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擰、傾、圓、曲”
——中國古典舞的形態之美

2019-01-27 11:31陳安安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610500
大眾文藝 2019年14期
關鍵詞:身韻古典舞古典

陳安安 (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 610500)

人類意識決定了人類行為,在藝術上,人的思想意識指導審美的傳達。在中國古典舞中,以中國古典文化為載體,把古典文化的審美感知投射到舞蹈當中,形成了一門獨特的舞蹈藝術形式。中國古典舞本質上的形態核心就是“擰、傾、圓、曲”。并通過“擰、傾、圓、曲”衍生出了中國古典舞其內在的審美標準和藝術追求。本文通過對“擰、傾、圓、曲”的分析,來追尋中國古典舞之大美。

一、中國古典舞釋讀

中國古典舞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誕生,并經過幾代人不斷的努力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從最初的百廢待興,到在研究探索中不斷的發展,在發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科學體系、獨特的韻律特征,成為了一個系統的舞蹈學科。歷經六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對于古典舞的研究和認識也愈加深入,尤其在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體系的建立后,確立了審美認知,奠定了古典舞教學與表演的基礎。使中國古典舞在表現形式上更具民族風格的特性,在審美趣味上更具民族烙印。

于平教授曾對古典舞中的身韻作出過系統的評價,他認為“身韻的出現,首先使得過去一貫的舞蹈訓練形式得到了改變。過去的舞蹈訓練往往都是從外部形式切入,且規范相對完善。但是對內部身韻的理解和認識研究較少,如今對于舞蹈身韻的深層次認識能夠使古典舞在審美水平上和藝術價值上得到進一步的深化?!逼浯?,他認為,在舞蹈的藝術創作上,身韻也能幫助創作者從舞蹈的核心切入,使身韻主導舞蹈的肢體語匯,使舞蹈的表現力更有依托更具有特性。

二、“擰、傾、圓、曲”形態美學分析

如今,身韻已經成為古典舞訓練中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身韻的出現是中國古典人對武術及戲曲的深入觀察和研究之后,提煉出的訓練形式。將古典舞中的身韻放在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來看,其意義和價值遠不止此。它已不僅僅是舞者肢體語言的表層顯現,其更是舞蹈表演藝術家對于人體運動科學和古典意蘊進行深層次理解的一種藝術性的處理?!耙?氣力”內在其運用的作用與外化的“擰、傾、圓、曲”之形態,以及“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起伏跌宕、取回縈繞”的語式結構上的運用,它都體現出古典舞解讀美的獨特形式,基于此,古典舞也有了自己獨特的審美體系。

在這個體系的構成中“擰、傾、圓、曲”作為中國古典舞獨有形態美學內涵,同時具有區分其他舞種的直觀標志,以下我們針對“擰、傾、圓、曲”進行形態美學分析。

(一)擰、傾

“擰”,下肢不動的情況下,上肢進行水平旋轉?!皵Q”包括“擰傾、擰仰、擰俯、翻胸擰”,這樣的肢體語言來源于 “橫擰的基礎上加以胸部、肩部的仰與含變化而來?!倍鴶Q,是上身和下身力量在相反的方向發力,在腰部形成一種力量扭矩?!白游缦唷本褪枪诺湮璁斨凶罹叽硇缘摹皵Q”相?!皵Q”,在中國古典舞中,擰就是一種力量對比的存在,在舞蹈中能夠表現出一種獨特的審美意象。在靜止的形態上來看,它突出地體現了中國古典舞蹈的三維立體特點。子午相使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做出相應的肢體動作,其上肢和下肢分別朝向不同的方位,但在整體上又協調統一,給人一種別致精巧的美感。在“擰”這種獨特的古典舞姿態中,展現出了中國古典舞姿態上本體的問題,明確了在本體中的“排他性”,成為了中國古典舞獨有姿態方式“擰”舞姿。

“傾”凡是上肢向前或旁做“折”狀,均為“傾”。以髖關節為折點,向前或者向旁。主要分為“前傾”“旁傾”常與“橫擰”共存形成“擰傾”如風火輪中的“擰傾”動勢,“臥魚”中的擰傾回旋。都凸顯出以腰部力量控制身體實現左右平穩、力量平衡中的一種辨證之美。在其他的舞蹈類型當中,傾的表現較少,即便出現,也是一個時間極短的動作。但是,在中國古典舞當中,傾卻是一種經常出現的動作形態。這種動作形態一般和擰一同出現,是我國古典舞表演中的核心標志性動作。

