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創新策略研究

2019-01-16 03:19
山西青年 2019年23期
關鍵詞:工匠培育院校

李 莉

(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1401)

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對于這種極具匠心的職業人,任何行業和崗位都迫切需要。而作為培養和輸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重要使命?,F階段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方向,就是如何培育精益求精具有“匠心”的技能型人才。

一、制定體現“工匠精神”的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從總體上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和過程,作為指導性文件,是人才培養和質量評價的總體實施。通常在教學過程中,都是依據人才培養方案,開展一切教學活動。在高職教育中,為了能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進行培養,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就需要對雙主體育人特征充分體現。所設置的實踐性教學體系中,能對“工匠精神”的培育任務和指標進行體現。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與企業應與自身的特點相結合,突出時效性,對教學中的重點問題進行明確。學校的主要職責,就是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傳授專業知識,著重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而企業的主要職責,則是承擔實踐教學,對師傅團隊、學生崗位輪換等問題進行解決,著重培養學生崗位實踐能力。針對專業的教學標準和企業師傅標準,由校企共同制定。由企業與學校、教師與師傅的共同參與,立足于課程標準,與專業職業崗位特點相結合,在課程體系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并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始終貫穿“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對“工匠精神”進行培育

首先,對“工匠精神”進行傳承和滲透的基礎和重要途徑,就是崗位實踐。教師為了更好的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就要在教學設計的環節中,與學生的專業方向和個性特點相結合,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目標,加強學生在企業中的定崗實踐和校內的實訓工作。并對學生的實操細節進行強化,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將他們身上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同時,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隨時關注,培養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有針對性的開展;最后,建立系統的評價模式,在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當中,都能體現工匠精神。教師對技能和知識的執著追求,以及言傳身教,都會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使學生對“工匠精神”的內涵切身體會,并逐漸內化為學生的職業素養,通過點滴積累,實現守正創新,由此將學生探索和鉆研知識的興趣激發出來。

三、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專兼教學團隊

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精良團隊,是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基礎和保障。要涵養學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就要培養教師良好的師德,以德施教。做為傳承“工匠精神”的主力軍,為了促進自身實踐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師就應該加強學習,豐富理論知識,發展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高職教育的發展需要,就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的教師隊伍。高職教師往往要擔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時因為不同的工作環境和教育背景,他們缺少進行專業實踐鍛煉的時間,同時也很難找到與本專業相符的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在諸多因素的制約下,不能提升自身的實踐示范能力,因此很難達到傳授“工匠精神”的內涵要求。為此,高職院校必須積極打造一支技精德馨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專兼教學團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能對“工匠精神”積極踐行。為此,高職院校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斷擴大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大力吸收那些高技能的優秀的技術人才到學院校擔任兼職教師;二是大力培養職業學校專業教師,為了快速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安排教師到企業定崗實踐或者進行深度掛職鍛煉;三是在高職教師規劃和設計職業生涯時,用“工匠精神”進行引導,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準確衡量教師職業素養標準,以此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全方位提升。

四、結論

新的歷史時期,為了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高職院校應對國家戰略深度解讀。通過廣泛調研,對大力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方案,以基于工匠精神的新型人才培養觀為引領,推進高職院校內涵建設,讓工匠精神促進高職學生的就業和未來職業發展,以此提升“新職教”人才培養質量。

猜你喜歡
工匠培育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工匠風采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工匠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