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對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啟示

2019-01-16 03:19
山西青年 2019年23期
關鍵詞:晏陽初幼兒園家長

周 睿

(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2)

一、當前我國農村學前教育

(一)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緊迫性

教育的短板在農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當下,推進教育公平、實現精準脫貧的關鍵在提升農村教育。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卑l展農村教育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9》中指出,農村幼兒園在園所數量和在園幼兒人數方面,都占全國比重的一半以上。要想發展好中國學前教育,就必須解決好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問題。

(二)農村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廣大農村地區,幼兒園的作用更多的是替家長看孩子。家長依然將幼兒教育看作是老師的事情,學校的事情。父母可能從行動上和理念上都不夠重視幼兒教育,家庭教育或者缺位、或者成為阻礙。截至2018年8月底,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人。雖然我國已經高度重視并不斷解決,但留守兒童問題依然存在??梢哉f,在時代發展越來越快的今天,農村地區的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依然很低,家長的教育素質還未得到有效提升,家園共育依然未得到有效實施。此外,農村地區的教育環境對學前教育的發展也十分不利。缺少或者缺失社區協助,農村地區的幼兒園更多是孤立的存在,資源十分有限。

二、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對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啟示北師大的石中英教授曾指出:要了解到中國歷史上眾多思想家提出的許多思想,在今天也依然閃爍著教育智慧的光輝,需要我們努力繼承和弘揚,做到溫故知新、推陳出新以及結合時代需要進行創造性轉化。晏老的教育思想在歷經歲月的洗禮后仍舊熠熠生輝,對當前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有著重要啟示。

(一)立足國情發展教育

晏老躬身力行“全民的”、“以平民教育需要為標準的”、“適合平民生活狀況的”、“根據本國國情和人民心理的”等教育理念,啟發我們當前發展農村學前教育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適應當地社會發展?!暗胤阶詣迂撠煹摹?,是要求教育應由當地政府負責?!叭巳擞袇⒓拥目赡堋?,放在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方面,則是對每位幼兒都有入園機會的強調,這便是公平性的體現。

公益性是學前教育的根本屬性,教育機會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內容。當前,國際社會對教育機會均等概念的理解呈現出多層次性:由最初的入學機會均等,擴展到教育選擇的自由、“資源分配的公平”,再延伸到教育過程的平等,重視個人潛能的充分發展以及其他受社會教育機會的均等[1]。具體到農村學前教育,不僅要讓幼兒有公平的入園機會,有充分的教育選擇自由,還要有均衡的教育資源分配;要讓農村幼兒園能夠獲得先進的幼兒教育資源,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在個人發展和表現機會方面也應逐漸縮小與城市地區的差距。

立足國情發展教育,支持多渠道辦園,村集體、街道、國有企業辦園,是盡可能在入園機會上給予保障,著力推行普惠性幼兒園是盡可能在入園質量上給予保障。在如今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社會現實下,發展農村普惠性幼兒園,要做好教育資源配置,如對農村普惠性幼兒園的財政投入和教育信息化投入等[2]。

(二)注重兒童教育,重視家庭教育

他在“平民教育的急需——治國”中提到:“兒童是將來的國家主人,這句話是不容否認的。要建設明日的中國,盡可努力于義務教育,數十年之后,便可收效[3]?!标汤显?0世紀30年代發出重視兒童教育的呼吁,其遠見卓識令人欽佩!“建設明日的中國”離不開兒童,離不開兒童教育,因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民族的希望。定縣實驗中曾有家主會、主婦會、少年會、閨女會、幼童會等組織形式。[1]如果說幼童會體現了他對幼兒教育的重視,那么家主會則體現了晏陽初對家園合作重要性的認識。

“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古往今來,關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直都在被強調。晏陽初提到:家長的一舉一動對子女的影響大過教師,學校教育若與家庭協助與合作,定可收最大的效果。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其他地方,學前教育的發展,是最不能忽視家庭教育的。家庭所提供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遠非幼兒園可比。

當今,農村依舊有很多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這無疑加大了教師對幼兒教育的難度。因此,幼兒園和教師應從意識上,提高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糾正家長的不良教育觀;從行動上,給予家長正確的育兒方法與指導。促進家園合作,形成良好的家園互動,才能給予幼兒良好成長的“家園”環境。家長方面——首先,應注意家庭教育從孩子出生時就可以開始,并非要等到學齡階段。其次,在孩子成長的最初階段,學校和家庭的教育觀念就應一致,不使孩子因混亂而迷惑。最后,對家長提高教育素質而言,接受適當的親職教育很有必要。

(三)樹立文化自信

晏陽初認識到民族自覺,即是要反求諸己,有自力更生的覺悟[4]。他認為,近代被迫打開國門之后,中西文化的觸碰,造成了一時的文化混亂現象,必須重新審視我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他還指出了一點直至今日仍明顯存在的問題:中國人缺少自信力,往往存在著一種輕視國人自己創辦的事業的觀念[4]。這種情況不僅存在于20世紀,在當下的中國,特別是教育領域也是可見一斑的。

學前教育發展不能盲目照搬國外的教育體系,必須有教育自信??v觀我國近年來的幼兒教育,總是在追逐外國的教育理念,像猴子搬玉米,搬一個扔一個,到最后什么也沒有拾到。要辯證對待外國先進教育理念,發展適合中國社會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要發展中國文化,那么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幼兒教育呢?晏陽初立志不做官,不發財,將終身獻給勞苦大眾,他兢兢業業、不求回報地付出,就是為了讓大部分中國人接受教育,用知識武裝頭腦,從而能保家衛國。今天,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更應該努力發展普及大眾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把鄉村文化和鄉村教育結合起來[5]。

農村地區的文化自信可以從自然資源和傳統文化資源出發。18世紀法國著名的思想家盧梭提出過“自然教育”。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強調歸于自然、遵從天性。因此,在自然資源和地方資源豐富的農村地區,可以充分開展親自然活動。比如,有著豐富動植物和泥沙等的廣闊自然空間、發展具有民間特色和鄉土特色的幼兒園。此外,我國地大物博,文化源遠流長,各民族地區各具特色,農村地區因其開發程度不及城市,可以相對較多的保留當地傳統文化。比如,在體育活動中貫穿傳統的、具有當地特色的舞龍、踩高蹺、滾鐵環、扔沙包、跳房子等游戲。近年來,一些地區幼兒園課程的開發也可見一斑,比如閩南音樂、川南彩燈和秦腔戲劇課程等,既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能從小培養他們的民族認同感。

三、小結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中說:“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边@同普惠性幼兒園的初衷一致,也同城鄉教育公平發展的追求一致。百年樹人,教育為本。要大力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村地區的民眾能夠承擔得起的、脫離空洞說教的農村地區幼兒園,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各種研究表明,提高學前教育的水平和普及率,能夠有效阻斷貧困的代際循環,提高國民素質,維護社會公平。發展好農村學前教育也有利于協調當前城鄉區域發展,是當下城鄉發展的一大關鍵。發展好農村學前教育既是對幼兒的未來負責,也是對祖國的未來負責。習總書記提出:“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的進步,農村學前教育必將迎來新的臺階,中國的學前教育必將茁壯成長!

猜你喜歡
晏陽初幼兒園家長
我愛幼兒園
構造等比數列,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歡樂的幼兒園
我心中的好家長
愛“上”幼兒園
華工教育了教育者
家長請吃藥Ⅱ
晏陽初為辦教育賣張學良贈車
宴陽初的平民教育與鄉村社區圖書館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