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在工程測量現代學徒制教學中的實踐教學研究

2019-01-28 17:53張海昂程思思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教學手段探索實踐教學

張海昂 程思思

【摘要】本文探索了建筑制圖與識圖在工程測量現代學徒制教學中的實踐教學模式,尤其是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上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實踐教學;教學手段;探索

一、教學設計

根據課程的定位和培養目標,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課程內容重構。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圍繞實訓項目組織內容,以工作結合為切入點,會同企業合作開發和研究實訓項目,按行業標準檢測實訓效果;將理論知識作為能力培養的補充;將制圖員資格證考證的內容同教學內容融為一體,優化了教學與培訓過程,更增強了學生上崗就業的競爭能力。

(一)課程教學模塊設計

模塊一:學習建筑制圖標準;模塊二:訓練徒手畫圖能力;模塊三:繪制工程施工圖;模塊五:識讀工程施工圖;模塊六:CAD繪圖。

(二)實訓過程設計

第一階段,通過虛擬動畫演示學習制圖標準;第二階段,通過反復練習強化草圖表達能力; 第三階段,通過虛擬動畫演示學習投影原理,為后續繪圖與識圖打下基礎;第四階段,通過抄繪一套建筑工程圖紙,培養圖板繪圖能力;第五階段,通過在圖紙會審室識圖或與建筑物對照識圖或在建筑工地實習,培養學生工程圖紙識讀能力;第六階段,通過繪制實際工程圖紙這種工作任務驅動的方式提高計算機繪圖能力;第七階段,通過在工地實習,在真實工作職業環境中,按照崗位工作要求,培養實踐能力。

二、教學方法

本課程建設過程中,通過對能力培養的目標、教學內容、過程和評價分析,結合職業運用和后繼課程學習需要,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項目法教學

依據教學目標,開發設計實訓項目,所有實訓項目取材于實際工作崗位的任務,變教學過程為工作過程,變被動學習為帶任務工作;比如,在計算機繪圖的教學中,在教給學生基本的軟件使用方法之后,大量的通過完成實際工作中需要的繪圖任務,來達到熟練運用計算機繪圖的目標;學生反映這樣的學習方法實用性強,對將來參加工作有用途,興致很高。

(二)模型演示與虛擬動畫的運用

模型演示是傳統的幾何作圖教學的主要方法,對分析形體結構,加強感性認識,形成空間概念有很大的作用。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對形體的剖析,通過設計和制作虛擬動畫,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更加形象的表達方法,使抽象的理論變的直觀、形象,容易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

(三)開展現場教學和工地實習活動

在識圖能力的教學中,給學生準備身邊建筑的圖紙實例,安排學生到正在施工的工地現場,觀察工程圖紙實例,目的是讓學生在真情實境中體驗圖紙表達的內容,讓學生深切體驗到到知識的實用性,增加感性認識。通過對能力培養的目標、教學內容、過程和評價分析,結合職業運用和后繼課程學習需要,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特色創新點

《建筑CAD制圖與識圖》是建筑工程測量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技能課,在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提煉中形成以下特色及創新點:

(一)教學目標定位“實用”

始終把讓學生會畫圖,能夠拿出自己的“作品”為第一位,即“實用”,學生上崗就可以上手。按照建筑設計的規律,從設計者的角度,以畫出建筑施工圖為目標,圍繞目標層層分解,學習相關的CAD圖繪圖方法、命令等,而不是單純的計算機CAD軟件應用講解,是建筑設計與CAD的結合。

(二)在“案例式教學”模式下貫穿“建筑標準和規范”

建筑CAD制圖與識圖是一門“技能”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在一起,根據不同的章節,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式、啟發式、討論式”等等,特別是能按照工程設計的規律,把學生無形中帶入設計者的角色,完成這門技能課的學習。課程構建了建筑平、立、剖及節點詳圖的繪制為載體的真實職業活動情景,教學內容為工作過程取向,教學順序依照職業的工作過程展開,課程強調建筑制圖的主體性和AutoCAD軟件的工具性,體現了建筑制圖的方法和步驟與AutoCAD命令的融合性。課程注意AutoCAD命令的取舍,根據建筑繪圖的需要選擇命令,使學生在復雜的軟件體系面前能“避虛就實”,直指目標,課程定位在讓學生做“熟練繪圖手”而不是AutoCAD專家的層面上,注重教學的實踐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學得繪圖知識,掌握繪圖技能,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技能體系。

教學過程的始終,不斷根據建筑圖的特點把《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T50001-2001、《總圖制圖標準》GB/T50103-2001、《建筑制圖標準》GB/T50106-2001、《房屋建筑CAD制圖統一規則》GB/T18112-2000等貫穿在工程圖案例講解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工程職業習慣及工程素質,形成嚴謹認真的的工作作風。

(三) 實踐教學“突出”

在教學環節上安排理論與實踐教學比例為1:1,增加1周《建筑CAD制圖與識圖》課程設計(28學時)。

解決工程實際應用。不僅教學生會畫圖,熟悉建筑繪圖的程序、方法、技巧,而且針對學生在實習施工單位、課程設計中等實踐過程中碰到的具體問題,作出具體解決的方法。如在課程實習中的地形圖如何掃描到計算機變成矢量圖,施工單位要求在一張圖上布置不同比例的圖形,如何在普通打印機條件下準確在A4圖紙布圖等。

四、總結

本課程注重對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探索,取得較好教學效果。同時探討考核方式的改進,現在采用的考核方式與傳統的純書面作業與考卷的方式相比,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可以從多方面有效地考核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將知識運用于實踐及工程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從傳統的被動學習轉變主動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得到明顯提高,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與動手能力。

我國建筑業正面臨著新一輪革新,對高技能的建筑業人才的需求不僅表現在量上,而且表現為質的提高與飛躍,因此,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與發展是課程建設重點。先進教育技術的不斷完善提高,同樣是本課程建設的難點。建筑制圖課程如何為相關專業課學習服務,還需不斷的實踐、總結和提高。

作者簡介:張海昂(1984.10-),男,河南虞城人,本科,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技術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教學手段探索實踐教學
《數據結構》中“插入”算法課堂教學實踐與體會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