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中小學德育教育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2019-01-28 17:53陳曉耘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小學教育思考新課改

陳曉耘

【摘要】在新課改政策實行后,小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轉為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培養學生以人為本的思想。本文主要分析和思考新課改后的小學教育。

【關鍵詞】小學教育;新課改;分析;思考

一、當前小學教育的狀況

(一)依舊保留原來的教學方法

現如今,多數地區還是使用教師上課遵照課件,讓學生做大量筆記的教育方式來講課,這樣傳統的教育方法很無聊,讓學生沒有學下去的欲望,也會讓學生更沒有興趣來學習。

(二)不注重對學生自身能力的挖掘

現如今,我國的教學方式還是以教會學生知識為主,以灌輸的形式讓學生來學習知識,而不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這就可能削減學生探索和主動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不會學習。小學教育應該注重小學生的全面教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但在教學中教師通常不會重視這點。

(三)對學生學習成績過度看重

其實在目前中國大部分的小學對學習成績都過度看重,不單是小學,中學對成績更是看重。用學習成績的好壞來評判一個學生的教師是不合格的,這樣會使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更加不喜歡學習,因為他們對學習沒有信心,認為即使自己努力了也不會有好成績。這樣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目前我國小學德育工作的狀況

現在,我國大多數小學還是以思想品德課來進行小學德育教育。教學方式就是老師照著課本來講,對課本講解一遍,講課中舉些例子來讓學生做標榜,讓學生理解一下德育。

(一)太過注重對學生的智力培育

雖然國家已經要求實行新課改,但是目前小學的德育工作依舊沒有多少改變,還是保留舊的教育方式,依舊施行應試教育,教育內容沒多大改變,這樣也使得更多的學校重視智育而忽略德育。而且,現在的學校注重升學率,這就更加使學校忽略德育而注重智育了,這樣,很多學校就沒有時間來進行德育教育。這也使得學校和教師只用成績來判斷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會重視成績好的學生,忽略成績差的學生。

(二)教師不重視自身對課程的掌握能力和對資源利用能力的培養

雖然新課改后,教育理念改變很多,但是教育資源還不能充分運用到教學中,這就是有些教師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很多教師對課程理解不透徹,知識不能成系統。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學的知識面和學生能夠理解的程度。這就造成學生的課堂效率可能不高。

(三)學生家長和學校都不太注重德育教育

現在不管是小學升初中,還是初中升高中,尤其是高中升大學,要的都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尤其是高中升大學的考試——高考。對中國的學生來說,高考就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考得好,進入重點大學,以后也會是有前途的,如果考的不好,那以后前途也是渺茫的。而且高考看的只是考試成績,道德品質好不好對高考沒用。中考也是這樣只看考試成績。所以在教學中學校也是只注重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注重智育。許多家庭也只過問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不會過問孩子的品德怎么樣,這也看出家長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漠不關心。而且,很多家長自身的素質不高,導致他們對學習的理解不同,對學校的教育也只認為只要教的學生成績好就是好學校。

三、改革的積極作用

(一)使教育創新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小學生是易受外界影響的,心智尚不成熟的,所以,這階段的教育能對她們產生長遠的影響。這一階段的教育最重要,所以,國家要在創新小學教育的同時,重視對小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創新小學教育不但能夠提高教育質量,還能夠讓我國的素質教育從小學抓起,提高國民素質。

(二)整治校外教育的必然要求

這幾年的小學教育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教育快速發展,比如校外輔導班越來越多,小學生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許多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在假期也報了很多輔導班,使得孩子沒有假期,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導致學生抵抗學習而對學習更加厭惡,這樣會適得其反,導致學生成績下降,而且給學生心理造成傷害。所以,新課改要求對校外教育機構實行管理就很重要了。

(三)更好的實行德育教育的需要

在當今社會,不管是教師,家長還是社會都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就忽略了教育的本質,教育是要求學生獲得獨立思考,能夠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將來能夠適應社會,并在社會中有一席之地。學校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學應該注重對小學生這方面的培養,但卻是事與愿違,很多小學不重視對小學生德育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德育方面有所欠缺。

四、對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讓德育和智育并重

重視智育忽視德育這種教育理念對學生,家庭甚至社會都存在負面影響,這種理念也對青少年的思維拓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傷害,這樣的教育理念使得學生不懂得如何去思考,會固化學生的思維。所以,學校應該擔起教育的大旗,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學校應該注重培育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真正的改變重智輕德的理念。教師也要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榜樣,成為一個有道德價值的教師。

(二)學校和社區共同打造良好的德育教育局面

為了更好的進行德育教育,學校應該學會借助周圍社區這個大團體的社會力量,各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充分發現社區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充分的利用社區資源,來達到形成一個德育教育網絡的目的,以更好的開展德育教育。

五、結語

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存在過度重視學習成績,忽視學生德育,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問題,所以在新課改時,應該注重解決這些問題,教育機構在進行小學教育改革時也要注意發現改革中的缺點,并不斷的更新完善。在對教師的選拔上也更應該注重對教師能力的選擇。教師也應該提高自身素養,要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尊重學生,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能力,幫助小學教育改革的完成。

參考文獻:

[1]李霄云.小學教育改革[J/OL].教育教學論壇,2017(49):1~2.

猜你喜歡
小學教育思考新課改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