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創造力多元化培養的教學策略

2019-01-16 05:38余華莉
藝海 2019年12期
關鍵詞:創造力學前教育舞蹈

余華莉

〔摘 要〕現階段,國家對學前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師的能力更全面、更多元化,舞蹈教學課堂不再局限于教授舞蹈技巧,更多的需要融入兒童心理感受,培養他們學習舞蹈的興趣和做事的專注力、創造力和思考力。應該將創新思維融入課堂,融入整個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主動創造的能力。本文從創造力在學前舞蹈教學中的價值、應用策略、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創造力

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創造力的培養價值

眾所周知,創造力在很多領域發揮著巨大能量。在教學中,它既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思考力,也可以激發學生新的追求。傳統舞蹈學前專業教學的模式中以教師直接授課,學生接受式學習為主,經過作者長期實踐教學發現,長期運用這一方式授課,學生們越來越依賴于此模式,逐漸沒有了活力和動力,甚至不愿意參與和思考舞蹈學習的任何問題,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也只是作為觀望者,僅滿足于淺嘗輒止。

學前舞蹈專業學生的教學對象來自特殊時期的兒童,本階段兒童的教學發展目標是培養舞蹈學習興趣、自信合作精神、舞臺表現能力以及適當掌握舞蹈基礎技能。作為特殊時期兒童舞蹈教學者,在沒有保障自己擁有強大的創造能力、創造思維情況下,一味按部就班、因循守舊,就難以達成教學目標,學生不愿參與,教師沒有成就感,就會陷入惡性循環,抹殺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如何培養學前專業學生的創造力多元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創造力多元化培養教學策略

1.舞蹈課堂中學生獨立創造力激發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個體,在課堂學習中有自己的獨立思維能力,在創造力產生過程中有參與意愿強弱、創造思維強弱、創造思維具象實現能力強弱之分,在此過程中,教學者應注意每個孩子獨立創造思維的激發,尊重差異性。學前舞蹈專業課程主要包含有基礎基本功、少兒舞蹈表演、編創即興幾大方向的學習,在保證自身舞蹈基礎技能學習的同時更傾向于注重運用學齡前兒童心理學,應用所學知識去參與教學。

創造力是一個逐漸培養的過程,學前舞蹈課程中包含有各大方向的學習,在校整個學習內容包含有一定課時要求,在每門課每一期的創造力激發要有連續性。課堂獨立創造力激發主要在課堂訓練中由教師設定主題,學生在原有位置上做出快速反應,重點是訓練及時、內容簡短、精煉、主題的可創造性。主要有以下幾種快速反應完成的方式:

(1)動作拆解式想象。比如在基本功課堂學習中,學生在掌握基本功單一訓練動作內容時,把每個組合的主要動作訓練重點內容提取出來,由每個學生單獨完成,學生經過拆解分析可以牢記重點要求,同時在此重點要求基礎上進行更豐富的變化,久而久之,學生們能快速做出反應,并且能有更豐富的創造改編能力。

(2)物品模擬式想象。這一訓練方式貼合學前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滿足學前兒童的思維需求。所有的動作內容,都可以有一個模擬的物品形象,通過學生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給學生在特定動作上要求展開想象,由學生創造名稱模擬然后再給出可變化的動作形象,教師還可設定不同主題如“水果”“動植物”“工具”等,縮小范圍,以增加創造力難度訓練。

(3)動作隨樂處理創造。這是一個逆向訓練的方式,學生先接收到音樂,由教師給出一小段音樂提取其中某一句旋律,學生隨音樂的節奏快慢、音樂特征來對某一特定訓練部分進行快速反應,創造出新奇有趣的練習方式。

在課堂獨立創造力激發時,打破學生對于長期單一接受式訓練的倦怠感,長期在課堂中融入此類訓練讓孩子們逐漸學會主動思考,在訓練時要求學生們在創造后給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利用集體評價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觀察他人的思維創造方式,每節課都回去記錄下自己今天所創造內容的思維形成過程,同時明確要求記錄將來在面對學前兒童教學這一內容時,可行的教學思維方式。獨立創造力激發的時限短、內容豐富、學生可集體參與,關注到每個學生獨特性,讓內向、創造力弱的學生在逐漸訓練中作為參與者、觀察者慢慢釋放,更有效地激發她們的創造力。

