的公平正義問題也阻礙了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二是在政治領域的表現:法律規定每個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在現今,人民對政治參與的途徑沒有得到擴寬,部分民意沒有得到表達;基層組織形式性嚴重,民眾的合理訴求得不到滿足;社會對政府的監督權威性不夠,“陽光政府”的構建依然任重而道遠。三是在社會領域的表現:社會建設是同人民群眾關系最為緊密的布局領域,實現美好生活的愿望,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發展中時刻有人民,不能為了單純的發展目標,而忽視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四是在文化領域的表現:“收入不公平會影響人的一時,但是教育不公平會影響人的一生”。美好生活的需要意味著人們不再單純的滿足于物質財富的增長,精神世界也需要不斷的豐富。五是在生態領域的表現:美好生活的需要意味著人們不再單純的滿足于物質財富的增長,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既要建設美麗鄉村也要實現美麗中國。但我國生態領域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北京的霧霾、山西的煤礦污染、西北的沙漠化等等這些都嚴重不符合新時代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且經濟財富集中在先富人群手中,粗放發展的惡果卻由人們負擔,這些都阻礙了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高。

三、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對我國新時代實現美好生活的思考

理論的意義在于指導實踐,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從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出發,研究其思想的深刻之處,為我國在新時代實現美好生活提供理論的先導。

首先,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啟示我們應從歷史性去思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思想屬于意識形態領域,因此就必須受現世存在的物質生產方式的制約和影響,它的內涵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水平而發展。公平正義應當是具體的、歷史的,不存在超歷史和非歷史的永恒公平。同時馬克思指出,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真正的公平正義思想,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公平正義才得以真正實現。因此,我們對正義的訴求必須與我國現階段一定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適應。同時我們更應該大力發展生產力,使我國早日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每個人真正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社會實行按需分配,公平正義得以真正實現。

其次,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啟示我們應從階級性去堅持公平正義。馬克思指出人類社會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即自原始公社制度解體以來的以往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正義是不同社會集團對現實經濟關系與自身利益關系的一種評價,因而不同的社會利益集團對正義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階級社會中正義觀念就具有階級性。資產階級推翻了封建主義的公平正義思想,但資本主義的公平正義思想只是為資本主義本階級服務,資本主義帶給人類的不是普遍的自由和廣泛的平等,而是一種新的更普遍的不自由和不平等。實際上資本主義制度讓人不再是人的奴隸卻轉而變成了物的奴隸。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不同于資本主義的公平正義思想就在于它是為無產階級服務,是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再次,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啟示我們應從現實的人出發闡述公平正義。馬克思指出一切歷史都是人類活動的歷史,公平正義思想也要從現實的人出發,脫離現實的人去談公平正義,這只是唯心主義的空話,他呼吁:“先生們,不要受自由這個抽象的字眼的蒙蔽!這是誰的自由呢?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個人在對待另一個人的關系上的自由。這是資本壓榨勞動者的自由?!本珳史鲐氈缘靡珖嗣竦囊恢路Q贊,就在于它扭轉了傳統式的粗放扶貧,不再將貧困群眾當做只是報告中的一個一個符號。精準扶貧以一對一的方式,真正將扶貧落實到個人,真正使困難群眾脫離了貧困的泥淖。因此啟示我國在新時代實現美好生活的時候,就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要真正的關心弱勢群體、加強社會保障建設,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享受發展的成果,爭取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落下一個人!

猜你喜歡
公平正義資本主義公平
公平對抗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審判執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怎樣才公平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笨柴兄弟
選任好人民陪審員 讓群眾感受更多公平正義
堅持公平正義 增強裁判效果
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逆全球化:資本主義最新動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