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體育教學具有藝術性的探討研究

2019-01-28 17:53樓洪楓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革新藝術性

樓洪楓

【摘要】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個性已越來越受到重視,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油然而生,如何把體育課上的更加生動活潑,提出了更高要求。雖然一再倡導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但是事實是體育教學都是教師強制灌輸,學生機械再現,學生總是被動接受知識技能。初中體育課堂的枯燥,使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必須革新現有上課模式,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去。何為革新呢?即不但要改革,更要創新。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枯燥;革新;藝術性

一、初中體育教學更具有藝術性的重要性

初中體育教學應該重點提倡“有樂趣、充實”的教學,放眼現在的初中體育課堂,經常是枯燥乏味、無趣的教學方式。有許多案例顯示,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上體育課,原因就在于此。許多專家通過各種實驗和原有的理論得出:藝術是“我們少年兒童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一)培養學生的成功感

張偉峰在《談韋納歸因理論對運動實踐的啟示》一文中提到一個人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是不會輕易改變的,這種看法從兒時起已開始形成,在整個生活中又不斷地得到強化。因而,為了改變一個人對自己改變事物和環境能力的消極看法,就有必須盡量創造機會,讓他們在生活中經常不斷地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獲得的成功。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于“育人”,而“傳技”僅僅只是一種手段而已,但在現有的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師更加注重的是“傳技”這方面的教學,一味地把自己知道的傳授給學生,但是也常常會忽略學生是否做對了,是否能成功地做完這一個動作。學生學習沒有勁頭,上課也會沒有效率。

(二)展現學生個性

現有的體育教學模式常常容易壓抑學生的個性發展,上體育課總是那么的一板一眼,對于學生他們只是一味地服從老師所“下達的命令”,照著“命令”去完成任務,對于“命令”以外的都是屬于違反課堂紀律的。而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都有著自己的個性,都是“有棱有角”的,但這種舊的體育教學模式卻抹殺了許多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受“困”其中。

(三)使體育課堂充滿樂趣

現行體育教學大綱規定下的初中體育課堂受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限制,教學充滿著程序化、規則化,這樣的教學模式就某些方面來說的確能約束住學生,但是整個體育教學課堂卻毫無樂趣可言?,F行的教育正在逐漸地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要求教學不只是在“分數”的基礎上定奪,而是要注重學生是否真正學到了什么,他的素質有沒有得到提高。

二、如何使初中體育教學更具有藝術性

(一)語言藝術:用生動的語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俗話說:語言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教師的語言也一樣,上課上的好壞,語言藝術也很重要。在體育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是維系愉悅學習氣氛的黏合劑。體育課是一種比較活動的課程,教師語言不能太拘謹,應該采用比較大方,簡潔又明了的話來講授一種知識,一種技能。

在語文課上可以將字編成兒歌來記,在體育課上可以將一些動作技巧編成口訣來教學,示范時就可以邊做動作邊念口訣,使學生能更形象地記住動作技巧。如在教學生轉彎道跑時,將動作要點編成口訣:“身體向內傾,擺臂右大左;靠向內沿跑,腳跟偏向左”等;又如教“前滾翻”時,把動作要領編成:“屈臂低頭腳后蹬,頸肩著地腿直伸;手抱小腿前下壓,胸靠大腿貼著地”等。用簡單、有趣的“口訣”代替煩瑣的講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充滿情趣,又減輕運動的緊張感,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容易上手,記得牢固,教學效果良好。

(二)示范藝術:用優美的示范,吸引學生的注意

心理學曾指出初中階段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很多動作都是靠模仿體育教師的示范所獲得的,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的動作必須具有示范性,示范的藝術性越高,教師也就會成功地吸引所有同學的目光,就比如在課堂上教韻律操。一套簡單、枯燥的韻律操在教師充滿藝術性的示范下,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吸引,從而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每位同學都想把動作做得和老師示范的一樣好,一樣漂亮,那也就達到了示范的作用。

(三)組織藝術:通過豐富多彩的組織,使教學更加有趣

現在體育課堂中隊形隊列的變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變化不當就會影響課堂的秩序,造成時間的浪費,甚至引成混亂。在見習期間,另外的一位見習生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就是因為隊形隊列的變化不當,致使整堂課無法進行下去。足見隊形隊列的重要性,而且隊形隊列的變化不應該總是按照一種固定模式,按照慣例來調動隊伍。要懂得變化,若能以一次快捷有序的隊形變化,同時達到多種目的,那整堂課充滿亮點。

(四)情景藝術:創設有樂有趣的教學情景

現行體育課堂往往都是很枯燥的,內容也是比較乏味的,教育水平要提高,那么教學方法就要改變,就要創新。如何改變教學內容也教學方法,使教學更具有藝術性呢?

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學習態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只有當教學活動對他們的心理因素產生有效地刺激并為他們所喜愛時,才會產生一種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的內驅力,才能使潛在的力量真正投入到身心活動中來。如何使教學要求、教學方法更具有藝術性,可以在體育課教學中對學生思想教育與學生的身心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創設引人入勝、豐富多彩的教學情鏡,令學生在具體自由靈動的情鏡活動中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角色體驗感。

21世紀的船帆已經悄然起航,新千年的浪潮正在鋪天蓋地而來,一個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科技時代正向我們走來。它將給學校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的價值觀,將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素質教育將成為學校教育的主旋律,初中教育也應該改變現在采用的以往的傳統的教育模式,使教學更具有藝術性。初中是基礎,而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更是基礎中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新生〈〈藝術教育與民族素質〉〉于〈〈藝術教育〉〉2004年5月

[2]《談韋納歸因理論對運動實踐的啟示》張偉峰[1] 沈永慈[2]- 《淮陰工學院學報》-2005

[3]丁國舜.文娛體育活動全書[M].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年12月

猜你喜歡
初中體育教學革新藝術性
論三維動畫特效數字模擬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結合
周克芹紀念:捍衛與革新
繼續努力,不斷革新
淺談英語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探究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論電視新聞的藝術性
把握電視編輯的藝術性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膽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