2.舞蹈課堂中合作創造力培養策略 合作式培養,是在舞蹈教學課堂中非常有價值的創造力訓練方式,基于獨立創造能力外,要求參與團隊創造力激發,有不同角色參與有不同維度思考,合作式創造訓練用于舞蹈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有助于學生在面對未來教學對象時,能更好地讓孩子們以互動方式接受學習內容,熱情參與。

(1)動作合作設計。學前舞蹈教學里幼兒舞蹈內容的學習,需要豐富的啟發、引導,源源不斷的新思維,更需要有能及時改編和設計動作的能力,而這一能力更多的是在創造思維上產生,動作合作設計以小組為方式,第一層次可根據簡單的幼兒舞蹈片段改編,在原有基礎上改動動作的造型,通常由老師設定主題,分組思考,進行動作改編。在這一層次中,要求所有人參與思考建議,由小組長安排兩人或三人一組思考某一部分的內容改編設計,最后大家商量整合。第二層次,教師通過學生的動作設計,要求學生進行隊形改編。在這一次層次中,需要學生完成集體的構思,對隊形統一要求,有矛盾有沖突,再有新思維的迸發,第三層次,要求學生在此改編基礎上進行情緒化處理,完整全部動作設計的情感合理性。要求以2人或3人為組,規定動作設計中每段情緒的變化,然后做交換體驗,感受不同情緒的感覺,最后合議完整化整個動作設計。

教師通過每組的動作設計編創,要求其他組同學認真觀察,她們的改編內容在哪里?有什么樣的優缺點,做最后的點評。在進行此項任務時,會觀察到不同學生的創造積極性,也能看到不同學生的組織分配能力。

(2)動作情境化處理。動作情境化處理是基于兒童心理學,學前兒童的學習接受方式,通常我們以游戲化方式教學,讓孩子在“樂中學”,在情境化過程中不僅考驗學前專業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更考驗肢體表達、肢體開發的能力。動作情境化要求每個小組學生都參與思考,給出建議,把舞蹈內容合理化,要符合學前兒童的心理以及學前兒童的理解能力,動作情境化討論過程中,也是各類學生的思維創造力展現時,在激烈討論的同時,可以聽到其他同學的不同思考方向,本身也是一種學習,對自身的創造力發展也有輔助作用。

(3)合作角色分配。小組所有任務分配,都由不同性格的人參與,比如動作設計、動作講解、情境化設計,在沒有分配前教師可以觀察到不同性格學生對不同角色的自愿站隊,教師要求根據第一次學生在自我站隊不同角色的分配演繹后,再進行二次角色調換,做出新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各項角色的新創造力。通過角色合作的分配、交換,不同性格的學生能夠感受不同方向的創造思維沖擊,從而提升自己弱勢部分的創造力。

3.課外延展創造力培養方式 課外延展的創造力培養是獨立性與組隊合作外的一個輔助培養方式,課堂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逐步提升實踐創造的感受,但是所有的教學訓練都需要課外延展的配合,這一部分要求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尋找結合的方式,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外延展訓練任務,比如請學生尋找與本節課所創造內容主題相關的除肢體外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并表述為什么選擇這一相關方式。其二,自由發揮環節,由學生在下節課前主動發現與此節課任何感興趣內容的一切表達方式,學生可自由表達,教師作為鼓勵者、同學們作為傾聽者。通過兩個方式的要求,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習慣,讓學生的腦子能夠保持時刻活躍的狀態。

三、應注意的問題

在做學前專業舞蹈課程創造力訓練內容時,首先,所有的內容都要引導貼合學前兒童心理的創造力培養,防止成人化,一切以學前兒童的發展目標為主。其次,注重鼓勵式評價,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創造思維差異性。在做創造力訓練時,也因學生性格的差異,導致學生的實際參與和反應不同,教師應該有雙及時發現的眼睛,及時鼓勵,布置針對性訓練任務。再次,注重實際目標達成,防止淺表化。在創造力訓練時,很容易出現游戲化,娛樂化,目標偏離,作為教師應該有每節課的明確訓練目標,正確引導,做好課內外的延展訓練。最后,注重多元化創造力的聯合培養,所有的創造力方式單一訓練難以達到有效的成果,時效性不夠,創造力是一個逐漸培養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共同引導的過程,在每次實踐中慢慢去發現學生的創造思維、不斷激發。

(責任編輯:劉小紅)

猜你喜歡
創造力學前教育舞蹈
創造力從哪里來? “搗蛋專家”告訴你
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
學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檔
激發你的創造力
激發你的創造力
我和舞蹈
中職學校學前體育課調查研究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