“擰”和“傾”在古典舞當中的動作表現正如我國古代文化當中所講的陰陽兩面。一個是表現剛直不屈、是腰帶動上肢由內向外的轉動,一個是表現內斂柔美,是腰帶動上肢由外向內的轉動。這兩者在中國古典舞中并存相依,缺一不可。它們不僅是中國古典舞中具有核心性的舞蹈元素,同時也代表了一種古典文化的傳承,傳承了我國深厚古老的文化底蘊,使舞蹈與文化相結合,碰撞出更加燦爛的火花。使舞蹈動作糅合了東方古老文化的精髓,既剛且柔,將舞蹈中的各種意象表現得更加生動形象、清麗脫俗。

(二)圓、曲

“圓”和“曲”則是一對線條概念,中國古典舞是“曲線”與“劃圓”四維藝術,我們熟悉的八卦太極圖就是圓中有曲,曲合成圓,中國古典舞萬變不離其圓的宗旨及平圓、立圓、8字圓的運動規律,曲線美的內向型動作特點等,無處不體現著劃圓、曲線的審美規范。

“圓”和“曲”代表了兩種形態,在舞蹈當中,它們都是對舞者動作軌跡的描述。在古典舞當中,“圓”的形態無所不在。舞者可以立著畫一個圓,橫著畫一個圓,這些圓都是對舞蹈內涵的生動詮釋,與此同時,在圓當中還可以嵌入“曲”,使”圓“中有“曲”,“曲”中有“圓”,幻化出更多的舞蹈表現動作。圓代表著一種和諧統一,它是一種吉祥和圓滿的象征。大圓套小圓,圓中包裹著曲。讓這個以腰為核心形成的“平圓、立圓、八字圓”的“三圓”路線最大限度的鮮明化,采取“拆分”“連貫”“復合”的做法,使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歸一的繁衍在中國古典舞各個形態動態中。由此中國古典舞以“圓”為核心、以“圓”為依據。也就形成了以“圓”為哲學思想的審美原則。

“圓”作為一種哲學觀念普遍存在于中華民族文化中,中國人對圓的認識可追溯到人類之初,人們最早的群舞就是“祭天地中的圈舞”可以說在人類意識形成的之初就對圓的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中“圓”的思想主要表現在“儒、釋、道”中,如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圓滿輪回、道家的陰陽八卦。都體現出中華民族對“圓”的認識與追逐?!皥A”成為了中國的一種文化上的載體,也是一種處事態度,更是一種辨證的哲學態度。圓是中國人的審美標準,它首尾相接、無始無終無窮無盡、圓滿圓融。都體現出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對“圓之美”的熱愛。而中國古典舞正是在這樣的美學認知上,進行創建發展再到演變。形成了自身圓的動律“立圓、平圓、八字圓、”,并在這些動律中演化出來,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意象。由此,我們可以明確中國古典舞的審美原則定是“圓”與“圓線”。

“曲”一種線型形式,“曲線 曲旋 彎曲 曲回”都在中國古典舞的形態與動態中有所詮釋與體現?!扒敝袊诺湮栊螒B之美,形態上常出現的“跨腿、端腿、斜探海等”都是以動力腿彎曲的形態存在,這種“彎曲”在形式上明確的區分了芭蕾中的“開、繃、直”明確了中國古典舞獨有的審美形態的產生?!扒€、曲回、曲回縈繞”典型的指出曲線藝術,中國古典舞在動勢上特點就是“反律”,一切以曲線的方式行進,欲前先后,欲左先右等,無一顯現出曲回的審美特點。曲旋,中國古典舞的形態大部分建立在擰的基礎上,體態上出現擰,那在體內的構成上就出了曲中旋。如大開大合云手,走上身,留下身,形似“擰麻花”內在產生身體擰的曲線形式。也構成形態上“曲旋”的審美特點。

三、結語

中國的古典舞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征,在表現形式上,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舞蹈形態有著非常直觀地不同。這些都得益于我國自成一脈的東方文化,以及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文化和審美,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具有廣泛的傳播性,在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上具有一定的統一性。因此,基于“擰 傾 圓 曲”在中國古典文化的審美基礎上,才能使中國古典舞堅守傳統,續承傳統,發揚中國古典審美精神,形成具有獨特審美性的中國舞蹈,并屹立在世界舞林之中。

猜你喜歡
身韻古典舞古典
中國古典舞身韻在古典舞基訓中的重要性研究
近十年中國古典舞身韻研究綜述
高校古典舞教學中的表演素質培養策略研究
出入于古典與現代之間
淺析當前中國古典舞創作的困境及對策
我國古典舞身韻教程教學探討
淺析古典舞對傳統舞蹈的繼承和演變
有關古典舞“身韻”思想的研究綜述
中國古典舞基訓課的身韻教學初探
古典名畫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